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众与网众传播
发布时间:2020-08-12 05:56
【摘要】: 本文提出“网众”及“网众传播”的新概念,用以分析信息传播技术(ICT)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媒体系统和传播格局的新变化和新现象,即:网众传播正在崛起,大众传播逐渐网络化,网众传播与大众传播两种模式既竞争又合作,共同构成“网络化传播”的新的信息传播范式。 “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行为与现象。“网众”是“网络化用户”组成的群体。“网络化用户”指的是人们通过积极的媒介使用行为,以跨越各种媒介形态的信息传播技术为中介,与其他媒介使用者相互联结,构成了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这些积极的媒介用户就此被“网络化”,成为网络化用户。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众传播崛起的语境:大众社会向网络社会的变迁和相应媒介图景,当下中国社会中网众的构成,以及网众传播对“非网众”的意义。 网众传播的行为主体是网众。网众置身于融合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的新型网络中,并拥有包括搜索引擎和协作过滤的信息过滤新机制。新的信息环境对网众既构成赋权,也形成约束。赋权体现在网众的媒介生产能力与行为,约束则让网众难于匿名,而是渐趋使用相对固定和真实的身份,隐私观念有所改变。 网众传播的媒介是社会性媒体,它同时具备六大特征:所有者隐身幕后;人人均可参与;形成社会网络;用户创造内容;聚合内容“源”,形成内容“流”;不同社会性媒体网络化。它可分为八种类别:个人出版与个人广播;公共讨论与在线论坛;微内容广播流;对等通信和群体沟通;内容共享和大众分类;社交网站;协作编辑和你问我答;虚拟世界。大众媒体与社会性媒体的实力对比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 网众传播中的信息流动始终在控制之下,其结果并非完全由其行为主体即网众决定,而是由各种社会力量互动与合力决定。通过对六个个案的探讨,本文发现网众传播中信息流动的一些规律与特征,也提炼出网众传播的模式。 最后本文以“权力博弈”的视角审视兼具工具性和场域性的网众传播,考察网众与大众媒体、与政治力量、与市场力量的权力博弈。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206
【图文】:
及率达到 22.6%,手机上网者近 1.2 亿。1998 年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的发端(胡泳,2008)308,但 1998 年 6 月时中国互联网用户还不到 1到 2008 年底,这个数字已增长了大约 250 倍。以全球视角来看,目前使用中文的用户已经占到 20.4%,使用英文的用户为 28.7%,差距已经(InternetWorldStats, 2009a; 2009b; CNNIC,1998; 2009)。这样的增长还仅仅是个开始。界各国已经通过一系列对各种新媒体扩散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创新”中 S 型曲线的普遍性,中国也不例外(祝建华、何舟,2002)。一新媒体扩散的普遍规律是,当采纳使用新媒体的“先驱者”(innovator口的 10-15%,就达到了扩散临界点,跨越“起飞点”(takeoff)而进增长期”(growth)。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互联网扩散的高速增长期,其合 S 曲线的规律(见图 1.1)。而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恰于 2005 06 年间超过 10%,2007 年末超过 15%,2008 年末达到 22.6%,其扩散球平均水平曲线相近,刚刚跨越起飞点,即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图1.2 2001-2008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图表引自CNNIC, 2009).接下来几年里,互联网在中国的扩散速度或许比通常想象的更快,这技术的刺激与推动。从 2009 年起,中国的 3G 时代已正式宣告来临,步和资费的下调,将促成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直接转化为互联网用户末,在中国的 6.4 亿手机用户中,手机上网者已达 1.17 亿——占手机 18%,同样已经跨越了 S 型曲线上的“起飞点”。互联网人口再度爆的浪潮已蓄势待发。随着惊人的增长与规模、以及对未来继续高增长的期待,伴随着 3 亿互联网及其他 ICT 的寻常体验而不是顶礼膜拜,传媒学者们终于可以因距离而产生的误解和想象,更切实、更细致地审视新传播模式和新,而不仅是十年前谈论“网络传播”时的预测和玄思;才能不再局限形态和传播技术的关注,而更深入地探讨围绕传播而发生的组织机制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变迁。这就好比 24 小时新闻、真人秀、战播这些节目形态,在电视进入人类生活之初就已成为可能,但直到它
化”(glocalization)和“网络化个人主义”(networked individualism)(Wellman,2002a)。图 1.3 显示了这三种模式的特征。图1.3 社区与工作的社会网络的三种模式(引自Wellman, 2002b)“小盒子”隐喻着最为传统的群体(group)模式:基于家庭、邻里、工作、社团协会等关系而形成的稠密编织(densely knit)的群体。这些群体的边界相对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5期 信息科技辑 I141-3-18
本文编号:2790141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206
【图文】:
及率达到 22.6%,手机上网者近 1.2 亿。1998 年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的发端(胡泳,2008)308,但 1998 年 6 月时中国互联网用户还不到 1到 2008 年底,这个数字已增长了大约 250 倍。以全球视角来看,目前使用中文的用户已经占到 20.4%,使用英文的用户为 28.7%,差距已经(InternetWorldStats, 2009a; 2009b; CNNIC,1998; 2009)。这样的增长还仅仅是个开始。界各国已经通过一系列对各种新媒体扩散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创新”中 S 型曲线的普遍性,中国也不例外(祝建华、何舟,2002)。一新媒体扩散的普遍规律是,当采纳使用新媒体的“先驱者”(innovator口的 10-15%,就达到了扩散临界点,跨越“起飞点”(takeoff)而进增长期”(growth)。发达国家早已进入互联网扩散的高速增长期,其合 S 曲线的规律(见图 1.1)。而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恰于 2005 06 年间超过 10%,2007 年末超过 15%,2008 年末达到 22.6%,其扩散球平均水平曲线相近,刚刚跨越起飞点,即将迎来“高速增长期”()。
图1.2 2001-2008中国网民规模与增长率 (图表引自CNNIC, 2009).接下来几年里,互联网在中国的扩散速度或许比通常想象的更快,这技术的刺激与推动。从 2009 年起,中国的 3G 时代已正式宣告来临,步和资费的下调,将促成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直接转化为互联网用户末,在中国的 6.4 亿手机用户中,手机上网者已达 1.17 亿——占手机 18%,同样已经跨越了 S 型曲线上的“起飞点”。互联网人口再度爆的浪潮已蓄势待发。随着惊人的增长与规模、以及对未来继续高增长的期待,伴随着 3 亿互联网及其他 ICT 的寻常体验而不是顶礼膜拜,传媒学者们终于可以因距离而产生的误解和想象,更切实、更细致地审视新传播模式和新,而不仅是十年前谈论“网络传播”时的预测和玄思;才能不再局限形态和传播技术的关注,而更深入地探讨围绕传播而发生的组织机制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变迁。这就好比 24 小时新闻、真人秀、战播这些节目形态,在电视进入人类生活之初就已成为可能,但直到它
化”(glocalization)和“网络化个人主义”(networked individualism)(Wellman,2002a)。图 1.3 显示了这三种模式的特征。图1.3 社区与工作的社会网络的三种模式(引自Wellman, 2002b)“小盒子”隐喻着最为传统的群体(group)模式:基于家庭、邻里、工作、社团协会等关系而形成的稠密编织(densely knit)的群体。这些群体的边界相对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5期 信息科技辑 I141-3-18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威;;“文化抵抗”与“抵抗文化”——网众传播中的一种群体行为及其后果[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0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贺坤;传播学视阈下网络群体极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吕林荫;新媒体场域下思想市场的法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11年
3 甘露;社会化网络服务平台的广告传播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0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9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