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下中国环境运动的社会认同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21-02-14 17:11
网络环境催生的具有全球性、互动性的新技术媒介崛起,为集体认同的形成提供了力量,从而掀起一系列以认同为基础的新社会运动。我国的环境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议题,因此在我国的新社会运动研究中,研究环境运动的比重也不断增加。目前针对环境运动当中认同机制的研究成果较少,且都是集中于环境抗争运动这一特殊类型。因此本研究拟对此研究状况进行突破,通过对内容和案例的分析,从全局化的角度来审视环境运动中的认同机制。本文首先在对环境运动按照运动发起者的角色不同进行类型划分的基础之上,分别探讨在政府主导下、民众自发组织下以及环保民间组织的主导下的三种类型的环境运动。其次,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过程梳理和认同机制分析,总结出这三类环境运动的认同机制的特点,以及在此过程中新媒体起到何种作用。在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中,政府和传统媒体的二元互动成为主流,而新媒体的缺位直接导致了公众话语权的缺失,并影响了环境运动社会性目标的完成情况;在民间环保组织主导的环境运动中,通过向上与政府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向下通过新媒体的力量凝聚更多公众参与,从而形成较为稳固的集体认同;而在民众主导的环境运动中,群体以相同的对抗目标而...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环境运动及认同理论的范畴界定
1.2.1 社会运动
1.2.2 环境运动
1.2.3 认同理论
1.3 .文献综述
1.3.1 环境运动的研究现状
1.3.2 认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与章节安排
1.4.1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1.4.2 章节安排
1.4.3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由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
2.1 政府主导下环境运动的基本定义
2.1.1 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含义概述
2.1.2 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的特点
2.2 中华环保世纪行运动过程简述
2.3 中华环保世纪行中认同过程的建构
2.3.1 信息起源及扩散
2.3.2 社会互动及认同形成
2.4 由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中认同机制的探析
第三章 由环保民间组织主导的环境运动
3.1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分类和运动特点
3.3 “拯救绿孔雀”运动的基本过程
3.4 “拯救绿孔雀”运动中认同过程的建构
3.4.1 信息起源及扩散
3.4.2 社会互动及认同形成
3.5 由环境NGO主导的环境运动中认同机制探析
第四章 由群众主导的环境运动
4.1 以群众为主体的环境运动的基本定义
4.1.1 群众发起环境运动的社会背景
4.1.2 群体环境运动的内涵与类型
4.2 四川什邡事件的过程分析
4.2.1 邻避运动的概念
4.2.2 事件回顾及原因分析
4.3 四川什邡事件中认同过程的建构
4.3.1 信息起源及扩散
4.3.2 社会互动及认同形成
4.4 由群众主导的环境抗争运动中认同机制探析
第五章 各类型环境运动中认同机制的转化
5.1 环境运动中不同认同机制的内在联系与转化
5.1.1 三种认同机制的纵向发展过程
5.1.2 三种认同机制的横向转化过程
5.1.3 认同机制及其互动过程中新媒体的作用
5.2 未来环境运动中认同机制的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环保运动的发展[J]. 牛婷婷. 法制与社会. 2017(01)
[2]中国绿色话语特色探究——以环境NGO为例[J]. 刘景芳. 新闻大学. 2016(05)
[3]社会化媒体传播中的主体性崛起与群体性认同[J]. 隋岩,常启云. 新闻记者. 2016(02)
[4]环保型邻避冲突事件发生机理及成因——基于四川什邡事件的分析[J]. 赵臻,欧书阳.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5(05)
[5]网络时代的感性意识形态传播和社会认同建构[J]. 宋辰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6]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对抗性话语再生产[J]. 陈龙.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11)
[7]试论网络认同的基本内涵、生成过程与价值[J]. 景星维,吴满意. 天府新论. 2014(05)
[8]网络社会运动中集体认同的建立与消解[J]. 涂怡弘. 东南传播. 2014(06)
[9]环境抗争的话语建构、选择与传承[J]. 周裕琼,蒋小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10]中国的环境抗争:一项文献研究[J]. 陈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PX及其后:新社会运动视域下中国网络环保行动研究[D]. 周海晏.复旦大学 2012
[2]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D]. 覃哲.复旦大学 2012
[3]红与绿——当代中国环保运动考察报告[D]. 颜敏.上海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网络社会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变迁研究[D]. 程悦.重庆大学 2015
[2]拐点背后:宁波反PX事件话语框架分析[D]. 张翼.西南大学 2014
[3]新媒体环境下环保运动动员机制[D]. 陈苗.复旦大学 2014
[4]网络迷群自我认同研究[D]. 张飞宇.大连理工大学 2013
[5]网络时代的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D]. 李冰清.吉林大学 2013
[6]环境运动中抗争性话语的建构、传播与社会影响[D]. 蒋小艳.深圳大学 2012
[7]我国大众传媒在环保传播中的角色研究[D]. 张丙霞.西南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33552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环境运动及认同理论的范畴界定
1.2.1 社会运动
1.2.2 环境运动
1.2.3 认同理论
1.3 .文献综述
1.3.1 环境运动的研究现状
1.3.2 认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1.4 选题意义与章节安排
1.4.1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1.4.2 章节安排
1.4.3 研究方法及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由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
2.1 政府主导下环境运动的基本定义
2.1.1 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含义概述
2.1.2 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的特点
2.2 中华环保世纪行运动过程简述
2.3 中华环保世纪行中认同过程的建构
2.3.1 信息起源及扩散
2.3.2 社会互动及认同形成
2.4 由政府主导的环境运动中认同机制的探析
第三章 由环保民间组织主导的环境运动
3.1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发展历程
3.2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分类和运动特点
3.3 “拯救绿孔雀”运动的基本过程
3.4 “拯救绿孔雀”运动中认同过程的建构
3.4.1 信息起源及扩散
3.4.2 社会互动及认同形成
3.5 由环境NGO主导的环境运动中认同机制探析
第四章 由群众主导的环境运动
4.1 以群众为主体的环境运动的基本定义
4.1.1 群众发起环境运动的社会背景
4.1.2 群体环境运动的内涵与类型
4.2 四川什邡事件的过程分析
4.2.1 邻避运动的概念
4.2.2 事件回顾及原因分析
4.3 四川什邡事件中认同过程的建构
4.3.1 信息起源及扩散
4.3.2 社会互动及认同形成
4.4 由群众主导的环境抗争运动中认同机制探析
第五章 各类型环境运动中认同机制的转化
5.1 环境运动中不同认同机制的内在联系与转化
5.1.1 三种认同机制的纵向发展过程
5.1.2 三种认同机制的横向转化过程
5.1.3 认同机制及其互动过程中新媒体的作用
5.2 未来环境运动中认同机制的发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环保运动的发展[J]. 牛婷婷. 法制与社会. 2017(01)
[2]中国绿色话语特色探究——以环境NGO为例[J]. 刘景芳. 新闻大学. 2016(05)
[3]社会化媒体传播中的主体性崛起与群体性认同[J]. 隋岩,常启云. 新闻记者. 2016(02)
[4]环保型邻避冲突事件发生机理及成因——基于四川什邡事件的分析[J]. 赵臻,欧书阳.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5(05)
[5]网络时代的感性意识形态传播和社会认同建构[J]. 宋辰婷.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6]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对抗性话语再生产[J]. 陈龙.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11)
[7]试论网络认同的基本内涵、生成过程与价值[J]. 景星维,吴满意. 天府新论. 2014(05)
[8]网络社会运动中集体认同的建立与消解[J]. 涂怡弘. 东南传播. 2014(06)
[9]环境抗争的话语建构、选择与传承[J]. 周裕琼,蒋小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10]中国的环境抗争:一项文献研究[J]. 陈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PX及其后:新社会运动视域下中国网络环保行动研究[D]. 周海晏.复旦大学 2012
[2]转型时期中国环境运动中的媒体角色研究[D]. 覃哲.复旦大学 2012
[3]红与绿——当代中国环保运动考察报告[D]. 颜敏.上海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网络社会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变迁研究[D]. 程悦.重庆大学 2015
[2]拐点背后:宁波反PX事件话语框架分析[D]. 张翼.西南大学 2014
[3]新媒体环境下环保运动动员机制[D]. 陈苗.复旦大学 2014
[4]网络迷群自我认同研究[D]. 张飞宇.大连理工大学 2013
[5]网络时代的缺场交往与社会认同[D]. 李冰清.吉林大学 2013
[6]环境运动中抗争性话语的建构、传播与社会影响[D]. 蒋小艳.深圳大学 2012
[7]我国大众传媒在环保传播中的角色研究[D]. 张丙霞.西南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33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3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