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报道的关怀伦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3:32
灾难是人类的不可承受之轻。灾难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灾难带给灾区民众的心灵创伤,往往在灾难发生后一段时间、甚至是若干年后还难以抚平。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关怀,那些灾难中的伤者、遇难者家属以及儿童、妇女和老人,更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关心与呵护。因此,作为灾难报道的主体,媒体不仅肩负着传播灾难信息、指导灾难救援、关注灾后重建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还应担负起在新闻信息的采集、生产、刊播中以对灾区群众的“关怀”为本的情感责任。 在灾难报道中,真实、准确、客观地报道新闻,是媒体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新闻记者和其供职单位之间契约关系的准则使然。但是,在灾难报道中,记者为了完成自己的职责忽视了对职业活动对象的关怀,甚至对采访对象和受众造成了伤害,导致灾难报道中关怀缺失案例屡见不鲜。这说明,在新闻报道中重建以“仁爱”为核心的关怀伦理,就显得颇为重要。 关怀伦理是卡罗尔·吉利根和内尔·诺丁斯两位女性主义思想家提出的伦理理念。社会的发展引发了竞争的加剧,也引起了人际关系的日趋紧张化、功利化和冷漠化。关怀伦理作为一种德性情感,其蕴含的关怀感情、情绪和态度对世风日下、道德滑坡之当今社会,不仅具有规范和约束作用,还对人们具有德化的教育意义。诺丁斯教授认为,人有两个与关怀相关的基本感觉。第一个感觉是自然关怀感,这种关怀感是出于人的天性为他人谋利益的状态,并以此产生行动;第二个感觉是伦理关怀感,伦理关怀感要求一个我必须对他人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引起反应和满足自我服务期望的动机,这两种情感构成了关怀伦理的理论基础。 灾难报道具有仁爱之心,对社会公众和报道对象提供善良的服务,是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的必然选择。关怀伦理丰富的思想内涵构成了灾难报道的道德主导,是对新闻记者在报道中体现仁爱、仁慈、关切、奉献等关怀情感的最好指引,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引领。 本文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指出,新闻记者除坚守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外,还要以普遍的人性作为灾难报道的基本出发点,以恻隐同情作为灾难报道的基本精神,以推己及人作为灾难报道的核心;在恪守人本、尊重、情景、责任等关怀原则的前提下,以社会公德为基础,以职业道德为底线,不断地进行良心的涵养,是培养新闻记者关怀意识和关怀理念的有效途径。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2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 为灾难报道关爱生命提供原则规范
(二) 为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实现提供方法论规范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灾难新闻报道和关怀伦理的内涵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灾难报道的界定
(二) 关怀伦理的内涵
二、关怀伦理与灾难报道的关系
(一) 关怀伦理是灾难报道的思想指导
(二) 灾难报道是关怀伦理的适用对象
第二章 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缺失的表现
一、采访中关怀伦理的缺失
(一) 追求新闻实效,阻碍救灾救援进行
(二) 频繁采访伤者,造成二次伤害发生
(三) 扑捉现场惨烈,给受众带来不适感
二、编写中关怀伦理的缺失
(一) 添加娱乐化元素,炒作消费灾难事件
(二) 写作用语不规范,调侃灾难现象凸显
(三) 刊播死伤者照片,漠视人格造成侵犯
第三章 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实践基础
一、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实践环节
(一) 以普遍人性为心理基础
(二) 以恻隐同情为基本精神
(三) 以推己及人为核心内容
二、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实践原则
(一) 人本原则
(二) 尊重原则
(三) 责任原则
(四) 情景原则
第四章 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建设路径
一、以社会公德为基础
(一) 要加强社会公德的教育机制
(二) 要增强社会公德的约束机制
(三) 要健全社会公德的示范机制
二、记者要以职业道德为底线
(一) 热爱新闻,把职业当事业的远大追求
(二) 报道真相,坚守职业道德和从业良心
(三) 淡迫名利,提高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四) 遵守公德,弥补职业道德和品德缺陷
三、记者要以良心涵养为目标
(一) 要培育良好的心里品质
(二) 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 要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3959
【学位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2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 为灾难报道关爱生命提供原则规范
(二) 为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实现提供方法论规范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灾难新闻报道和关怀伦理的内涵
一、相关概念的解释
(一) 灾难报道的界定
(二) 关怀伦理的内涵
二、关怀伦理与灾难报道的关系
(一) 关怀伦理是灾难报道的思想指导
(二) 灾难报道是关怀伦理的适用对象
第二章 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缺失的表现
一、采访中关怀伦理的缺失
(一) 追求新闻实效,阻碍救灾救援进行
(二) 频繁采访伤者,造成二次伤害发生
(三) 扑捉现场惨烈,给受众带来不适感
二、编写中关怀伦理的缺失
(一) 添加娱乐化元素,炒作消费灾难事件
(二) 写作用语不规范,调侃灾难现象凸显
(三) 刊播死伤者照片,漠视人格造成侵犯
第三章 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实践基础
一、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实践环节
(一) 以普遍人性为心理基础
(二) 以恻隐同情为基本精神
(三) 以推己及人为核心内容
二、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实践原则
(一) 人本原则
(二) 尊重原则
(三) 责任原则
(四) 情景原则
第四章 灾难报道中关怀伦理的建设路径
一、以社会公德为基础
(一) 要加强社会公德的教育机制
(二) 要增强社会公德的约束机制
(三) 要健全社会公德的示范机制
二、记者要以职业道德为底线
(一) 热爱新闻,把职业当事业的远大追求
(二) 报道真相,坚守职业道德和从业良心
(三) 淡迫名利,提高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四) 遵守公德,弥补职业道德和品德缺陷
三、记者要以良心涵养为目标
(一) 要培育良好的心里品质
(二) 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 要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健夫;从媒体行为看新闻伦理[J];新闻通讯;2002年04期
2 刘建明;谣言的形成与控制[J];采.写.编;2003年03期
3 张凯兰;;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新闻职业道德[J];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4 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J];国际新闻界;1999年01期
5 赵勤,罗蔚;浅析当代伦理学的新理论:关怀伦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6 鄢明定;;新闻写作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剖析[J];理论导刊;2008年05期
7 谢耘耕;曹慎慎;;突发事件不同阶段的报道策略[J];新闻界;2009年04期
8 袁玲红;;关怀伦理与正义伦理的融通[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1期
9 唐宏伟;;从上海11·15火灾报道看媒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J];新闻实践;2011年01期
10 沈正赋;灾难新闻报道方法及其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从我国传媒对美国“9·11”事件报道谈起[J];声屏世界;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2853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5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