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故宫博物院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1 17:09
  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木制结构的古代建筑群。珍藏着180余万件文物,是中国首批一级博物馆,是现代社会中蕴含历史文化意涵最为丰富的公共场所,也是传统文化的历史承载者。如今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已步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为大众的生活添加了无数便利,已经成为大众获取文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体的传播被动,传播内容古板严肃等特点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播不易被大众接受,且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认知需求,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局限,其即时性,交互性、社群化与个性化等特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打开了新的局面。故宫博物院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中,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结合故宫文化形成了故宫自己的传播风格,其“卖萌”接地气的形象打破了在传统媒体中严肃古老的刻板形象,重新建构了新的媒介形象,激发了文化的动力,得到了大批年轻人的关注与追捧,成功的让故宫走下“高冷”的神坛。故宫博物院做到了把新媒体的“新”与传统文化的“旧”完美融合,给传统文化注入了年轻的活力,把故宫的传统文化带入大众的生活,实现了传统文化“活”起来。本文以故宫博物院为主体,对其传播中的形象进行分析,探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形式的转变打破了传统媒介传播中故宫的刻板印象,通过文本分析对故宫博物院在的传播案例等进行深入分析,探究故宫传播形式的转变,运用深入访谈法与故宫博物院新媒体微故宫负责人郭珽直接对话,总结并分析在新媒体传播中故宫博物院话语、视觉、文化传播者的媒介形象建构。并通过故宫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形象建构探索传统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路径。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页数:61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故宫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相关研究
        1.2.2 媒介形象的研究
        1.2.3 刻板印象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故宫博物院在传播中的刻板印象分析
    2.1 故宫刻板印象的成因分析
        2.1.1 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下“高冷”的故宫
        2.1.2 拟态环境下“局限”的故宫
        2.1.3 传统教育形式下“乏味”的故宫
    2.2 新媒体打破故宫刻板印象
        2.2.1 社会意识形态转变打破故宫刻板印象
        2.2.2 新媒体传播形式转变打破故宫刻板印象
第三章 故宫博物院传播形式的转变
    3.1 故宫博物院传统媒介的传播形式
        3.1.1 讲座
        3.1.2 实体展览
        3.1.3 纪录片
    3.2 故宫博物院的新媒体传播形式
        3.2.1 网站
        3.2.2 电商
        3.2.3 社交媒体
        3.2.4 相关应用软件
        3.2.5 视频
        3.2.6 数字展览
第四章 故宫博物院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形象建构
    4.1 新媒体重塑话语形象
        4.1.1 话语拟人化,彰显“亲民”故宫
        4.1.2 叙事故事化,演绎“趣味”故宫
        4.1.3 活用网络表达,重塑“年轻”故宫
    4.2 新媒体重塑视觉形象
        4.2.1 老旧经典——“网红”故宫
        4.2.2 严肃古板——青春“萌化”
        4.2.3 隐喻的视觉趣味传播故宫文化
    4.3 新媒体环境下故宫文化传播者的形象建构
        4.3.1 传承匠人精神
        4.3.2 互联网+活化文物
第五章 从故宫媒介形象建构探索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5.1 活用新媒体,实现传统文化传承
    5.2 挖掘文化资源,塑造文化品牌
    5.3 借力年轻力量,推动传统文化传承
    5.4 讲好情怀故事,传承深入人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影像的力量——博物馆微传播中影像利用策略分析[J]. 郭珽.  新媒体研究. 2017(14)
[2]如何吸引和留住用户——故宫博物院新媒体运营策略[J]. 郭珽.  新闻与写作. 2017(03)
[3]从“故宫”到“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专访[J]. 单霁翔,毛颖.  东南文化. 2016(05)
[4]网络传媒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研究[J]. 华亮.  新闻传播. 2010(12)
[5]媒介形象: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关键环节——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视角[J]. 王朋进.  国际新闻界. 2009(11)
[6]论媒介形象及其生产特征[J]. 吴予敏.  国际新闻界. 2007(11)
[7]地区媒介形象:传统、权威与刻板印象[J]. 江根源,季靖.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04)
[8]性别的媒介形象对比研究——以电视广告为视角[J]. 郑智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04)
 
硕士论文
 
[1]基于社交媒体的博物馆观众研究[D]. 李琳.中央美术学院 2014
 


本文编号:2797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797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