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热点事件狂欢化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1:33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形态也在发生变迁。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认为媒介形态改变本身存在重大意义。2009年以来,微博以其强大的功能成为最受欢迎的媒介之一,在“众声喧哗”中催化着一个又一个热点事件的“狂欢”浪潮,同时亦加速改变着传播格局。随着微信等产品的替代性竞争,“微博热”存在降温趋势。然而,正因为此,微博的媒体功能更加清晰显现。不同于SNS以“人”为中心和BBS以“事件”为中心的特征,在热点事件中,微博往往以“人”为网络,进行事件型传播。在重塑了社会话语传播新秩序、构建和维系群体文化认同和构筑社会“安全阀”的同时,微博“狂欢”的一些负面效应也在呈现——语言暴力、谣言传播、舆论审判等,消极拟态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社会认知,并存在着转化为社会现实的风险。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将微博传播特性嵌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框架,来探讨微博作为一个“狂欢广场”,其自身所具有的“狂欢化”精神的载体特性。此外,结合新浪微博中热点事件,本文进行了个案分析,深入研究微博狂欢的具体呈现,将“微博狂欢”与现实、网络不同的狂欢形式作对比,并从四个方面分析狂欢的成因。最后,本文对微博热点事件狂欢化...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理论框架
1.2.1 狂欢理论
1.2.2 群体极化理论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狂欢理论视域下的“微博狂欢”
2.1 微博的“狂欢”特质
2.1.1 微博“狂欢”的时空特点
2.1.2 微博“狂欢”的新型关系
2.1.3 微博“狂欢”的笑与诙谐
2.2 微博狂欢化的表现
2.2.1 语言暴力
2.2.2 谣言传播
2.2.3 恶搞文化
2.2.4 舆论审判
2.3 微博“狂欢”与其他“狂欢”的对比
2.3.1 与现实狂欢形式对比
2.3.2 与其他网络狂欢形式对比
3 微博热点事件狂欢化的成因分析
3.1 后现代主义和娱乐化浪潮的影响
3.1.1 后现代主义下社会情绪的变化
3.1.2 泛娱乐化趋势下的集体狂欢
3.2 转型期精英话语权的缺位和平民话语权的崛起
3.2.1 精英话语权的缺位
3.2.2 平民话语权的崛起
3.3 微博的商业化倾向和舆论聚合效应
3.3.1 微博的商业化倾向
3.3.2 微博的舆论聚合效应
3.4 网络把关的困境和网络文明的缺失
3.4.1 网络把关的困境
3.4.2 网络文明的缺失
4 微博热点事件狂欢化背后的思索
4.1 重塑社会话语传播新秩序
4.2 构建与维系群体的文化认同
4.3 客观上构建社会“安全阀”
4.4 负面拟态环境影响社会认知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博意见领袖网络行为——“净网”前后的数据分析[J]. 吴英女,沈阳,周琴. 新闻记者. 2014(01)
[2]微博狂欢下的“娱乐至死”——对微博泛娱乐化的思考[J]. 尹召凯,谢鼎新. 新闻世界. 2013(12)
[3]被深化的后现代文化——微博的文化认同研究[J]. 陈华明,李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4]曹国伟为新浪微博商业化提速 社交广告有望成重要收入来源[J]. 杨一. IT时代周刊. 2012(11)
[5]人的解放与人的拘禁——对“网络狂欢”现象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 庞弘.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6]网络干预的动因及影响——从“刷票”和“躲猫猫”事件谈起[J]. 郑智斌,吴昊. 当代传播. 2009(03)
[7]网络恶搞:伪民主外衣下的集体狂欢[J]. 王虎. 理论与创作. 2006(06)
[8]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 胡春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J]. 赵雅文. 新闻知识. 2005(04)
[10]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J]. 赵世瑜. 中国社会科学. 1996(01)
硕士论文
[1]微博狂欢化现象及其成因探析[D]. 周晓霞.浙江大学 2013
[2]传播与文化视阈下的网络流行语[D]. 朱芸芝.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18196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和附表清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理论框架
1.2.1 狂欢理论
1.2.2 群体极化理论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狂欢理论视域下的“微博狂欢”
2.1 微博的“狂欢”特质
2.1.1 微博“狂欢”的时空特点
2.1.2 微博“狂欢”的新型关系
2.1.3 微博“狂欢”的笑与诙谐
2.2 微博狂欢化的表现
2.2.1 语言暴力
2.2.2 谣言传播
2.2.3 恶搞文化
2.2.4 舆论审判
2.3 微博“狂欢”与其他“狂欢”的对比
2.3.1 与现实狂欢形式对比
2.3.2 与其他网络狂欢形式对比
3 微博热点事件狂欢化的成因分析
3.1 后现代主义和娱乐化浪潮的影响
3.1.1 后现代主义下社会情绪的变化
3.1.2 泛娱乐化趋势下的集体狂欢
3.2 转型期精英话语权的缺位和平民话语权的崛起
3.2.1 精英话语权的缺位
3.2.2 平民话语权的崛起
3.3 微博的商业化倾向和舆论聚合效应
3.3.1 微博的商业化倾向
3.3.2 微博的舆论聚合效应
3.4 网络把关的困境和网络文明的缺失
3.4.1 网络把关的困境
3.4.2 网络文明的缺失
4 微博热点事件狂欢化背后的思索
4.1 重塑社会话语传播新秩序
4.2 构建与维系群体的文化认同
4.3 客观上构建社会“安全阀”
4.4 负面拟态环境影响社会认知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博意见领袖网络行为——“净网”前后的数据分析[J]. 吴英女,沈阳,周琴. 新闻记者. 2014(01)
[2]微博狂欢下的“娱乐至死”——对微博泛娱乐化的思考[J]. 尹召凯,谢鼎新. 新闻世界. 2013(12)
[3]被深化的后现代文化——微博的文化认同研究[J]. 陈华明,李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4]曹国伟为新浪微博商业化提速 社交广告有望成重要收入来源[J]. 杨一. IT时代周刊. 2012(11)
[5]人的解放与人的拘禁——对“网络狂欢”现象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 庞弘.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6]网络干预的动因及影响——从“刷票”和“躲猫猫”事件谈起[J]. 郑智斌,吴昊. 当代传播. 2009(03)
[7]网络恶搞:伪民主外衣下的集体狂欢[J]. 王虎. 理论与创作. 2006(06)
[8]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J]. 胡春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大众传媒媚俗化的成因及其遏制[J]. 赵雅文. 新闻知识. 2005(04)
[10]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J]. 赵世瑜. 中国社会科学. 1996(01)
硕士论文
[1]微博狂欢化现象及其成因探析[D]. 周晓霞.浙江大学 2013
[2]传播与文化视阈下的网络流行语[D]. 朱芸芝.湖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18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1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