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从“快手”看东北乡村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20-10-14 06:05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娱乐信息交互的需求,短视频凭借其扎根于移动端的微型化表达已然成为了人们网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众多的短视频平台中,最具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当属“快手”,而大众对其批判的焦点,如“审丑”、“低俗”等,往往集中在东北乡村题材的作品上。本文立足于笔者多年来在东北乡村的生活经历,一方面希望通过走访和实际体验,总结“快手”所呈现的“东北乡村文化”的形态及其特点。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文献的查阅和学科理论的论述,解释为何“快手”上的东北乡村给人以相对负面的印象,并综合上述两方面的结论和实例,为东北乡村文化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提出建议。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49.27;G20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快手”及“快手”上的东北乡村文化
    第一节 “快手”的基本情况
        一、“快手”的产生
        二、“快手”的特点
    第二节 “快手”上东北乡村文化的内容
        一、娱乐内容
        二、猎奇内容
        三、技艺内容
        四、生活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快手”在传播东北乡村文化中的问题
    第一节 负面形象的集散之地
        一、审丑的狂欢
        二、乡村陋习的夸大
        三、青年戾气的宣泄
    第二节 负面形象的成因
        一、利益链条下的“猎奇”
        二、小农经济下东北乡村人的“土气”
        三、社会变革冲击出的“黑社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善“快手”上东北乡村文化形象的措施
    第一节 加强把关做守法正能量平台
        一、遵守相关法律加强内容过滤
        二、对正能量内容予以支持
    第二节 承担社会责任建设美丽乡村
        一、树立青年典型倡导劳动价值
        二、推行强村计划改善乡村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快手’同克山县达成战略合作”为例
    第一节 合作基础
        一、克山县概况
        二、“快手”的“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
    第二节 合作特色
        一、紧握乡土特色打造明星产品
        二、政府牵头引进新媒体资源
        三、草根网红助阵强化传播效果
    第三节 合作中的启示
        一、政府携手平台共创健康媒介环境
        二、“快手”联动农民帮扶精准可靠
        三、文化传播仍需努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龙飞;;档案文化传播,语态、体系与构建——上海市档案文献遗产与优秀档案文化传播项目中评述略[J];上海档案;2013年07期

2 李嘉嘉;;抖音短视频中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23期

3 萨日娜;;新时代乌兰牧骑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族文化传播的作用[J];传播力研究;2019年34期

4 李婧怡;张萌;;乡村旅游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J];传播力研究;2019年04期

5 ;2019征订 上海中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J];中国自行车;2019年03期

6 李云峰;;新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伦理诉求与体系重建[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7 ;2019征订 上海中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J];中国自行车;2019年05期

8 杨冬梅;;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影视文化传播的问题和出路[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11期

9 王恒亮;;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的机遇、问题及策略[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10 刘昆鹏;;档案文化传播的轨迹、转向与发展趋势[J];黑龙江档案;201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朝洛门;13-14世纪东西方眼中的蒙元驿站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2 王海飞;文化传播与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变迁[D];兰州大学;2008年

3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玉胜;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5 侯明;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D];南开大学;2009年

6 周立;意义生产与社会行动[D];复旦大学;2010年

7 蒋茜;1700-1840年中英贸易背景下的设计交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8 赵跃;孔子学院教育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游滔;新世纪中、法与非洲关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陈晓华;跨媒介使用中的女性文化传播[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歆;《小戏骨》系列剧传播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2 孟礼琴;布依族文化传播基础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3 刘朝阳;从“快手”看东北乡村文化传播[D];黑龙江大学;2019年

4 阿帅;贝宁中国文化传播及其活动现状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5 王月;《中国访谈》“茶文化传播助力一带一路”口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9年

6 王文才;WZ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7 马蓉;媒介变迁视域下甘肃省肃南县裕固族民族文化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8 曾琢;青年群体“丧”文化传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9 李聪;明清时期东南亚的客家人与中国文化传播[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陈曦;“一带一路”背景下孔子课堂文化传播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03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403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b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