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00:5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15-24岁青年学生报告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呈增长趋势,年度新增感染者在相应年度青年感染总人群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同时,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疫情也不断上升,2010-2016年以来广西新发现报告15-24岁的青少年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广西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结合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理论,开展以广西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相关信息获取情况调查,考察其防治健康信息获取情况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防治态度之间的关系,期望能探索高校学生群体的新媒体接触习惯和健康信息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优化策略,提高防治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广西高校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掌握和态度水平总体偏低,知识会显著影响其态度;学生获取相关防治信息的主动性不高,相比传统大众媒体更倾向从新媒体途径获取信息;此外,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缺乏互动性、延续性、针对性,不...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广西高校被调查学生男女比例分布
次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性别中超过5成样本为女性学生,占总人数的51.本的比例是48.57%?(参见图4-1)。从年龄来看,8成样本集中在“18-2526??
广西大学项士学位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髙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待播研究??龄段,“26-30岁”年龄段占10.35%,(参见图4-2)样本基本涉及到各个年龄段,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高校学生,新媒体使用程度相对较高,为主要的新媒体健康传播对??象。对于所就读的年级来讲,“本科”占比最高为47.58%,“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占比分别为31.42%,?20.25%?(参见图4-3)。??博士研究生,0.75%??硕士研究生专科,3142%??本科,47.58%??图4-3广西高校被调査学生学历比例分布??Fig.?4-3?Grade?proportion?distribution?of?college?students?surveyed?in?Guangxi??从本次调查样本的所就读院校类型分布来看,样本最多的就读于“综合类”院校,??共有126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防艾同伴教育如何长效全覆盖[J]. 罗宇飞,朱惠玲,袁雷鸣,李晓晖,丘岳军. 中国校医. 2018(06)
[2]大学生在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中获得艾滋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调查[J]. 刘锐,高皓宇,王楠. 职业与健康. 2018(12)
[3]长沙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现状调查[J]. 赵俊仕,贺健梅,陈曦,郑军,覃碧云,陈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18(06)
[4]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进行HIV/AIDS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初探[J]. 黄冰雪,张发东,戴江红,阿比旦·艾尼瓦尔,叶·叶克吉尔格力,蔡爱杰,田恬. 中国性科学. 2018(03)
[5]2010—2016年广西15~24岁新发现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吴秀玲,朱秋映,沈智勇,周信娟,陆于昕,黄精华,戚佳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02)
[6]广西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的建立及实施效果[J]. 葛宪民,唐振柱,李国坚,耿文奎,沈智勇,陆庆林,蓝光华,蓝文展,朱秋映,陈赤,刘伟,韦辉,张鸿满,吴兴华,马锐,周月姣,杨艳,陈怡,李润泉,王学燕,宫学林,陈欢欢,陆华湘,罗柳红,李剑军,朱金辉,黄玉满,刘帅凤,梁淑家,郑志刚,陈礼,韦舒琳. 广西医学. 2017(11)
[7]高校新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 梁志静,金晓燕,马琪,岳丽,申鸿.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05)
[8]在校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J]. 刘天军,黄少平,阚震,王更新,张曦月,王贺. 天津医药. 2017(09)
[9]我国高校艾滋病防控中面临的伦理争议[J]. 孙金铭,邓腊梅,吴文君,陈卫建,马艺珈.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07)
[10]中美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行为实证分析[J]. 叶芬梅,吴亚琼,赵群. 青年探索. 2017(03)
博士论文
[1]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瑛.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52328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广西高校被调查学生男女比例分布
次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性别中超过5成样本为女性学生,占总人数的51.本的比例是48.57%?(参见图4-1)。从年龄来看,8成样本集中在“18-2526??
广西大学项士学位论文?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髙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待播研究??龄段,“26-30岁”年龄段占10.35%,(参见图4-2)样本基本涉及到各个年龄段,大??多数是30岁以下的高校学生,新媒体使用程度相对较高,为主要的新媒体健康传播对??象。对于所就读的年级来讲,“本科”占比最高为47.58%,“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占比分别为31.42%,?20.25%?(参见图4-3)。??博士研究生,0.75%??硕士研究生专科,3142%??本科,47.58%??图4-3广西高校被调査学生学历比例分布??Fig.?4-3?Grade?proportion?distribution?of?college?students?surveyed?in?Guangxi??从本次调查样本的所就读院校类型分布来看,样本最多的就读于“综合类”院校,??共有126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防艾同伴教育如何长效全覆盖[J]. 罗宇飞,朱惠玲,袁雷鸣,李晓晖,丘岳军. 中国校医. 2018(06)
[2]大学生在新媒体及传统媒体中获得艾滋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调查[J]. 刘锐,高皓宇,王楠. 职业与健康. 2018(12)
[3]长沙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现状调查[J]. 赵俊仕,贺健梅,陈曦,郑军,覃碧云,陈洁. 实用预防医学. 2018(06)
[4]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进行HIV/AIDS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初探[J]. 黄冰雪,张发东,戴江红,阿比旦·艾尼瓦尔,叶·叶克吉尔格力,蔡爱杰,田恬. 中国性科学. 2018(03)
[5]2010—2016年广西15~24岁新发现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 吴秀玲,朱秋映,沈智勇,周信娟,陆于昕,黄精华,戚佳明.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8(02)
[6]广西艾滋病警示性宣传教育+综合防控干预创新模式的建立及实施效果[J]. 葛宪民,唐振柱,李国坚,耿文奎,沈智勇,陆庆林,蓝光华,蓝文展,朱秋映,陈赤,刘伟,韦辉,张鸿满,吴兴华,马锐,周月姣,杨艳,陈怡,李润泉,王学燕,宫学林,陈欢欢,陆华湘,罗柳红,李剑军,朱金辉,黄玉满,刘帅凤,梁淑家,郑志刚,陈礼,韦舒琳. 广西医学. 2017(11)
[7]高校新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 梁志静,金晓燕,马琪,岳丽,申鸿.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05)
[8]在校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J]. 刘天军,黄少平,阚震,王更新,张曦月,王贺. 天津医药. 2017(09)
[9]我国高校艾滋病防控中面临的伦理争议[J]. 孙金铭,邓腊梅,吴文君,陈卫建,马艺珈.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07)
[10]中美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行为实证分析[J]. 叶芬梅,吴亚琼,赵群. 青年探索. 2017(03)
博士论文
[1]互联网使用对个体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瑛.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52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5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