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把关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18:45
【摘要】:“把关人”理论是新闻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把关人”的存在,是为了有效的控制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筛选。无论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把关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媒介信息传播的功能受到冲击,“把关人”理论也受到了越多越多的质疑。首当其冲的就是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把关人”体系受到冲击。“把关人”是否依然存在也是当下争论的话题。鉴于此,西方研究者也已经针对报纸网络版的“把关人”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析。本文便是立足于中国地方性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号,借鉴怀特的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地方性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把关人”和“把关”模式的研究和分析。试图发现在中国的社会语境中,西方传播学者得出的有关报纸网络版“把关人”研究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以及和传统的报纸“把关”模式相比,其微信公众号的“把关”模式是否发生了改变。本文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并发现中国地方性都市报的微信公众号其“把关”模式和传统的报纸“把关”模式十分趋同,且媒体“把关人”依然存在并发挥作用;正如怀特最早的“把关人”研究得出的结论,现如今微信公众号的“把关人”依然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但除此之外,机构性因素如时间和工作压力、工作惯例等对“把关人”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被把关对象”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对“把关人”的影响与日俱增,甚至有时候会参与把关过程;市场驱动“把关人”的新闻选择,为达到市场最大化“把关人”越来越重视对受众和广告商的吸引。总而言之,本研究的结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地方性都市报微信公众号的“把关”模式相比传统.模式并无太大改变;第二,西方有关报纸网络版“把关人”研究的结论在中国同样适用;第三,“被把关对象”和市场化因素对网络媒体“把关人”的影响变得突出。从理论意义上来说,本研究弥补了中国关于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有关“把关人”研究的空白,为今后中国的“网络把关人”提供了建设性意见;而在微信公众号运营大环境鱼龙混杂的条件下,为主流媒体的微信公众号提供专业性考量和吸引受众关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则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210.7
【图文】:

模式图,怀特,模式,稿件


他写下了没有选用稿件的理由,而其中有90%的稿件他并没有采用。其中三逡逑分之一的稿件他拒绝的理由包括了邋“他太激进了”、“不在乎自杀”、“宣传色逡逑彩太浓”、有“更好的故事”或者“可以更有趣”等主观的判断和基于他个人的逡逑喜好,版面限制也是他拒绝稿件的重要理由。?在怀特看来,这个电讯稿的编辑逡逑就是所谓的“把关人”(Mr.邋Gates)。这位对稿件的发布有着控制权的“把关人”逡逑在做出决定时是有着“高度主观性”的。逡逑怀特的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把关人”的主观思维几乎决定了把逡逑关的结论,二是受众只会接收到把关人认为正确的信息。诚然,这两个主题贯穿逡逑了接下来所有的把关理论研究。逡逑从卢因到怀特,这个阶段的把关模式都是单向直线型,而且主要针对的是逡逑“个人”,研究的是个人对把关的影响。在“把关中如何做决定”成了此时把关逡逑理论研究的核心。?逡逑II逡逑

模式图,麦克,模式,把关人


逦^逡逑图2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逡逑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如图2所示。X表示了一个消息或者事件,f表示逡逑反馈。图中的箭头显示了信息流动的方向。@它可以通过把关人B在传播者A和逡逑受传者C之间流动,也可以完全跳过大众媒体渠道,直接传递给受传者。另外,逡逑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还显示,有些信息会被把关人拒之门外,而有些信息则逡逑会被媒体把关人改变进而再传递给受众。受传者C在接受消息的过程中可以向把逡逑关人B和传播者A提供信息的反馈。和怀特有所不同的是,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逡逑Gieber,邋W.,Across邋the邋desk:邋A邋study邋of邋16邋telegraph邋editors[Jl.邋Journalism邋Quaterly/1956,3B(4):423-432.逡逑4邋Westley,邋B.,邋&MacLean,邋M.邋^conceptual邋model邋for邋communications邋research[J]邋Journalism邋Quarterly,邋1957(34):逡逑31-38.逡逑7逡逑

模式图,麦克,模式,把关人


媒介组织看作是许多单独的个人组成的集体,这个组织在运行中会遵循一套特逡逑的规则。1简单来说,韦斯特利一麦克莱恩模式中弱化了个人的判断和属性,逡逑强调的是组织对个人的限制,就如韦斯特利认为新闻价值的判断是把关决定的重逡逑要因素。逡逑1959年,传播学者麦克内利延续个人扮演”把关人”角色的思路,对怀特逡逑“把关人模式”进行了发展和完善。麦克内利通过研宄发现,在信息的传播过逡逑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要经历多个把关环节。如图3所示,麦克内利把关模型逡逑是指信息从一个把关人传递到另一个把关人,每个人都可能在最终的受众接收信逡逑息之前对消息进行剪切、重新组织或者将其与其他的消息合并。麦克内利在1959逡逑发表文章《国际新闻流动中的中介传播者》中指出,“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存在逡逑一系列的‘把关人’,他们包括记者、编辑、新闻服务编辑、副本编辑、广播逡逑辑、电视编辑等等。而且,最初的信息接收者也常常为其后面的传播者充当把逡逑关人。图3中弯曲的箭头代表反馈,麦克内利认为反馈并不频繁。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登峰;;民生新闻如何从琐碎变得厚重[J];新闻世界;2015年07期

2 尹连根;杨秋月;张进;;微博作为消息源——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新媒体资源的策略与规律探析[J];新闻大学;2015年01期

3 陈力丹;史一棋;;重构媒体与用户关系——国际媒体同行的互联网思维经验[J];新闻界;2014年24期

4 靖鸣;臧诚;;微博对把关人理论的解构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02期

5 邱密;李红艳;;从“把关人”看网络公司的话语霸权[J];新闻界;2010年02期

6 胡岷;用户行为研究常用调查方法述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莹燕;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四川共青团 官方微博文本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婧夷;论“把关人”在数字化时代的角色和地位[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040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040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