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电视下乡: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社区——独龙江个案的民族志阐释

发布时间:2020-08-10 18:05
【摘要】: 本文是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进行的一次有关传播社会学研究的尝试。以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的独龙族主要聚居地——独龙江作为研究个案,通过作者为期半年的田野调查,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对“中国社会转型期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地区所扮演的角色”这样一个问题从一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主要是对几个基本问题的回答,即本文要回答什么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进行研究,以及这一研究地点的区位与背景介绍。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围绕“权力的媒介网络”这样一个操作性概念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这样一个网络如何形成,以及这一网络形成之后所改变着的当地社会关系。在这一部分里,作者借用了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象征资本”概念对由电视建构的乡村社会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其次,作者使用了另一个分析概念——“接近式同情”,从传播接受者的角度展开分析,包括“看与不看”、“看懂与看不懂”、“认同与不认同”等几个方面,并对当地人对电视的解读模式(或称“阐释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归纳。继而,文章对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传播媒介所带来传媒文化与当地原有的地域文化(主要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已经半固化了的西方宗教文化)存在着的张力问题,也作了相应的回答。这种张力,作者把它归纳为一种“象征性冲突”。本文从语言以及时空观念等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 在第三部分里,一方面是对前面分析过的内容作进一步的总结,同时也具有一种“画外音”的意义。由于电视的到来,在改变着当地人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在重新建构着一种新型的“中心与边缘”、“自我、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文章对这些问题也作了简要的回答。另外,本文的分析始终是在一种传播社会学的话语中展开的,作者对这方面的问题也做了简要的论述。 正如本文的标题表明的,本文是阐释而非求证。文章中很多的叙述性文字所力求的是一种“深描”的效果,这方面,也是本文的一种研究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633;G206.3
【图文】:

土司,随员,数字


蔡家麒教授调查的记录是:每年十月间,值秋粮收获季节,察瓦龙的土司和随员拿着传统的木刻旨令,途派夫遣人将盐、茶、毯毯、针线或陶罐一类货物,分段背往独龙江各地,收贡税,并作交易。刻木旨令的样式长短不一,一般是一头平一头尖,其上端分有大、小缺口若千,用以表示宣武大连布和上、下连布的土司,以及他们此番来的随员人数,还有被告知的各地村头,也刻一缺口来统一表示,以令他们迅办理接待和辗转通知等事宜;刻木下端各段分别刻出缺口,表示三处土司们这到来所携带货物的背数。有一个缺口表示十背,意思是命令各村村头,准备民分段背运;刻木平面上削去一片,意思是命令各地村头迅速派百姓,沿途砍草路,便利通行。另外,还用藤蔑绑以鸡毛、竹箭、松明、辣椒或木炭于木刻旨上,表示上述旨令要尽快地日夜兼程传知沿江各村户,不得违怠,否则将要受挞惩罚,吃皮肉之苦。在蔡家麒先生的调查中,有一手绘图,表示了上述意思。转引如下: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欣;;近年来我国民族新闻学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王锡苓;李惠民;段京肃;;互联网在西北农村的应用研究:以“黄羊川模式”为个案[J];新闻大学;2006年01期

3 徐健;;西南边疆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研究扫描与前瞻[J];新闻知识;2012年01期

4 孙信茹;;大众传媒影响下的普米村寨社会空间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琰;意义的浮桥与彼岸的想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何威;网众与网众传播[D];清华大学;2009年

4 张丕万;电视与柳村的日常生活[D];武汉大学;2011年

5 白晓;乌兰夫民族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甜甜;电视文化与乡村老年人日常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路俊卫;透视转型时期中国大众传媒与弱势群体的关系[D];武汉大学;2005年

3 张娟;我国媒体中农民话语的缺失及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赵洁;现代媒介对撒拉族乡村社区传统文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8年

5 李丹;电视文化植入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陈杰;双重视域中的村寨文化解读[D];云南大学;2010年

7 车淼洁;象征性互动:对一个傣族村寨的民族志传播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金玉琨;鄂温克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晓晔;媒介发展与乡村变革:一种现代化进程[D];南京大学;2013年

10 梁萍;侗族地区大众传播现状及其对当地社会变迁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8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88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