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亚文化视野下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样态及传播效应
发布时间:2020-09-22 16:28
语言是社会变迁和时代精神的反映,网络流行语生成于互联网时代,依托网络技术,成为新的社会语境中的一种“社会方言”。网络流行语以简洁化、口语化、幽默搞笑、延伸义丰富等特点受到网民的追捧,但其不规范性、粗俗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汉语的语言系统,这一特殊的语言系统充满争议。本文以亚文化角度为切入点,分析网络流行语这一网络时代的亚文化新样态。通过对2009年到2014年83个网络流行语的样本分析,探究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态势,以及在具体创作和传播过程中,与主流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取材、与社会热点的关联度以及体现的情感倾向等方面,分析其亚文化特征。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其生成和传播过程都需要在特殊的社会语境下研究,其形成过程是在网络技术依托、青年亚文化群体求异与同构的社会心理、线上线下,网媒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等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近年的发展中,网络流行语呈现出与现实生活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成为网民排解压力、发泄情绪的“解压阀”;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以一种相对“软性”的方式成就了网民政治参与和话语表达的新渠道。但是,由于亚文化群体边缘性的特点,在话语权争夺和意见表达方面,网络流行语仍然有其局限性,以隐喻、反讽的手法造成了模糊化的表达;其语言粗俗化、审美异化、泛娱乐化等趋势仍然需要一定的规范和引导。总体而言,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亚文化形式,是社会主流文化发展中的一种“噪音”,以抵抗性的特点反馈社会问题,由亚文化形式来反观主流社会,有利于社会的自我调适和问题解决。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206
【部分图文】:
时政类邋娱乐类邋社会类邋生活类逡逑图1邋2009至2014年网络流行语所属领域比例逡逑由图1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中,占最大比率的是娱系逡逑类网络流行语,接近一半的流行语与娱乐话题有关,这也证实了网络作为社交平逡逑台,成为满足人们娱乐的主要平台,而这一类话题大多与政治事件、日常生活利逡逑益等关系不大,所以人们大多抱着围观、调侃的态度进行传播,娱乐成为主要诉逡逑求。社会类网络流行语占30%,是人们继娱乐休闲之外的第二大关注点,当前社逡逑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为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提供了素材,网友对社会问逡逑题的关注不断升级,在一些问题上由于对媒体报道的质疑和对事件主人公的嘲讽逡逑等,通过语言加工表现出来,形成这一类网络流行语。除此之外,生活类和时政逡逑类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较少
至2014年网络流行语三类素材来沮比例
网络流行语包含的情感倾向中,负面情绪占有一半以上,中性次逡逑之,正面情绪相对较少。这种现象与上文提到的流行语所属领域和取材有关,社逡逑会类事件往往取材于负面新闻和社会问题,人们对于这类事件,往往持有负面不逡逑满情绪,而属于网友自创类流行语则往往处于娱乐的目的,懫取中性的态度,正逡逑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206
【部分图文】:
时政类邋娱乐类邋社会类邋生活类逡逑图1邋2009至2014年网络流行语所属领域比例逡逑由图1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中,占最大比率的是娱系逡逑类网络流行语,接近一半的流行语与娱乐话题有关,这也证实了网络作为社交平逡逑台,成为满足人们娱乐的主要平台,而这一类话题大多与政治事件、日常生活利逡逑益等关系不大,所以人们大多抱着围观、调侃的态度进行传播,娱乐成为主要诉逡逑求。社会类网络流行语占30%,是人们继娱乐休闲之外的第二大关注点,当前社逡逑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出现为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和传播提供了素材,网友对社会问逡逑题的关注不断升级,在一些问题上由于对媒体报道的质疑和对事件主人公的嘲讽逡逑等,通过语言加工表现出来,形成这一类网络流行语。除此之外,生活类和时政逡逑类网络流行语所占比例较少
至2014年网络流行语三类素材来沮比例
网络流行语包含的情感倾向中,负面情绪占有一半以上,中性次逡逑之,正面情绪相对较少。这种现象与上文提到的流行语所属领域和取材有关,社逡逑会类事件往往取材于负面新闻和社会问题,人们对于这类事件,往往持有负面不逡逑满情绪,而属于网友自创类流行语则往往处于娱乐的目的,懫取中性的态度,正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演变[J];新闻世界;2010年06期
2 姚必鲜;;网络流行语对主流文化的僭越与消融[J];新闻爱好者;2011年10期
3 黄碧云;;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2期
4 章一凡;;网络流行语:公众意见的另类表达[J];媒体时代;2011年04期
5 付志义;;网络流行语对新闻事件传播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11期
6 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7 张晓静;;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特征解读——以2012年网络流行语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3年04期
8 王仕勇;陈e
本文编号:28246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2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