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网络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学位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20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内涵与核心内容
2.1 新闻规律与报刊本质
2.1.1 客观公正地反映事实真相
2.1.2 报刊的有机运动
2.1.3 报刊是社会舆论的工具
2.2 新闻出版自由是人的神圣权利
2.2.1 新闻出版自由是人类精神特权
2.2.2 新闻出版自由是反抗压迫的斗争武器
2.2.3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探索
2.3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3.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3.2 新时期的报道方针
第三章 网络舆论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3.1 不可忽视的网络舆论
3.1.1 网络舆论对社会重大事件的发展影响巨大
3.1.2 网络舆论深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3.2 网络舆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2.1 网络舆论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2.2 网络舆论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四章 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现状
4.1 网络舆论引导面临新的形势
4.1.1 人思想的多元化让网络舆论变得情绪化严重
4.1.2 复杂的社会环境使网络舆论变得更加复杂
4.1.3 部分政府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公信力下降使舆论引导变得更加困难
4.1.4 传播技术革新使网络舆论监管更加困难
4.2 网络舆论引导存在一定的误区
4.2.1 理念上,认识不够
4.2.2 行动上,方法不对
4.2.3 制度上,保障缺乏
4.3 网络舆论引导成功案例分析
第五章 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
5.1 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理和引导网络舆论
5.2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提高政府执政合法性和公信力
5.3 加强对网络“把关人”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5.4 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见领袖
5.5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增强干群血肉联系,提升政府公信力和舆论引导力
5.6 加强对受众和网络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
5.7 建立网络舆论知名品牌,加强主流网站的舆论引导
5.8 尊重网络舆论发生、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开展网络舆论引导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艺潼;;网络舆论引导的影响及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5期
2 阚道远;夏玉婷;;微型博客——网络舆论引导的新视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08期
3 郭维河;;关于网络舆论引导的思考[J];冶金企业文化;2009年06期
4 梁晨;;浅谈新闻网站的网络舆论引导[J];新闻传播;2010年02期
5 刘正荣;;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难点和着力点[J];中国记者;2010年07期
6 易崇英;;试论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舆论引导原则[J];新闻界;2010年06期
7 徐华西;;网络舆论引导之思考[J];新闻战线;2011年03期
8 辛冬妹;;试论网络舆论引导权威的确立[J];中国地市报人;2011年Z1期
9 孙随根;;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传承;2011年18期
10 张琳;;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难点与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桑丽;网络舆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宏亮;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2 闫明杰;我国政府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韩文静;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4 乔润华;“观点频道”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林苏碧;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创新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6 谭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网络舆论引导问题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7 张钦;探析网络社会“新意见群体”的舆论诉求与引导管理[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赵明明;网络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胡维娜;关于增强我国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性问题的思考[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陈梦薇;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2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4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