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事件的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基于两起案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18:17
古有孟子“以邻为壑”,今有国人“以邻避设施为壑”。近几年邻避冲突频发,对抗程度激烈,影响范围扩大,已成为国家和社会稳定的隐患。无论是各地“PX”冲突、什邡事件、启东事件还是余杭垃圾焚烧厂事件,在事发当时都引发了网上网下舆论轩然大波。其中新闻媒体是舆论波动的主要推手。作为社会中层组织的媒体,有着协调社会矛盾的职责,而网络发达和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又为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来引导舆论、协调矛盾提供了可能。了解邻避冲突事件的新闻报道框架,可以发现报道问题,改进报道方式,疏通官民沟通渠道,减少邻避冲突。本研究使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以大连“PX”事件与余杭垃圾焚烧厂事件在舆情爆发期内的新闻报道为对象,从媒体报道的选材范围、报道对象、报道模式、新闻配图、报道主题、报道倾向等方面探究媒体对这两起冲突事件的新闻框选和再现的过程,归纳出邻避冲突事件的一般报道框架特点:新闻选材多元,偏向权威;材料建构多消息与综合新闻;报道篇幅多短篇与中长篇幅;新闻配图少、重复率高,多为冲突现场图;报道倾向客观中立;报道模式多情节框架;报道对象多样;报道主题框架主要为“政府正面行动”和“事实呈现/事件进展”。通过案例分析发现,新闻...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西方对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
1.3.2 港台地区对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
1.3.3 大陆对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
1.3.4 邻避冲突媒体报道的研究
1.4 关键理论与概念阐释
1.4.1 框架理论
1.4.2 邻避冲突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数据来源
1.5.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类目建构
2.1 两起邻避冲突事件梗概
2.1.1 案例一:大连“PX”事件
2.1.2 案例二:余杭垃圾焚烧厂事件
2.2 研究思路与样本选择
2.2.1 研究思路
2.2.2 样本选择
2.3 类目建构
2.3.1 新闻来源
2.3.2 报道内容
2.3.3 报道形式
2.3.4 报道主题
2.4 研究框架
第三章 舆情爆发期两起邻避冲突事件新闻框架的关键变量
3.1 两起冲突事件报道的样本总量
3.2 两起冲突事件报道的新闻材料来源
3.2.1 新闻稿来源
3.2.2 消息来源
3.3 两起冲突事件报道的新闻呈现形式
3.3.1 报道类型
3.3.2 报道篇幅
3.3.3 新闻配图
3.3.4 报道时间
3.3.5 报道模式
3.4 两起冲突事件的新闻报道内容
3.4.1 报道对象
3.4.2 报道切入视角
3.4.3 报道倾向性
第四章 舆情爆发期两起邻避冲突事件的新闻主题框架
4.1 大连“PX”事件新闻报道主题框架
4.1.1 “政府正面应对”主题框架
4.1.2 “事件进展/事实呈现”主题框架
4.1.3 “是非判断”主题框架
4.1.4 “影响/归因”主题框架
4.2 余杭垃圾焚烧厂事件新闻报道主题框架
4.2.1 “政府反应/公关措施”主题框架
4.2.2 “事件进展/事实呈现”主题框架
4.2.3 “是非判断”主题框架
4.2.4 “专家学者对策建议”主题框架
4.3 媒体报道中关键词选择
4.3.1 港台媒体报道关键词选择
4.3.2 大陆媒体报道关键词选择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改进措施
5.1 舆情爆发期两起邻避冲突事件报道的框架特点比较
5.1.1 共同点
5.1.2 不同点
5.2 媒体对邻避冲突事件报道的一般框架特点
5.3 媒体对邻避冲突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3.1 加强对邻避冲突事件深入解读和分析
5.3.2 平衡各方消息来源,给出不同利益方的观点
5.3.3 加强连续报道
5.3.4 正视事实,问责官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邻避社会运动中都市媒介对集体认同的构建及其市场动因[J]. 覃哲. 文化与传播. 2013(06)
[2]邻避冲突的属性分析与治理之道——基于邻避研究综述的分析[J]. 王佃利,徐晴晴. 中国行政管理. 2012(12)
[3]邻避冲突的成因和缓解机制探讨[J]. 李玉娟,李林.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3)
[4]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报道的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J]. 曾凡斌.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3)
[5]新闻报道框架“梯次模型”[J]. 周琳. 东南传播. 2011(01)
[6]邓玉娇案的框架分析:网上公共舆论如何影响网下媒体报道[J]. 尹连根. 国际新闻界. 2010(09)
[7]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 孙彩芹. 国际新闻界. 2010(09)
[8]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J]. 陶鹏,童星.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8)
[9]受众对媒体的典型建构——对《华商报》关于“什锦八宝饭”报道的框架分析[J]. 李欣. 东南传播. 2010(01)
[10]“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J]. 何艳玲. 公共管理研究. 2006(00)
博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 李伟.中共中央党校 2013
[2]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D]. 赵路平.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青年报》2004-2013十年城管执法事件的报道研究[D]. 王念.兰州大学 2014
[2]邻避运动中媒体的功效研究[D]. 秦静.郑州大学 2014
[3]A市邻避冲突的治理研究[D]. 贾文.山东大学 2014
[4]框架与新闻文本之建构[D]. 李瑞芳.江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5641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西方对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
1.3.2 港台地区对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
1.3.3 大陆对新闻框架理论的研究
1.3.4 邻避冲突媒体报道的研究
1.4 关键理论与概念阐释
1.4.1 框架理论
1.4.2 邻避冲突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数据来源
1.5.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样本的选取与类目建构
2.1 两起邻避冲突事件梗概
2.1.1 案例一:大连“PX”事件
2.1.2 案例二:余杭垃圾焚烧厂事件
2.2 研究思路与样本选择
2.2.1 研究思路
2.2.2 样本选择
2.3 类目建构
2.3.1 新闻来源
2.3.2 报道内容
2.3.3 报道形式
2.3.4 报道主题
2.4 研究框架
第三章 舆情爆发期两起邻避冲突事件新闻框架的关键变量
3.1 两起冲突事件报道的样本总量
3.2 两起冲突事件报道的新闻材料来源
3.2.1 新闻稿来源
3.2.2 消息来源
3.3 两起冲突事件报道的新闻呈现形式
3.3.1 报道类型
3.3.2 报道篇幅
3.3.3 新闻配图
3.3.4 报道时间
3.3.5 报道模式
3.4 两起冲突事件的新闻报道内容
3.4.1 报道对象
3.4.2 报道切入视角
3.4.3 报道倾向性
第四章 舆情爆发期两起邻避冲突事件的新闻主题框架
4.1 大连“PX”事件新闻报道主题框架
4.1.1 “政府正面应对”主题框架
4.1.2 “事件进展/事实呈现”主题框架
4.1.3 “是非判断”主题框架
4.1.4 “影响/归因”主题框架
4.2 余杭垃圾焚烧厂事件新闻报道主题框架
4.2.1 “政府反应/公关措施”主题框架
4.2.2 “事件进展/事实呈现”主题框架
4.2.3 “是非判断”主题框架
4.2.4 “专家学者对策建议”主题框架
4.3 媒体报道中关键词选择
4.3.1 港台媒体报道关键词选择
4.3.2 大陆媒体报道关键词选择
第五章 研究发现与改进措施
5.1 舆情爆发期两起邻避冲突事件报道的框架特点比较
5.1.1 共同点
5.1.2 不同点
5.2 媒体对邻避冲突事件报道的一般框架特点
5.3 媒体对邻避冲突事件报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5.3.1 加强对邻避冲突事件深入解读和分析
5.3.2 平衡各方消息来源,给出不同利益方的观点
5.3.3 加强连续报道
5.3.4 正视事实,问责官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邻避社会运动中都市媒介对集体认同的构建及其市场动因[J]. 覃哲. 文化与传播. 2013(06)
[2]邻避冲突的属性分析与治理之道——基于邻避研究综述的分析[J]. 王佃利,徐晴晴. 中国行政管理. 2012(12)
[3]邻避冲突的成因和缓解机制探讨[J]. 李玉娟,李林.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13)
[4]群体性事件中的媒体报道的存在问题、成因与对策[J]. 曾凡斌. 科学经济社会. 2011(03)
[5]新闻报道框架“梯次模型”[J]. 周琳. 东南传播. 2011(01)
[6]邓玉娇案的框架分析:网上公共舆论如何影响网下媒体报道[J]. 尹连根. 国际新闻界. 2010(09)
[7]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 孙彩芹. 国际新闻界. 2010(09)
[8]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J]. 陶鹏,童星.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8)
[9]受众对媒体的典型建构——对《华商报》关于“什锦八宝饭”报道的框架分析[J]. 李欣. 东南传播. 2010(01)
[10]“邻避冲突”及其解决:基于一次城市集体抗争的分析[J]. 何艳玲. 公共管理研究. 2006(00)
博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 李伟.中共中央党校 2013
[2]公共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公众关系研究[D]. 赵路平.复旦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中国青年报》2004-2013十年城管执法事件的报道研究[D]. 王念.兰州大学 2014
[2]邻避运动中媒体的功效研究[D]. 秦静.郑州大学 2014
[3]A市邻避冲突的治理研究[D]. 贾文.山东大学 2014
[4]框架与新闻文本之建构[D]. 李瑞芳.江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5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65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