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共青团微博发展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22:49
【摘要】:兼具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的微博改变了我国信息传播格局和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促进了人们信息表达、交流沟通、社交联络和思维习惯的重要转变。尤其是对作为微博主要用户群体的广大青年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深刻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共青团肩负着引导青年的光荣使命,共青团微博也成为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新媒体平台。 本论文以共青团微博为研究对象,分成以下五个部分展开论述: 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梳理和归纳国内外围绕微博、政务微博及共青团微博的研究文献综述,简要介绍本论文研究涉及的政治学、传播学中关于政治传播、公共治理、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沉默的螺旋等理论,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并就本论文的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做了阐释。 第一章,共青团微博的含义及其传播特征。首先就共青团微博的含义进行界定,并将其分为共青团机构微博、共青团工作微博和共青团个人微博三类,而后运用微博节点传播路径具体分析了共青团微博的传播模式,指出其传播特征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的特殊性、传播议题的多样性、受众参与的积极性,并将其与个人微博(包括草根微博和名人微博)、(其他)政府(部门)微博、外国政府机构在华开设微博、企业等组织形式的微博等其他类型的微博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二章,共青团微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首先分析指出,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的大众化以及政务微博的大发展是共青团微博兴起的背景,而后梳理和回顾了共青团微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统计、案例分析等方式,从规模、影响力和覆盖面等方面对其发展现状做了深入分析,并以@王郁松的典型个案作进一步说明,比较系统地勾勒和描述了共青团微博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共青团微博的现存问题及原因。基于前文的分析,指出共青团微博存在着定位不清、互动不足、联动不够、机制不全、思想引导功能体现不充分等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现存问题的成因,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共青团对新媒介认识的局限、议程设置能力上的不足以及管理制度上的欠缺。 第四章,共青团微博的发展对策。在综合分析共青团微博存在的优势及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明确定位、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培训、推动全团“用博”,丰富内容、打造品牌效应,培养意见领袖、占领舆论高地等四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最后部分,是本文的结语。指出共青团微博虽然有了一定影响力,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取得更大发展,从研究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D29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俊;孟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J];今传媒;2010年04期

2 黄朔;;媒介融合视域中微博多级传播模式探究[J];东南传播;2010年06期

3 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徐家林;;网络政治舆论的极端情绪化与民众的政治认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03期

5 任贤良;;统筹两个舆论场 凝聚社会正能量[J];红旗文稿;2013年07期

6 陈娟;;微博暗战与政治趋向[J];人民论坛;2010年34期

7 白靖利;;微博的多级传播模式分析[J];现代视听;2011年02期

8 孙景峰;;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群众基础的构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陈立强;罗红辉;;互联网微博的话语机制及传播信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陈联俊;;网络社会“微博”舆论场域的生成与引导[J];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2796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96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