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符号标出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22:53
【摘要】:随着针对相关电视媒体的政策陆续出台,网络综艺节目借助互联网时代的红利迎来了极大的发展契机。网络综艺节目经过数年井喷式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发展模式,却也正面临着严重同质化的问题。因此在国内网络综艺节目的饱和阶段,走出同质化困境,逐渐从数量上的高产向质量上的优产转变已成为制作平台占领市场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市场与娱乐心理的共同产物,综艺节目最重要的存在价值,就是为用户提供娱乐,而视觉文化的娱乐性体现在制作者对于“陌生化”手法的运用上。这种受众娱乐市场的倒逼,使得网络综艺节目制作方将内容题材选取开始转向于边缘文化。青年亚文化作为最能迎合网络受众的文化资本,被各大综艺节目制作平台征用。因此本文试图全面分析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标出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分析当下现象级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如何被标出,探索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标出初期发展阶段的节目制作方式,具体分析网络综艺节目如何开始青年亚文化的垂直化领域节目制作。最后笔者希望通过分析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的标出现象来探讨新媒体时代商业,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影响,并为新媒体时代网络综艺节目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翔;;网络系列动画中呈现的青年亚文化[J];新闻战线;2017年24期

2 王君;;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新思路[J];传播力研究;2019年33期

3 魏晓冉;平章起;;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06期

4 崔家新;池忠军;;青年亚文化的概念解析——基于青年亚文化历史流变的发展性考察[J];学习与实践;2018年11期

5 施子婷;尉赵阳;;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与网络自制剧关系浅析[J];今传媒;2018年12期

6 田巧梅;;《吐槽大会》的特征分析及反思——基于青年亚文化视角研究[J];传媒论坛;2018年22期

7 朱雷;;网络青年亚文化何以健康发展[J];人民论坛;2019年02期

8 胡凯;;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土味文化”的流行与思考[J];视听;2019年03期

9 魏赛男;;从网综布局小众音乐谈青年亚文化与大众传媒[J];传媒论坛;2019年02期

10 铁铮;;青年亚文化,我们怎么看?[J];北京教育(高教);201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马中红;;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理论研究及其批评[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2 征鹏;浦颖娟;孙艳;;网络青年亚文化传播路径研究报告——基于江苏21所高校的调查[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3 任翔;;青年亚文化与价值冲突[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4 朱峰;杨卫华;刘爽;刘伟;;集体记忆情境下“80后”晒童年现象的社会学思考[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5 李修建;刘悦笛;孟登迎;;青年文艺论坛第二十四期 青年亚文化与当代社会思潮[A];青年文艺论坛·第二十四期——青年亚文化与当代社会思潮[C];2013年

6 陈霖;魏玉皎;;网络再编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以土豆网为例[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7 陈霖;;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介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8 朱宏力;;哈狗帮现象解读:青年亚文化的视角[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邱晨辉 实习生 陈鹏;学生喜欢“青菜”,老师的“萝卜”怎么卖?[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苏州大学 顾亦周;网络青年亚文化一瞥[N];中国青年报;2018年

3 鞍山师范学院 顾翔;新媒体时代 青年亚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N];鞍山日报;2019年

4 刘琳;青年亚文化与艺术公赏力的培养[N];中国艺术报;2017年

5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黄勇军 龚力;审视网络直播青年亚文化景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怡梦 整理;青年亚文化正参与形成新的融合文化[N];中国艺术报;2018年

7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室研究员、副主任 田丰;怒怼《王者荣耀》更该反思什么[N];中国青年报;2017年

8 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博士 刘新鑫;《闪光少女》:趣缘文化的主流探询[N];中国电影报;2017年

9 组稿 张运 冯小刚;数据透视青年亚文化[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通讯员 薛小平 叶舜;青年亚文化的大学表情[N];中国教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黎;中国网络字幕组文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陈殿林;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顾亦周;文化对抗·文化疏离·文化衍替[D];苏州大学;2017年

4 赵宜;新时期以来大陆电影中的青年银幕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5 连子强;微电影艺术与日常生活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博;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电影题材内容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

2 崔耀丽;网络综艺节目中青年亚文化符号标出现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3 冉明姝;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民谣音乐传播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4 李颖欣;青年网民的“丧文化”表达及其风格呈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顾一星;青年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李永利;青年亚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7 张堇辰;返璞归真—青年亚文化影响下的Normcore服装风格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年

8 黄子豪;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网络速食电影传播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9 洪艰勤;《奇葩大会第一季》网络媒介镜像里的青年亚文化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10 张飒宇;青年亚文化的网络新实践及其表现特征[D];云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4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84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4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