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纽约时报》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0-09-30 08:32
   本研究以《纽约时报》2015年到2017年三年间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从社会建构视角出发,并结合新闻传播学框架理论和环境社会学的风险竞技场理论两种研究路径,探讨《纽约时报》气候变化报道的风险建构方式。研究共由五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回顾了气候变化与风险建构相关概念的发展,并梳理了本研究涉及到的一些基础理论;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第三章分别从议题关注周期、媒体框架、行动者和社会资源等方面对研究样本进行量化分析,并概述了数据结果;第四章为本研究的核心章节,笔者根据第三章得到的数据进一步总结和论述《纽约时报》气候变化议题报道的风险建构特征,并探究了影响《纽约时报》建构方式的可能因素。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在研究时间范围内对该议题的报道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报道中道德评价框架使用最多,风险归因框架使用最少报道报道,且行动者与媒体选用的风险框架之间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媒体建构下的气候变化风险中行动者对社会资源争的夺情况总体呈现出“政治风险——文化风险——社会风险”的演化路径;第五章结语部分,笔者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在反思后给出了一些相应建议,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12
【部分图文】:

数量分布,风险分析,旗舰,数量分布


1。与此同时,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等人文科学学者也最早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核能使用过程中可能隐含的究范围进一步扩大,到 70 年代有关风险问题的研究中环境问题是这一时代研究的重点问题。随着环境危视野,一些早期的像美国环保署(EPA)等政府机构危机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赋予了风险问题研 年 4 月 26 日发生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最严重的一次核事故,该事件促使专家学者们对风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科学家们对风险议题也表现成为风险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年。最明显的例子是年文章数量大幅增长(见图 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克刚;;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话题[J];紫光阁;2002年02期

2 林落;;当公共健康遭遇气候变化[J];科学新闻;2019年04期

3 郑天天;;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研究综述[J];气象科技进展;2019年04期

4 张成;邓林密;;国内外气候变化与健康应对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9年05期

5 ;全球首个“人类行为导致气候变化警示碑”落户中国河南信阳[J];腐植酸;2019年05期

6 ;各地发改委将设应对气候变化处[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0年01期

7 ;两部委明确七项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主要行动[J];吉林勘察设计;2016年02期

8 万钢;;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年01期

9 郭江江;;欧美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启示[J];浙江经济;2018年22期

10 黄鑫;;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慧;;美国地方气候变化立法及其启示[A];区域环境资源综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问题研究——201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默罕·穆那辛何;;直面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的挑战: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的应用[A];北京论坛(2004-2015)主旨报告与特邀报告集[C];2016年

3 ;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 中国经济50人论坛课题组 第六章 制度安排[A];Toward a Low-Carbon Development: China and the World[C];2010年

4 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四大可行性[A];国情报告(第十一卷 2008年(上))[C];2012年

5 张海滨;;应对气候变化:中美能合作吗?[A];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08(总第1 期))[C];2008年

6 丁金光;;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与中国的贡献[A];公共外交季刊(2016年第1期 春季号)[C];2016年

7 张焕波;;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趋势与分析[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年

8 黄永富;;中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关系前景及对策[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C];2016年

9 邱昱桦;;陨击天文事件与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A];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2016年

10 ;皮尤报告:民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有共识也有差异[A];科学媒介中心2015年推送文章合集(下)[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提高应对灾难的意识与能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

2 本报记者 王方;科学告诉你,气候变化关乎收成[N];中国科学报;2018年

3 赵路 译;冰山“托底” 生物遭殃[N];科学时报;2011年

4 徐徐;气候变化致珊瑚产卵“紊乱”[N];中国科学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陆琦;北极科考:中国须深度介入[N];科学时报;2011年

6 张晶星 吴班;发达国家应积极履责[N];中国化工报;2015年

7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美国候选人 克里斯·菲尔德;气候变化:从科学到解决方案[N];经济观察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潘锋;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N];科学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卉;过去2000年:人类活动是否影响气候变化?[N];科学时报;2011年

10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王元丰;频发灾害为应对气候变化敲响警钟[N];科学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SIDIBE Aboubacar Modibo;气候变化和污染影响下尼日尔盆地地下水水质成因、演化及开发利用[D];吉林大学;2019年

2 NGARUKIYIMANA Jean Paul;卢旺达旱涝和气温的气候变化及其与疟疾活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张振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近现代气候变化及环境响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4 吴金甲;中国居民气候变化认知理论与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5 杨轩;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作物生产系统产量、水分利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6 秦福莹;蒙古高原植被时空格局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7 祁晓凡;气候变化条件下干旱内流盆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8 阮红燕;气候变化对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影响的模拟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9 姜大川;气候变化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年

10 刘胜利;气候变化对我国双季稻区水稻生产的影响与技术适应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琛;Kelsey等诉美国政府气候侵权案分析[D];贵州大学;2019年

2 薛明媚;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东盟气候变化合作中美国的角色转变分析[D];外交学院;2019年

3 曾莹;中国与欧盟的气候变化合作:挑战与前景[D];外交学院;2019年

4 李敏;气候变化对山西省金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5 李宇超;近30年太原市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年

6 吕健巽;阈值公共品博弈的合作演化动态分析[D];厦门大学;2018年

7 王子帅;气候变化问题中的大国博弈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8 常博;气候变化媒介信息框架对公众风险感知及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9 Grace Lisa Hewitt;苏里南的环境安全[D];厦门大学;2018年

10 Marta Katarzyna Nowak;中国的环境政策分析:2003-2017年[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0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30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d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