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公报》“反袁称帝”传播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G219.29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湖南《大公报》研究现状
1.2.2 对袁世凯称帝的研究
1.2.3 对湖南《大公报》关于袁世凯称帝相关报道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湖南《大公报》“反袁称帝”斗争的历史轨迹
2.1 帝制筹备期(1915.9—1915.12):筹安声中反对帝制
2.1.1 追踪筹安活动,道破筹安会主导帝制的阴谋
2.1.2 反对变更国体,认为国体问题实无讨论之必要
2.1.3 指出共和为民意所趋,反对帝制潮流凸显
2.2 公开称帝期(1915.12—1916.3):帝制压迫下迂回抗争
2.2.1 借论说司法,以期用法律制约帝制
2.2.2 借报道社会乱象,对新帝国以示怀疑
2.2.3 借报道反对之举,暗指新帝国的不得人心
2.3 帝制败亡期(1916.3—1916.6):清算帝制后重谈共和
2.3.1 认为筹安会是帝制祸首,要求严惩
2.3.2 痛斥袁世凯罪行,要求其退位
2.3.3 提出要重建共和,实现真正立宪
第3章 湖南《大公报》“反袁称帝”舆论传播的策略分析
3.1 设置议程,引发关注
3.1.1 知觉模式:及时报道,密切关注
3.1.2 显著性模式:系列报道,加深印象
3.1.3 优先性模式:优先排列,重点突出
3.2 信息选择,因势利导
3.2.1 信息源多样,借口发声
3.2.2 巧用客观报道,寓观点于事实
3.2.3 灵活整合信息,无声对抗钳制
3.3 言论鼓动,直接引导
3.3.1 敢言的论说精神
3.3.2 恰当地把握时机
3.3.3 高超的论辩技巧
3.3.4 巧妙的语言表达
第4章 湖南《大公报》“反袁称帝”时期的舆论监督与生存策略
4.1 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报纸和政府关系
4.1.1 政府对舆论的钳制
4.1.2 文人论政的传统
4.2 湖南《大公报》的生存之道:舆论监督中寻求生存
4.2.1 监督政府的同时引导舆论
4.2.2 在谋取生计中争取新闻自由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晓慧;《大公报》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运动[J];近代史研究;2001年06期
2 自立;文革文风不死——笑谈关于《大公报》的是非[J];红岩春秋;2001年05期
3 白永达;;也谈《大公报》[J];博览群书;2001年01期
4 瑞青;;我眼中的大哥——记《大公报》特约记者瑞年堂兄的点点滴滴[J];学问;2002年04期
5 贾晓慧;论《大公报》的报业观:以20世纪30年代为例[J];史学月刊;2002年08期
6 穆欣;《大公报》拥蒋反共的阶级根源[J];新闻爱好者;2002年01期
7 方汉奇;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J];新闻爱好者;2002年12期
8 方汉奇;为《大公报》辨诬——应该摘掉《大公报》“小骂大帮忙”的帽子[J];新闻大学;2002年03期
9 吴廷俊,范龙;《大公报》“敢言”传统的思想基础与文化底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03期
10 周葆华;质疑新记《大公报》的“小骂大帮忙”[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吴斌;《大公报》宪政言论分析(1902-1949)[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陈建新;《大公报》与抗战宣传[D];浙江大学;2006年
3 孙会;《大公报》广告与近代社会(1902~1936年)[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洪芳;《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5 喻春梅;长沙《大公报》(1915-1927)与湖南社会思潮[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汪前军;《大公报》(1902-1916)与中国广告近代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陈志强;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文健;记忆与想象:近代媒体的都市叙事[D];南开大学;2012年
9 贺碧霄;新闻范式更替:从民间报人到党的干部[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习惠;“五四”时期湖南《大公报》副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孟军;新记《大公报》的用人策略和启示[D];广西大学;2008年
3 杨洁;从《大公报》舆论看民初京津地方对西俗的反应[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敏;新记《大公报》政治立场的历史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5 赵云龙;新记《大公报》的特色及方法论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田拥军;新记《大公报》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D];中南大学;2009年
7 位娜;浅析抗战前十年《大公报》与西北开发[D];河南大学;2010年
8 韩晓;新记《大公报》的职业化理念与实践[D];武汉大学;2005年
9 葛凤;《大公报》与近代灾荒救济[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赵颖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湖南《大公报》[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40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40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