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解困新闻学网站(SJN)”媒介功能的理想设计与现实落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8 08:23
【摘要】:互联网提供的技术可能性,促使新闻生产的全民参与,催生了信息劣质的后真相时代。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业何去何从?应对转型社会日渐凸显的社会问题,媒介角色与媒介功能应有何种程度的改变?“解困新闻学网站”及倡导的“解困新闻学”理念对此做了解答。“解困新闻学网站”(简称SJN)是由《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大卫·伯恩斯坦率领团队于2011年2月创建。它旨在推广并实践2008年2月大卫所提出的“解困新闻学”理念,声称“致力于解决问题,而并非只是发现问题,并就深奥的社会问题及领域做出解释”,遵循“解释困惑+解决困难”的实践路径,借助社交媒体的聚合优势,关注“全球性+全民性”的社会问题,协调公共生活,构建公共论坛,在“解困新闻学”的理念阐释及努力践行等方面设计媒介的社会功能。然而,后真相的时代背景和网站自身的运营,致使“解困新闻学网站(SJN)”的媒介功能及新闻实践遭遇了诸多现实困境。在形塑公共舆论上,以“情感为主,真相为辅”“即时化+情感化”等特质的后真相传播生态,解构了“解困新闻学网站(SJN)”所倡导的“解释解困+深度挖掘”的传播理念。网站自身运营的某些缺陷也消解该设计的有效运行。如理念与实践的推广较多局限于媒体机构及在校师生,忽视较大范围公众的黏结与反馈;网站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存在“同质化”现象;解困新闻报道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有待加强等。对此,“解困新闻学网站(SJN)”要聚焦传统媒体的报道优势,加强PC端与移动端的联动,增强网站与自媒体、公众的黏结。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10.7
【图文】:

新闻学,新闻报道,理念,工具箱


从而进一步推动理论的优化,反之,通过理论的更新,进一步指导实践的逡逑有效开展。其次,“解困新闻学网站(SJN)邋”始终坚定地传播与推广解困新闻逡逑学理念,呼吁当下的学界与业界,新闻不仅应当报道社会问题,而是应该解决公逡逑众对社会问题的迷惑以及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解困新闻学网站(SJN)”逡逑通过“先调动专家、政府对解困意识的回归,从而唤醒公众对公共论坛的回归”,逡逑经过互联网对解困新闻报道的迅速推广,各地区可以将解困方案进行“本地化”逡逑处理,使得地区之间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共同发展。逡逑 、从“展示信息”到“创作报道”的角色参与功能逡逑解困新闻学理念及网站的创始人从传者的角度,将媒介功能定位在传播与参逡逑与的维度。从传播的角度而言,网站不仅作为传播解困新闻学理念及实践步骤的逡逑领地,同时作为展示解困新闻报道成果的场地。逡逑

注册页面,新闻报道,媒介功能,转型发展


逦“解困新闻学网站(SjN)邋”媒介功能的理想设计与现实落差研宄逦逡逑校师生及媒体从业者,可作为高校开设相关课程的教材以及媒体报道转型发展的逡逑依据。然而,这份研宄指导报告并非一成不变,通过传播对象的反馈以及媒介环逡逑境的变化,将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优化,以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逡逑

新闻报道,页面


3、通过解困新闻报道的不断更新,既转变新闻从业者的报道思维,同时转逡逑变公众接收信息的思维,从而提升参与感以及对信息的理解能力。逡逑另外,“解困新闻学网站(SJN)邋”将自身的媒介属性定位于非盈利机构。逡逑即便定位在非盈利属性,但基于网站进一步的发展壮大,仍不免对于经济效益的逡逑关注。通过解困新闻报道有效性的发挥,以及网站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吸引更多逡逑的投资者与基金赞助商关注解困新闻学的发展,使其影响波及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逡逑仍是网站需要实现的目的及目标。施拉姆在论及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生时说:“现逡逑代的大众传播媒介并不是真正的新鲜事物,只不过传播信息的距离更远、速度更逡逑快而已,只不过是悠久的信息传播的最新成就,其功能是更有效地搜集与交换信逡逑息。即使在内容上,它们也既不新颖,又不迥异。”邋?施拉姆道出了媒介对于社逡逑会的基本功用,即信息的传播。因而,虽然解困新闻报道的呈现形式有所差异,逡逑但其传播的基本功能与目的仍然保持不变,实现在繁杂的媒介环境中,有效信息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宝辉;;美国报业被遮蔽的另一面[J];新闻战线;2015年23期

2 赵云泽;张竞文;谢文静;俞炬f;;“社会化媒体”还是“社交媒体”?——一组至关重要的概念的翻译和辨析[J];新闻记者;2015年06期

3 牛光夏;;“解困新闻”的精神实质[J];青年记者;2014年34期

4 李建刚;陈斯;;解释性新闻网站VOX.COM的内容模式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10期

5 谢敏;张聃;;主流新闻网站在舆论引导中的问题及对策[J];编辑之友;2014年08期

6 梁颐;;论未来媒介对人类三个方面的延伸——以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延伸理论”为视角[J];东南传播;2014年01期

7 李彪;郑满宁;;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生态变化及舆情研究现状、趋势[J];新闻记者;2014年01期

8 蔡名照;;移动互联网传播生态体系正在形成[J];青年记者;2013年18期

9 李艳红;;重塑专业还是远离专业?——从认知维度解析网络新闻业的职业模式[J];新闻记者;2012年12期

10 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2012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燕;人是媒介的尺度[D];山东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严雁;社交媒体新环境下传统纸媒的转型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顾若君;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转型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刘然;社会化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复兴”[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杨妍;传统媒体“参与式传播理念”的运作与实施[D];暨南大学;2013年

5 周梦瑶;技术垄断下的媒介生产与传播[D];重庆大学;2011年

6 张骊;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络媒介功能与角色[D];厦门大学;2009年

7 殷兹;是人的工具还是工具中的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2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72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c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