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传统文化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11:40
【摘要】:传统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来积淀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活的灵魂。当下对于传统文化的关照,电视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对社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一,通过电视媒介传播传统文化颠覆了传统文化在大众心目中的高雅形象,使得大众易于接受;其二,节目播出之后也收获了良好的播出效果,也掀起了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其三,传统文化电视节目的广泛出现激活了电视行业的原创力,打造具有中国符号的电视节目对整个电视生态环境起到了净化的作用。本文以传统文化电视节目为前提,集中聚焦《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探讨传统文化借助电视媒介传播的得失与意义。本文共四章。第一章介绍2013到2018年,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电视节目的呈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发展变化的情况。通过分析认识到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兴起并不是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第二章选取《中国诗词大会》为个案,分别从主体元素,视听元素和叙事元素三个角度分析其艺术呈现,从而认识到电视媒介在表达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视艺术,其综合性体现在能够将声音、画面等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融合,以符号化的语言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通过这些不同元素的塑造,淡化了节目的说教意味,将多种元素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形成可视可听的传统文化并进行传播。第三章,从艺术生产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节目播出后的社会效应。艺术生产理论将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研究艺术作品。一档电视节目也是由前期的策划、中期的拍摄与剪辑、节目通过电视媒介播出后所收获的反响来构成,对应了艺术生产理论的创作、作品以及鉴赏这三个环节。《中国诗词大会》体现了中国电视节目的原创性,节目本身也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创作者与受众的双向反馈机制也更好的促进了节目的发展,同时节目的审美形态对当下受众的审美调节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四章,从微观视角转向宏观视角,进行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规律性思考,分析这类节目的共性以及如何实现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化更好的融合。电视媒介赋予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除了要吸引受众眼球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内容的深度挖掘,“内容为王”是电视节目竞争的不二法则,是节目永葆生命力的源泉。如今电视荧屏上的许多传播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都是通过电视媒介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建构和娱乐性表达,引领了传承并传播传统文化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也净化了电视生态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22
【图文】:

中国诗词,片头,大会,视觉传播


图 2.1 《中国诗词大会》片头卷轴画 图 2.2 《中国诗词大会》片头定屏黄华新.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72 页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 126 页

中国诗词,片头,大会


图 2.1 《中国诗词大会》片头卷轴画 图 2.2 《中国诗词大会》片头定屏黄华新.符号学导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72 页任悦.视觉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年:第 126 页

中国诗词,舞美,书法,字体


图 2.3 《中国诗词大会》现场舞美最后在节目图标的设计上也颇有讲究(图 2.4),图标的字体是以书法形式现的,具有十足的笔墨趣味,其中最生动形象的当属“中国”的“中”字,横部分采用了卷轴的形式,而纵向的部分则是一位诗人的形象。右半部分的存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韦希;;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的多元创新思考——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22期

2 黄立安;;欣赏花开四季 品味诗词文化——谈《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的传承与创新[J];当代电视;2019年04期

3 晋爱荣;;《中国诗词大会》魅力探析[J];新闻知识;2019年04期

4 李琳;;国学传承与娱乐传播: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双重要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年11期

5 黄勇军;柳谦;;仪式·参与·象征——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J];文艺评论;2017年12期

6 赵丹丹;;从《中国诗词大会》看文化类节目的热播[J];当代电视;2018年04期

7 段如卉;郭明钧;陈佳;梁心怡;刘鸿艳;;从《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看国学的推广与普及[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年04期

8 ;中视广信为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提供技术支持[J];现代电视技术;2018年04期

9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简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05期

10 李楠;;《中国诗词大会》中传统文化的意蕴表达[J];新闻战线;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阿期克哈;;我看《中国诗词大会》[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2017年

2 李自新;;地理视角下的《绿水青山看中国》[A];中学教育科研2018年第1期(总第224期)[C];2018年

3 ;揭育棠[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4 王刘梅;;探究语文类综艺节目广受欢迎的原因——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A];荆楚学术2018年6月(总第二十期)[C];2018年

5 ;韩星明[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6 胡国柱;;Mejlo巅tona rikolto de 嵩inesko——读嵩ineskoj新作200首有感[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姚小明;;教学方略革新化 传统厚土育新花[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四)[C];2019年

8 ;雷嗣冲[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9 ;雷春鸣[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10 ;田野[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泰;《中国诗词大会》让孩子重燃自信[N];河南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郝天韵;《中国诗词大会》:让人们离书本更近[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3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中国诗词大会》新亮色:诗意无关职业 从来不晚[N];中国青年报;2018年

4 詹丹;奔赴一场中国诗词之约[N];解放日报;2018年

5 袁兰;从中国诗词大会上的汉服说起[N];中国建材报;2017年

6 牛春梅;谁动了我的诗意?[N];北京日报;2017年

7 长沙晚报评论员 文峰;寻找让幸福拔节生长的力量[N];长沙晚报;2017年

8 陈先义;文艺应有更多的“中国创造”[N];中国艺术报;2017年

9 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胡晓军;中国诗词传承,关键在深度“扩群”[N];解放日报;2017年

10 问 徐芳 答 康震;让中国诗词火起来、活起来、传下去[N];解放日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俊杰;传统文化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艺术特征与审美内涵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杨阳;《中国诗词大会》与中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邓紫娴;符号学视阈下《中国诗词大会》的传统文化表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4 张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传播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18年

5 孙黄宇杰;《中国诗词大会》对初中诗歌教学改革的启示及实施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18年

6 任涵涵;《中国诗词大会》与中小学古诗词教学[D];陕西理工大学;2018年

7 余方敏;《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传播研究[D];新疆大学;2018年

8 陈晓强;近代楹联作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李姗;演唱中国诗词声乐作品心得体会[D];河南大学;2016年

10 周育俊;用从目的论三大法则看美国总统演讲中的中国诗词英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4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64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