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国家宝藏》传播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0-11-10 02:14
在当前的电视媒介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中,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电视节目只有满足受众的需求,符合受众的期待才能被大众接受。这种理念与接受美学的核心思想相一致——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中心论”,注重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挥的主观和能动作用。《国家宝藏》作为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开拓了一条本土化自主创新的道路。它融合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以综艺的外壳、文化的内核、纪录片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不仅成功收获了受众好评,也给我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作和文化传播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节目的自身特色,从受众角度进行探索,分析其获得成功的原因,总结出相关经验:一、担当历史使命,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二、加强前期宣传,构建期待视野;三、坚守内容为王,注重形式创新;四、选择合适的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五、开发利用新技术,打造全新节目效果。以期为今后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探索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对接受美学理论的研究
二 对《国家宝藏》节目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国家宝藏》节目概述和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国家宝藏》节目概况
第二节 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
一 尧斯的期待视野
二 伊瑟尔的召唤结构
第二章 “期待视野”下《国家宝藏》期待构建分析
第一节 文化期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节 形式期待: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
第三节 人物期待:偶像效应对接专业与审美需求
第三章 “召唤结构”下《国家宝藏》的艺术表现分析
第一节 设置悬念,制造“空白”:增强受众想象力
第二节 视觉震撼,“否定”传统:打造“仪式感”
第三节 心理唤醒,情感升华:唤起爱国热情
第四章 《国家宝藏》问题分析以及传播策略探究
第一节 《国家宝藏》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 文物选择的代表性问题
二 对于文物的解读及演绎的准确性问题
三 固化模式产生审美疲劳
第二节 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策略
一 担当历史使命,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二 加强前期宣传,构建期待视野
三 坚守内容为王,注重形式创新
四 选择合适的节目主持人和嘉宾
五 开发利用新技术,打造全新节目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77313
【学位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2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外对接受美学理论的研究
二 对《国家宝藏》节目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国家宝藏》节目概述和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国家宝藏》节目概况
第二节 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
一 尧斯的期待视野
二 伊瑟尔的召唤结构
第二章 “期待视野”下《国家宝藏》期待构建分析
第一节 文化期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节 形式期待:演绎国宝的“前世今生”
第三节 人物期待:偶像效应对接专业与审美需求
第三章 “召唤结构”下《国家宝藏》的艺术表现分析
第一节 设置悬念,制造“空白”:增强受众想象力
第二节 视觉震撼,“否定”传统:打造“仪式感”
第三节 心理唤醒,情感升华:唤起爱国热情
第四章 《国家宝藏》问题分析以及传播策略探究
第一节 《国家宝藏》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 文物选择的代表性问题
二 对于文物的解读及演绎的准确性问题
三 固化模式产生审美疲劳
第二节 以《国家宝藏》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的传播策略
一 担当历史使命,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二 加强前期宣传,构建期待视野
三 坚守内容为王,注重形式创新
四 选择合适的节目主持人和嘉宾
五 开发利用新技术,打造全新节目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杰;;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成功要素分析[J];当代电视;2019年01期
2 杨静坤;;传播学视角下《国家宝藏》的创新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23期
3 蔡霞贝;;寻古语“前世今生” 探课程育人新路——借力《国家宝藏》盘活教材经典[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年08期
4 侯隽;;专访《国家宝藏》第二季主创团队:打破“第二季魔咒”,希望节目就像维密秀[J];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03期
5 金晨晨;;《国家宝藏》:传统文化与现代综艺的碰撞[J];戏剧之家;2018年20期
6 潘崎铭;王慧灵;;从《国家宝藏》看文博类品牌传播和文化传承[J];戏剧之家;2019年14期
7 邱子敏;;《国家宝藏》成功因素探微[J];传媒论坛;2019年08期
8 ;九大国家级博物馆27件文物珍品央视《国家宝藏》开播引观众热追[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年07期
9 王亚萍;;《国家宝藏》:历史与现实的全新表达[J];当代电视;2018年03期
10 陈子仪;;从《国家宝藏》热播谈如何用新方式讲好老故事[J];中国广播;201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帆;传统文化遇上年轻用户:《国家宝藏》在Bilibili网站的传播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夏妍;接受美学理论视域下《国家宝藏》传播策略探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谈雨婷;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小剧场的叙事分析[D];厦门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77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87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