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网络道德绑架的传播学解读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8 16:45
   “道德绑架”一词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激发了人们获取新闻了解社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网络“道德绑架”事件时不时的冲击着我们的视野,对社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探究。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网络道德绑架事件,人们不再因道德绑架而使自己身陷舆论的漩涡,我们对网络道德绑架现象进行深入的探析显得尤为迫切。论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网络道德绑架进行概念界定,并梳理网络道德绑架和网络暴民的发展历程。同时,对网络道德绑架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做进一步分析。第二部分主要对网络道德绑架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要素等进行传播学解读,试图分析网络道德绑架是如何产生、发展并进一步扩大的。第三部分研究网络道德绑架形成的原因,从传播参与者、传播环境及把关人三个角度入手,分析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把关人媒介素养的缺失,着重研究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用户,以探析这些网络暴民对网络道德绑架的促成产生的重大影响。第四部分研究从网络社会蔓延到现实社会的道德绑架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应对措施,从网民及媒体自律、互联网法制规则构建和多媒体立体引导、建立网络对冲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道德绑架的路径和方法。本文基于新闻传播学视角对网络平台中出现的道德绑架现象展开全面分析,在传播5W要素、信息传播过程模式理论、“沉默的螺旋”多元效果论等理论的支撑下,对网络道德绑架现象的产生、传播、反馈的复杂过程进行探索研究,并结合当下发生的热点新闻案例加以论证,通过理论及现象分析网络道德绑架这一事件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并就如何规避网络道德绑架现象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206
【部分图文】:

网民,舆论,暴力性,个人


鋦恼嫦唷4?2015 年“马云被逼捐”事件中可以看出(如图1 所示),网民利用了绑架对象顾虑、爱护其个人及社会公共形象这一软肋对其进行要挟,这种强制力不是硬性制约,而是由社会舆论施加的隐性制约。在网络空间中,网民属于隐藏的个人,出于各种心理而制造舆论对被绑架对象造成压制,使其不得不付诸行动。图 1 马云微博评论区部分评论截图4.软暴力性正是由于互联网平台用户发言权极大被满足而网民发言又无需担责,网民不加思索地对他人实施道德绑架。在网络事件中,网民口中讲起了道德,但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道德绑架他人。网络道德绑架者,即我们口中所说的伪圣人,通常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群体舆论的压力去胁迫他人履行一定的行为与责任,这种潜在的约束性决定了网络道

照片,当事人,网络道德,道德心


媒体对新闻事件中弱势群体进行报道,或当事人某个举动不符时解或跟从多数网民的意见对当事人展开语言攻击,将当事人某个面,谴责当事人没有道德心,甚至强行逼迫当事人做出回应。当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和态度等都成为网络道德绑架的传播内容一度闹得沸沸扬扬。2015 年“9·3”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大阅的微博里晒出双胞胎儿子的照片,结果引来网友一片骂声,“你发你儿子的照片!你不爱国!”“你不感动吗?你还是中国人吗,数以万计的道德批判如潮涌来。4 日晚,范玮琪迫于压力,无 3 所示)。由于不堪众扰,范玮琪次日关闭了微博的评论功能。强加于人的人,动辄道德绑架他人的人,自己就违反了道德准则道德?①在新浪微博中键入话题“范玮琪晒娃遭批”(如图 4 所与讨论了 5862 次,阅读量高达 1582 万次,可见网络道德绑架事

照片,网络道德,道德准则,阅读量


”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2015 年“9·3”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大阅兵当自己的微博里晒出双胞胎儿子的照片,结果引来网友一片骂声,“你不发居然发你儿子的照片!你不爱国!”“你不感动吗?你还是中国人吗”“等等,数以万计的道德批判如潮涌来。4 日晚,范玮琪迫于压力,无奈删(如图 3 所示)。由于不堪众扰,范玮琪次日关闭了微博的评论功能。然而喜恶强加于人的人,动辄道德绑架他人的人,自己就违反了道德准则,还奢谈道德?①在新浪微博中键入话题“范玮琪晒娃遭批”(如图 4 所示),题参与讨论了 5862 次,阅读量高达 1582 万次,可见网络道德绑架事件传。图 3 范玮琪微博截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培荣;王蜀霖;;重大事件下微博用户行为统计分析及建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谢耘耕;荣婷;;微博传播的关键节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0起重大舆情事件微博热帖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03期

3 陈世华;邵满春;;传媒“道德审判”新探——从“小悦悦事件”说起[J];中国出版;2012年18期

4 芮必峰;张冰清;;新的传播权力呼唤新的社会责任——以“合肥少女毁容案”的网络传播为例[J];新闻记者;2012年04期

5 隋岩;李燕;;从谣言、流言的扩散机制看传播的风险[J];新闻大学;2012年01期

6 李红;董天策;;符号学分析: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新路径[J];新闻大学;2012年01期

7 董天策;王君玲;;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8 程英姿;;从“人肉搜索”到“网络暴力”的“反道德”倾向——一个圣经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韩敏;;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03期

10 郑根成;;对大众传媒道德审判的伦理反思[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郭光华;;网络暴力中“群体极化”倾向研究[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2 王晋;;面对人肉搜索——倡导合理适度 拒绝暴力侵权[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邹妍艳;李波;;“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网络暴力”的心理解析[N];南京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梁慧婷;网民新闻跟帖中的语言暴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2 马云卿;失范的“人肉搜索”引发的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4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14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0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