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手游《阴阳师》圈层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2 20:34
   随着各移动终端的兴起,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手机游戏的价值正在逐渐显现。网易手游《阴阳师》深耕垂直领域,将游戏世界观植根于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对受众产生了异域和同源两种期待视野,最终成为了一款现象级手游产品。通过对手游《阴阳师》的个案进行分析,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探究爆款手游背后的传播特点及作用机制,可以为国产游戏的发展与传播提供借鉴。网易手游《阴阳师》的发展背景基于国内手机游戏的良好发展态势,用户数量平稳上升、盈利模式多样化、推广渠道集中化,但是行业竞争也趋近白热化。《阴阳师》正是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深入发掘并满足受众的隐性需求,衍生文化圈、进行全球化拓展和泛娱乐布局,最终实现了收入迅猛增长、好口碑引爆社交网络的价值双赢。圈层的核心是受众拥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圈层的推进力来自于圈层受众价值观的自我升级。在《阴阳师》圈层中,受众由传统的产品认同、品牌认同、信息认同转化为价值观认同、人格化的认同,己经形成受众自主生产、传播、消费为一体的参与模式。《阴阳师》文化圈层正在往复循环着萌芽、成长、成熟、分化四个阶段,在媒介平台、受众关系、组织架构上分别具备数字化生存、强情感链接、去中心化的特征。在具体的传播策略上,《阴阳师》圈层传播分为聚合、稳固、扩大、延伸四个阶段。《阴阳师》从二次元受众入手,由小及大,逐步聚合受众,利用受众的自主性稳固圈层,再打破圈层壁垒,让圈层文化辐射到更广阔的受众,实现从小众向大众的传播。最终,《阴阳师》通过资源整合、泛娱乐布局构建了品牌生态。未来,手游品牌正在朝着圈层化发展,《阴阳师》是圈层传播的成功范例。手游企业应借鉴《阴阳师》的传播手段,在优质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深度链接受众情感,保持圈层活力,不断拓展圈层边界,形成多行业、多领域的布局,最终将产品培育成超级文化品牌,打造生生不息的文化品牌生态圈。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899;G206
【部分图文】:

统计图,文献数量,文献,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催生手游时代的到来,2013年是手游产业的集中爆发期,国内学逡逑术界对“手游”的关注度迅速上升,相关文献大幅增长。笔者在CNKI中以“手逡逑游”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如图1所示(数据截止到2017年12月1日)。逡逑从统计图中可见,国内的“手游”研究与手游产业发展呈同步增长趋势,自2013逡逑年起学界对“手游”的关注度迅速上升,2017年《阴阳师》、《王者荣耀》两逡逑款手游引爆社交网络,再度掀起学术界对手游研究的热切关注。逡逑3逡逑

统计图,圈层,文献数量,相关概念


关于圈层传播的研究,业界十分热衷探讨互联网产品的“圈层传播”,但国逡逑内学术界对“圈层传播”的研究较少。笔者在CNKI中以“圈层传播”为主题进逡逑行检索,检索结果如图2所示(数据截止到2017年12月1日)。从统计图中可逡逑见,学界从2015年起对“圈层传播”的研究开始有了较大进展。逡逑15逦i逦i逦i逦i逦i逡逑10邋-逦I逡逑?逦I逡逑涵逦I逡逑翁逦I逡逑5邋/vT邋—逡逑□逦曰逦B逦B逡逑0邋逦1逦1逦1逦'逦1逦逡逑1990逦1995逦2000逦2005逦2010逦2015逦2020逡逑年份逡逑图2邋CNKI中以“圈层传播”为主题的文献数量统计逡逑研宄者对“圈层传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者白晓停认为随着专业逡逑媒体的功能细分,圈层受众会将自己所喜爱的内容、关注的热点,依靠互联网的逡逑平台以链接方式推给更多有着相同爱好和属性的受众,这种信息的传播方式可称逡逑为“圈层传播”

移动游戏,市场规模,游戏市场


逦 ̄? ̄增长率(%)逡逑图1-1邋2013年-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逡逑如图1-2所示,2011年-2016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从62.4亿元飙升至逡逑1022.8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1445.8亿元,2020年将突破2000亿元。?逡逑2011-2020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逡逑69,%逦86.0%邋10^7%邋81.9%逡逑2218.4逡逑2023.6逡逑.445,逦17653逡逑氃,:逡逑5622逦^邋,:^逦\二、逡逑;逡逑2011逦2012逦2013逦2014逦2015逦2016逦2017e逦2018e逦2019e逦2020e逡逑saw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亿元)一?_增长率<%)逡逑图1-2邋2011-2020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逡逑相较于2016年,2017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的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然逡逑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伴随“游戏一代”玩家的成长,其自小建立的游戏习惯逐逡逑步成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翔;;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传播的类型分析——基于共词聚类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2 白晓婷;;分众理论下的“圈层受众”理论及其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7期

3 陈建群;;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媒产业新格局[J];新闻知识;2015年07期

4 贾晶晶;;“互联网+”时代泛娱乐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思考[J];新闻知识;2015年07期

5 张媛;;从“Duang”的走红,看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化跨圈层传播[J];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05期

6 朱天;张诚;;概念、形态、影响:当下中国互联网媒介平台上的圈子传播现象解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7 蒋旭峰;;网络游戏的社群营销策略及其伦理反思——以《魔兽世界》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彭文忠;邹波红;;网络段子:微传播时代的全民狂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9 蔡玉梅;;手游繁华背后的隐忧[J];金融经济;2013年23期

10 李林蔚;;基于LBS手机软件的私密性研究[J];内江科技;2012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岩;E运营商手机游戏平台发展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2 李慧琳;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体验类手游实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白硕源;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手游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4 于菁竹;二次元的迷因[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5 陈骋;扁平化风格在重度手游UI设计中的研究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恬恬;手机网络游戏的传播策略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高雪;抵抗与收编:弹幕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吴丹;针对女性玩家群的手机游戏情感化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峰;网络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挖掘[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卢杨;“御宅族”—“二次元”的建构者与体验者[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本文编号:2811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11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2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