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9:31
【摘要】:本论文选取中国大陆的传媒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投融资学的融资理论和投资理论为研究范式,从融资成本和投资效率两个层面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再融资现状、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以此为基础从产业经济和媒介经济的视角,指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融资时存在股权融资的偏好,在投资时存在的结构偏向性和投资的低效率,最后在定性和定量分析、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文认为,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传媒的企业化运作、上市之举以及传媒概念股的形成正是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结果。在经历了“企业化→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后,上市为传媒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公募资金,该融资渠道缓解了传媒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制约。但研究发现,传媒上市公司的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高抑价大大降低了融资效率,同时传媒上市公司普遍呈现出的低资产负债率,表明传媒厌恶财务杠杆经营,另外,传媒上市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内源融资能力仍然非常有限,目前股权融资仍是传媒上市公司首选的融资渠道。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内容产业应是传媒产业的基础,应成为传媒公司的千古基业,传媒公司理当努力保持基业长青。本文分析了传媒上市公司内容业务投资偏低的九大原因,认为由于传媒内容产品的准公共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政府应给予资助和鼓励。作为中国占据最好资源的传媒上市公司更应该时不我待,加紧内容产业的运作,因为内容才是中国传媒产业的基业和制高点。 从投资结构论的研究视角看,传媒上市公司不能拘泥于一己之域,传媒产业与一般产业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即传媒提供的消费是一种信息消费,信息消费的高低受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状况影响。所以传媒企业在发达地区的投资是资本追逐利益的本能表现。基于中国现有的体制,中国传媒的跨区域经营具有现实可行性,同时基于与国际传媒市场接轨的需要,中国传媒还应谨慎地试水跨国投资。 论文以传媒公司的真实融资情况作为案例,分析了传媒公司的资金成本。本文认为合理设计的融资产品的发行价格能有效降低个别资本成本;在进行融资方案的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和融资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论文选取电广传媒和中视股份两家公司,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投资效益。同时还进行数据挖掘,深入分析了两家公司的关联交易对其投资效率的真实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新闻集团的相关多元化投资经营过程的梳理发现:并购是其进行扩展的基本投资手段,并且是紧密围绕传媒产业价值链的两大核心——内容和渠道展开,新闻集团投资新设、新建的项目极少,它总是积极寻找目标,然后买来经营,践行“开店不如买店”的投资原则。同时新闻集团还通过售卖资产减轻并购的资金压力,同时又达到投资结构调整的目的。 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是对分散投资理论的践行。但一些传媒上市公司的离散投资业务由于缺乏必要的人才、经验基础,往往是惨淡经营或亏损经营,牵扯了传媒上市公司的精力和财力,不利于传媒主业的发展。本文还指出传媒上市公司的一些“类金融公司”的投资行为—金融投资是一种危险的游戏。因此本文认为传媒的多元化投资应是围绕传媒主业的相关多元化经营,并提出了传媒上市公司在进行相关多元化投资时,必须遵循一些投资战略: ·基于“开店不如买店”的并购投资战略 ·基于“1+12”的联盟投资战略 ·基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横向一体化投资战略 ·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纵向一体化投资战略 ·基于“新组合”的创新投资战略 ·基于“技术领先”的新技术投资战略 针对我国传媒上市公司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政府融资、企业融资、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层面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认为:传媒产业还只是个幼稚产业,但同时又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应争取国家投融资对传媒上市公司的扶持;为了更高效的利用资本市场筹资,应加强传媒上市公司和投资银行的沟通与合作;鉴于传媒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传媒上市公司与其他企业合作投融资是一个可行的融资渠道;鉴于传媒上市公司是由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原来他们是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而股份制单位必须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这两种会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传媒上市公司应注重对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育(主要是金融关系能力的培育和财务预警能力的培养);为保证传媒上市公司的持续稳健的成长,应加强营业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控制。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206-F
【图文】:

总资产,下降趋势,主营业务收入,收入规模


入规模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参照, 由于 2007 年起实施新的会计准则, 公司投资的财务数据难以对接, 而总资产包括流动资产 (其包括短期投资)! 固定资产 ! 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等, 所以投资水平以总资产为参照 "由图3一1 能看出, 电广传媒的收入规模和总资产的走势是趋同的, 但增长速度较慢 "麦 J一了密 J礴煮溺嵌叭 ~气戴产材据 -毕公 人屠贡万元少2003 年 2004 年 2005年 2006 年 2007年 2008年 1一9 月主营业务收入 96808.6 151316.8 181438.5 203827.4 263902.7 246293总资产 498454 487468.7 484839.2 519300 671905.5 726643.8图 3一 也广传蔡放金彦必务夜入裁彭贵矜亡津 公 人屠石万万元夕说明: 2008 年由于只有 9 个月的统计收入, 上图中的下降趋势并非代表真实收入的下降, 折算后为上升趋势1 合意资本存量是指能够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资本量 "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任帆;;股权结构、投资行为与公司业绩[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2 陆云鹤,江玮;我国传媒产业与资本市场融合的策略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韩德宗,李艳荣;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何涛;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佳选择——关于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传媒产业的战略思考[J];财经研究;2003年01期

5 查国伟;传媒业的资本苦旅[J];传媒;2004年01期

6 谭晓雨;现行传媒转制上市的若干问题[J];传媒;2004年09期

7 邵秋涛;美国传媒业的资本价值[J];传媒;2004年09期

8 王伏虎;;走近美国传媒 美国九大传媒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之一)[J];传媒;2005年12期

9 王伏虎;;走近美国传媒——美国九大传媒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之二)[J];传媒;2006年01期

10 王伏虎;;走近美国传媒——美国九大传媒产业的产品生命周期分析(之三)[J];传媒;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段永刚;大众传播媒介资源配置刍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叶乐阳;大众传媒产业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詹恂;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陈东园;台湾电视传媒产业集团化、多角化发展战略之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吴为民;媒介产业投资机会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陈蕾;风险资本投资中国传媒产业决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程贵孙;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传媒产业运行机制与竞争规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9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89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