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23:12
   短短十余年间,互联网获得了飞速发展,不仅网民人数激增,其技术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所产生的冲击波效应,早已超越单纯的技术范围而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对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极大地改变了政治沟通的面貌,以网络为媒介的政治沟通于是在中国异军突起,掌握一定政治资源的政治主体如政府,通过互联网这一特定媒介输送、获得和处理政治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引致中国政治沟通体系的加速重塑。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出现发展,有利于民意表达、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提升政府形象、推动民主进程和实现公民权利等。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政府倾听网络民众的声音,互联网的舆论监督功能可以将一个阳光政府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平台并促进政务公开,在现时中国,网络是民众期待的能够沟通他们与政府的神经。 探讨网络时代中国网络政治沟通问题,其着眼点首先应该放在厘清网络政治沟通的内涵、特点、主要形态以及相关理论在网络政治沟通中所出现的新变化的前提下,进而把握中国网络政治沟通的总体状况,特别是阐释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最后在分析中国网络政治沟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优化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构想。 为什么公众对网络为媒介的政治沟通有这么大的热情,从而导致网络这种技术性的工具会在中国产生这么大的沟通作为?通过对当前社会发展情形的分析,我们发现,传统的政治沟通方式主要有选举、会议、大众传媒和信访等,这些沟通方式各有其功效果,也各有其局限。在利益诉求超载而沟通管道不足的制度困境中,互联网的兴起,为官民互动提供了一些补救的可能。集信息工具、意见平台和人际社区于一身的互联网,具有负载量大、成本低、及时快捷、功能丰富等特征,成为政治沟通的理想舞台。此外,中国当下市民社会发展的不成熟,以及传统媒体所构建之公共领域公共性的不足可能制约了公众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而网络刚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市民社会发展中的不成熟,且在部分上替代了市民社会的一些功能。同时,网络的平等开放的特性,也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传媒公共领域的公共性。 但是,网络政治沟通偶尔表现出的非正式、激愤乃至对抗的一面,也给政治过程带来一些撞击甚至负面的后果。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政治沟通的作用,必须要从优化沟通要素、沟通过程和沟通效果方面入手。 在人类历史上,技术的发展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网络时代政治沟通对我国未来政治发展的影响,我们也应该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去看待。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G206;D630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现实场域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缘起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第五节 、选题的难点和创新
第一章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释解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涵义
        二、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的特征
    第二节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主要形态
        一、 政治权威参与角度
        二、 公众网民参与角度
    第三节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中的相关理论解析
        一、 “把关人”理论
        二、 “舆论瀑布”理论
        三、 “沉默的螺旋”理论
        四、 “议程设置”理论
第二章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与传统政治沟通对比评价
    第一节 、传统政治沟通
        一、 传统政治沟通的方式种类
        二、 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第二节 、传统媒体政治沟通
        一、 作为沟通渠道的重要地位
        二、 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第三节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
        一、 互联网具有媒体特征
        二、 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分析
第三章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兴起透视
    第一节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 信息技术形塑社会
        二、 民主化浪潮
        三、 全球化浪潮
        四、 政府改革浪潮
        五、 社会结构转型浪潮
    第二节 直面网络的中国政治沟通
        一、 初步发展的中国网络沟通
        二、 网络全面介入中国政治沟通举要
        三、 网络政治沟通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四、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热在中国兴起的现实成因
第四章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影响
    第一节 网络时代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的正向效应
        一、 加速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二、 维护和巩固政治秩序
        三、 推动科学民主决策
        四、 提升政府形象
    第二节 网络政治沟通对中国政治的负向效应
        一、 主流政治文化方面
        二、 政治稳定因素
        三、 政治决策角度
        四、 影响政府管理
        五、 冲击国家安全
第五章 网络发挥政治沟通功能的内在审视
    第一节 市民社会
        一、 市民社会的诠释
        二、 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
        三、 媒体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以及网络对于市民社会建设的契合性
        四、 网络部分补充和替代了中国市民社会发展的不足
    第二节 公共领域
        一、 公共领域的概念
        二、 传媒与公共领域
        三、 传统媒体公共领域之公共性不足
        四、 信息时代网络公共领域的“重兴”
第六章 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的主要障碍
        一、 沟通要素方面
        二、 沟通过程方面
        三、 沟通效果方面
    第二节 优化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对策
        一、 优化沟通要素
        二、 改进沟通过程
        三、 提升网络沟通效果
结语 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的乌托邦式期待
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奇平;;中国互联网的五百公里碑石[J];互联网周刊;2011年14期

2 ;创意之后又是什么——谈ICP的内容建设[J];每周电脑报;1999年49期

3 陆富琪;江苏打造全新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J];当代通信;2003年24期

4 颜纯钧;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J];现代传播;2004年05期

5 唐宏梅;;互联网的资本方叫天使[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Z2期

6 喻国明;李莹;;“web圆桌”的演进及其社会效应——关于“webX.0”发展逻辑阐释[J];新闻与写作;2008年10期

7 ;把握网络经济脉搏发掘产业新生力量——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在京举办[J];互联网天地;2011年02期

8 王步芳;;“杀机”还是“商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J];程序员;2001年09期

9 赵瑞华;网络论坛浅水区,算不算公共领域?——以“强国论坛”为例[J];新闻界;2004年05期

10 唐大中;;2006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展望[J];上海信息化;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旭晟;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生产[D];复旦大学;2010年

2 邵岗;网络时代中国政治沟通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张翀;公共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刘茂红;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朱丽峰;论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D];吉林大学;2010年

6 徐迎春;环境传播对中国绿色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罗昕;美国网络中立规制研究:脉络、实质与启示[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赵高辉;公众视角下网络的政治作为[D];复旦大学;2010年

9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婷;互联网服务业创新模式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杰;和谐社会视阈下农村公共领域矛盾及其化解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妍;我国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建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琤;论微博客公共领域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雅洁;《观察》周刊与民国时代公共领域的建构[D];暨南大学;2010年

5 刘义强;街区社会公共领域的消逝:汉正街,1949-1956[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金立群;“五四”精神的孵化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佳佳;浅析网络公共领域中的网络舆情[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汪惟娟;社区民间组织:从内部效应走向外部效应[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硕;论社会管理中的公民网络参与[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曾丽红;当代时评的勃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50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50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9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