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吃饭直播:创新扩散与受众的需求满足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20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创新扩散理论
1.3.2 “使用与满足”理论
1.3.3 受众
1.3.4 关于网络直播的研究
1.3.5 关于网络吃饭直播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网络直播与网络吃饭直播
2.1 网络直播的概念
2.2 网络直播的发展现状
2.3 网络直播的分类
2.4 网络直播的特点
2.5 网络吃饭直播概述
第三章 网络吃饭直播的创新扩散过程
3.1 认知阶段
3.2 说服阶段
3.3 决策阶段
3.4 执行阶段
3.5 确认阶段
第四章 网络吃饭直播案例分析
4.1 斗鱼TV
4.2 网络吃饭直播线上观察
4.2.1 挑战型网络吃饭直播
4.2.2 陪伴型吃饭直播
4.2.3 代替型网络吃饭直播
第五章 网络吃饭直播受众的需求满足
5.1 功能性需求的满足
5.1.1 获取美食信息和烹饪技巧
5.1.2 满足窥探猎奇心理
5.1.3 追求美食,减轻饥饿感
5.2 情感性需求的满足
5.2.1 休闲娱乐
5.2.2 消解用餐孤独感
5.2.3 产生情感共鸣
5.3 交往性需求的满足
5.3.1 群体归属感
5.3.2 互动表达
5.3.3 寻求社会认同
第六章 思考与建议
6.1 关于网络直播受众的思考与建议
6.2 关于网络吃饭直播的思考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闻佳媛;;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J];科技传播;2015年13期
2 张竞文;;从接纳到再传播:网络社交媒体下创新扩散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新闻春秋;2013年02期
3 刘瑛;陈志群;;关系强度对校内网扩散过程的影响研究[J];当代传播;2011年06期
4 江晓原;刘兵;;波兹曼:“娱乐至死”背后的深刻思考[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8期
5 倪晓莉;陈思路;颜虹;;网络依赖行为研究及其干预模型的理论构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禄永峰;;“吃人”直播激发野蛮想象[N];长江日报;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浩中;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设计类微信公众号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2 丁家佳;从“映客直播”看泛娱乐网络直播互动[D];安徽大学;2017年
3 马川;我国网络直播平台的传播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4 石振振;我国电子竞技网络直播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5 方宇荣;网络直播平台的现状和发展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7年
6 胡佩延;创新扩散理论下滴滴出行的扩散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白莎娜;网络吃饭直播节目的内容生产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8 毛艳;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微信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9 李茜楠;网络依存症:新媒体背景下的个体孤独感与身份认同[D];山西大学;2014年
10 李冰清;网络时代的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2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3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