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的大学生村官形象比较研究(2008-2016)

发布时间:2020-07-29 09:07
【摘要】:本文以《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中关于大学生村官事迹及其精神为主题的报道文章为研究对象,探讨在2008年至2016年期间,大学生村官的媒介形象是什么,以及是如何呈现的。在中国,我们对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并不陌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选聘一些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下到基层锻炼任职,在城市社区或基层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社区书记助理等职位。这些优秀的大学生一般原则上要在农村服务满三年,他们被称为“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的出台既满足了我国建设新农村的人才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的问题。大学生一毕业就踏上了工作岗位,当上了村官,工作效果如何,他们是否能适应岗位的工作这自然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媒体的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是以2008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关于大学生村官形象的423篇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20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梳理媒介大学生村官形象报道的框架。框架理论是研究新闻生产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以这一理论为视角,探究媒体的报道框架与人物形象塑造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立足于框架选择,媒体框架的建构则依赖于新闻传播机制的内含。因此,从本质上讲,人物的形象是基于政治、体制、媒介发展等新闻传播机制下媒体所建构的新闻框架的表象。本文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两种分析方法对423篇关于大学生村官形象的报道样本进行解剖,探寻大学生村官的媒介形象以及媒介的建构方式。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中大学生村官是创业致富的领导者、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国家政策的受益者、新知识的传播者以及社会公益的实践者。《南方都市报》中大学生村官是扎根农村的奉献者、多才多艺的村干部、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国家政策的偏向者。本文主要运用台湾学者臧国仁的框架层次理论分析了两份报纸对大学生村官形象的建构。研究发现,《中国青年报》在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报道中新闻标题中含有“中间力量”“成果显著”“当家人”“助力”等等褒扬的词汇。报道善于运用直接引语、细节描写、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大学生村官的现身说法来传达一种正面的态度,从而建构大学生村官的正面形象。《南方都市报》报道中新闻标题中含有“圆梦”“修路记”“质疑”“梦想家”等词汇,新闻故事性较强,符合受众的阅读兴趣。报道从标题、导语、结构、排版上都尽量吸引眼球。报道善于运用渲染、煽情、反问等手法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艰辛、奉献、迷茫和无助进行报道,从而建构大学生村官的多重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12;G645.5;D4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蔡楚泓;;框架理论下大学生村官媒介形象分析——以《中国青年报》报道为例[J];青年记者;2012年15期

2 郑庆杰;;飘移之间: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建构与认同[J];青年研究;2010年05期

3 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国际新闻界;2010年09期

4 付建军;;精英下乡:现代国家整合农村社会的路径回归——以大学生村官为例[J];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5 蒋秋艳;;“大学生村官”实施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9期

6 陈阳;;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7年04期

7 栾轶玫;;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及重新定义[J];今传媒;2006年09期

8 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润文;;大学生村官创业星火燎原[N];中国青年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西忠;大学生村干部政策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3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73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