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0 15:3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化逐渐形成,并对人类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与网络文化传播的过程有一定的关联性。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社会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努力与网络文化的传播之间应当有可以借鉴的积极经验。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更好更深入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为目标,探讨和研究网络文化传播与其之间的现实境况及实践路径。本研究的内容,在全面总结前人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展开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文化的传播现状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情况进行了简单回顾和梳理,并站在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与网络文化的普及和推广相结合的角度上,从对网络文化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结合的实现方式、现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的完善以及对相关实践细节的建议等三方面提出了具体观点。本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在网络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努力,既逃不开网络文化的影响,也离不开网络文化...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奠定了物质基础
1.1.2 党的建设伟大实践夯实了思想基础
1.1.3 践行科学发展观社会实践巩固了群众基础
1.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1.2.1 改进传播方式,实现“群众化、普及化”
1.2.2 推动理论创新,实现“合理化、科学化”
1.2.3 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人本化、社会化”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网络文化传播的时代要求
2.1 网络文化传播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要求
2.1.1 在网络文化传播中,丰富大众化的时代内涵
2.1.2 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明确大众化的任务目标
2.1.3 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扩大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2.1.4 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明晰大众化的归宿使命
2.2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关联
2.2.1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文品格的相通性
2.2.2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文使命的共同性
第三章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1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问题
3.1.1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大众化过程中遭遇多元文化冲突
3.1.2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大众化过程中遭遇主体角色缺失
3.1.3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大众化过程中遭遇个体意识张扬
3.2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困境
3.2.1 上层重视与下层忽视的反差
3.2.2 理性化诉求与情绪化表达的反差
3.2.3 积极关注与多向无序的反差
3.2.4 热情参与同无视责任的反差
第四章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
4.1 拓展红网阵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4.1.1 利用网络媒体技术,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影响力
4.1.2 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感染力
4.1.3 引领网络舆情态势,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洞察力
4.2 搭建网络平台,推进学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
4.2.1 构建学生学习网络,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渠道
4.2.2 重视师生交流网络,加强课外交往和思想互动
4.2.3 创新、丰富授课方式,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4.3 善用网络语境,重视语言艺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4.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因材施教
4.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谈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J]. 祝彦,肖淑娥.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3(02)
[2]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因材施教[J]. 袁东华. 中国电力教育. 2012(26)
[3]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J]. 江胜尧. 人民论坛. 2011(26)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J]. 解丹. 人民论坛. 2011(11)
[5]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J]. 张绍平,董朝霞. 理论与改革. 2011(02)
[6]简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辩证关系[J]. 王晓青.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7]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王煊,赵维. 人民论坛. 2010(29)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解析[J]. 阎国平,刘晓龙.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03)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李伟. 学理论. 2010(13)
[10]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点[J]. 朱潇潇,左皓劼.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03)
本文编号:3027592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
1.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奠定了物质基础
1.1.2 党的建设伟大实践夯实了思想基础
1.1.3 践行科学发展观社会实践巩固了群众基础
1.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1.2.1 改进传播方式,实现“群众化、普及化”
1.2.2 推动理论创新,实现“合理化、科学化”
1.2.3 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人本化、社会化”
第二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网络文化传播的时代要求
2.1 网络文化传播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要求
2.1.1 在网络文化传播中,丰富大众化的时代内涵
2.1.2 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明确大众化的任务目标
2.1.3 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扩大大众化的传播途径
2.1.4 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明晰大众化的归宿使命
2.2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关联
2.2.1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文品格的相通性
2.2.2 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文使命的共同性
第三章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3.1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问题
3.1.1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大众化过程中遭遇多元文化冲突
3.1.2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大众化过程中遭遇主体角色缺失
3.1.3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大众化过程中遭遇个体意识张扬
3.2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困境
3.2.1 上层重视与下层忽视的反差
3.2.2 理性化诉求与情绪化表达的反差
3.2.3 积极关注与多向无序的反差
3.2.4 热情参与同无视责任的反差
第四章 网络文化传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索
4.1 拓展红网阵地,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战斗力
4.1.1 利用网络媒体技术,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影响力
4.1.2 注重网络道德教育,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感染力
4.1.3 引领网络舆情态势,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洞察力
4.2 搭建网络平台,推进学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
4.2.1 构建学生学习网络,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渠道
4.2.2 重视师生交流网络,加强课外交往和思想互动
4.2.3 创新、丰富授课方式,理论密切联系实践
4.3 善用网络语境,重视语言艺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4.3.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因材施教
4.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谈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J]. 祝彦,肖淑娥.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3(02)
[2]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因材施教[J]. 袁东华. 中国电力教育. 2012(26)
[3]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J]. 江胜尧. 人民论坛. 2011(26)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J]. 解丹. 人民论坛. 2011(11)
[5]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J]. 张绍平,董朝霞. 理论与改革. 2011(02)
[6]简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辩证关系[J]. 王晓青.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7]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王煊,赵维. 人民论坛. 2010(29)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解析[J]. 阎国平,刘晓龙.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0(03)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李伟. 学理论. 2010(13)
[10]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言艺术特点[J]. 朱潇潇,左皓劼.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03)
本文编号:3027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27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