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1:10
【摘要】: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并非是新事物,从《正大综艺》《走近科学》再到《百家讲坛》此类节目一直以断裂的形态传播着,从未缺位。2017年是“文化综艺元年”,《诗歌之王》《汉字风云会》等现象级文化类电视综艺,既在电视玩乐化中增添了一抹文化厚重感,同时让大众获得观赏悦感之外的审美想象,通过朗读书信书籍、诗词记忆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符号的电视化组织,以影像形式助推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发展,驱使文化传播进一步宽泛化,推进了文化综艺节目的电视勃发。本文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现实问题开始启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综艺节目结合的必然性考量角度出发,在剖析其热播背景的根柢上,对传统文化与综艺节目的嫁接形式实行详尽阐述,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实践的有效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进行了论述。第一章分析文化类综艺节目出现和发展的背景与原因。从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支持、娱乐形式风靡的情况下受众的精神需求、版权引进节目占据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半壁江山的现状下依托中国古老卓越文化的文化类节目开启了中国创造、借助于电视化表达手法,为受众提供互动式参与等四个方面的助推使文化类综艺进入上升期。第二章介绍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特征和价值,文化类综艺节目注重展示文化蕴含和广泛地参与性是其相较于综艺节目的特点,继而从宣扬文化知识和提高节目审美价值这两个方面对文化综艺节目整体上的价值进行探讨。最后从立足点、突破点和营销点三个角度梳理出该类节目的创新体现,即:传统文化精髓;创新电视化表达;微博+二维码+APP。第三章分类阐述文化类综艺节目中传统文化意蕴。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囊括了方方面面的知识,从诗词歌赋到汉字成语,从饮食文化到传统武术数不胜数,笔者按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将节目分类阐述,深入挖掘其传统文化意蕴,解析其如何将有内涵与有趣味结合起来,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第四章对制约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的原因作出归纳与分析。随着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相同模式的节目扎堆播出,节目形式单一;煽情成分稍多,喧宾夺主;文化内涵传播,浅尝辄止等,使看客们的审美疲惫不堪。制约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原因是我们缺乏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神韵灌注于电视文化之中的思考,过度关注收视率,受制于其娱乐属性而无法翻身,使节目创作陷入思维窄巷。第五章是延伸部分,就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进行体系研究,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未来之路将会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道阻且长,如何才能长久的发展呢?笔者从理念、内容、样态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建议,作出总结与展望,希望打造出“中国味”的文化节目,做好文娱性和文化性的有机同一。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22
本文编号:2777382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宫承波;田园;;试论文化类真人秀节目中的“三个平衡”——以《中国成语大会》为例[J];中国电视;2015年01期
2 张琦;;论《汉字英雄》与《成语英雄》的创新与启示[J];当代电视;2014年05期
3 胡勇;王玉;;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传播学研究[J];今传媒;2014年04期
本文编号:2777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7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