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快资讯”时代的“慢新闻”策划制作与主流价值观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15:21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为了提高新闻的时效性,“短平快”的稿件占据了报纸的主要版面;为了抢夺被新媒体大量分流的受众市场,民生新闻、街头新闻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暴力、血腥、低俗的新闻媚俗化问题。同时,新媒体的发展促使受众阅读和使用习惯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被打破,平民草根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加之传统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在当前媒介环境中社会责任的缺失,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美国《时代》周刊开始提出立足“慢新闻”制作起,我国媒体和学术界也开始将“快资讯”时代的“慢新闻”制作视作纸媒重拾自身优势,以深度对速度、以厚度抗广度、以观点塑价值的新方向。“慢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报道方式,目前还处于理念大于实践的阶段。本文首先从“慢新闻”策划制作提出的背景入手,立足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自身定位的模糊和社会责任的丧失,分析了“慢新闻”对重拾传统媒体优势,重新唤起社会主流价值观回归的必要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同时,通过对“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和“慢新闻”的对比分析,对“慢新闻...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快资讯”时代的“慢新闻”策划制作与主流价值观传播研究


新媒体及其外延

新媒体,传统媒体,差异对比


图 1.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差异对比传播手段方面,首先,新媒体凭借互联网的巨大优势,开启了全新的播机制,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性传播机制,构建与受众之间的双向,经典的拉斯韦尔“5W”模式中“谁(Who)→对谁(To whom)”的直线①被打破了,传者和受者在新媒体平台上随时发生着改变,同时,受者信息后的反馈和互动变得便捷,尤其是在微博上,评论功能让受众反实现了最大化,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将传播模式改变为“谁(Who) whom)”的双向传播;第二,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最大优势在于极强,这有赖于新媒体的实时性传播链条,简化了传统媒体新闻制作,尤化加工的过程,让信息可以随时随地的传播;第三,新媒体的隐蔽性名传播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传者的传播欲望,但也导致了新上信息缺乏严肃性、客观性的问题。传播内容方面,除了信息量上的差别,新媒体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随播内容。不同于传统媒体经过加过制作的传播内容,新媒体用户,尤

属性,事件,背景材料,心理需求


“知其所以然”的心理需求。深度报道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度报道要实现对重大新闻事件或是社会问题的背景揭示,为实、全面的背景材料,通过对客观事实的陈述解释事件因果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引起受众思考事件,对事件产生共鸣的深度报道从选题到制作的过程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快时代的慢传播[J]. 刘毅.  新闻研究导刊. 2012(09)
[2]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建议[J]. 汪斌.  科技与企业. 2012(16)
[3]深度报道是传统媒体的优势[J]. 王晓丹.  新闻传播. 2012(06)
[4]快时代与慢新闻[J]. 徐勤飞.  青年记者. 2012(06)
[5]全媒体背景下传媒和传媒人社会责任的缺失与重建[J]. 李文冰.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2(01)
[6]谨防新闻“负面报道”中的负面效应[J]. 吴丽娜.  华章. 2012 (01)
[7]调查性报道的产生与发展[J]. 秦俊.  新闻世界. 2011(08)
[8]奢侈品 慢新闻 创新力——传统媒体选题与发展的独特之道[J]. 傅剑锋.  中国记者. 2011(05)
[9]内容渠道皆为王——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战略[J]. 周必勇.  三江学院学报. 2010(03)
[10]微博虽“微”足值道尔——微博特性之浅析[J]. 刘丽清.  东南传播. 2009(11)

硕士论文
[1]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面临的困境及其应对[D]. 罗钰.江西财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71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2971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