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的效果研究 ——以“萨德抵韩”事件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13 08:26
近年来,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因网民自发性的个体连结而产生共意动员的频率不断上升,这种在虚拟网络空间发生的共意动员同样对现实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社交媒体因其强大的信息聚合力和高度的互动性使动员信息快速广泛的传播,成为共意动员的强力催化剂。大学生是社交媒体的一大活跃用户群体,在很多热点事件中都成为社交媒体共意动员中的参与者。本文以“萨德抵韩”事件为例,结合社交媒体、动员理论等相关研究,使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从认知、态度、行为三个层面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认知来源的主要渠道,动员中的情绪变量是激发个体产生线上和线下参与行为的最稳定因素;线上虚拟参与行为是线下现实参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研究发现进一步分析可知社交媒体共意动员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共意动员中的参与行为能增强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线上参与行为成为大学生情绪疏导的重要渠道,线上线下共振效应能推动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但社交媒体共意动员同样可能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社交媒体信息接触中存在“信息茧房”造成大学生认知窄化,狂欢下的动员场景容易滋生大学生的极端情绪,并可能进一步引发无...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阐释
1.2.1 社交媒体
1.2.2 共意动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过程与特征分析
2.1 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成因
2.1.1 网络环境:去中心化与多元化
2.1.2 社交媒体:聚合力与分享性
2.1.3 大学生群体:活跃性与表达欲
2.2 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过程
2.2.1 在社交媒体中聚焦热点议题
2.2.2 在社交媒体中进行认知建构
2.2.3 在社交媒体中参与情感动员
2.2.4 在社交媒体中参与行动动员
2.3 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特征
2.3.1 自发性的连结行动
2.3.2 符号化的表达方式
2.3.3 虚拟性的群体认同
3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效果分析——以“萨德抵韩”为例
3.1 “萨德抵韩”事件中社交媒体共意动员概况
3.1.1 百度贴吧文本的内容分析
3.1.2 新浪微博文本的内容分析
3.2 “萨德抵韩”事件中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效果问卷调查
3.2.1 理论框架
3.2.2 问卷设计
3.2.3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3.3 “萨德抵韩”事件中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效果分析
3.3.1 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认知层面效果分析
3.3.2 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态度层面效果分析
3.3.3 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行为层面效果分析
4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的正负影响分析
4.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的积极影响
4.1.1 动员参与行为增强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
4.1.2 线上参与行为是大学生情绪疏导的重要渠道
4.1.3 线上线下共振效应推动大学生政治参与
4.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的消极影响
4.2.1 “信息茧房”造成大学生认知窄化
4.2.2 狂欢下的动员场景滋生极端情绪
4.2.3 无序的参与行为破坏公共秩序
5 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策略分析
5.1 加强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5.1.1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5.1.2 引导理性舆论走向
5.1.3 增加与大学生良性沟通
5.2 加强社交平台信息监管与疏导
5.2.1 强化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
5.2.2 加强信息内容监管与过滤
5.2.3 完善社交媒体信息平台建设
5.3 提升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
5.3.1 增强自身信息获取能力
5.3.2 警惕网络空间的非理性信息
5.3.3 增强公共领域的理性话语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青年爱国主义表达的新态势——以南海仲裁案为例[J]. 叶淑兰,杨启飞. 青年学报. 2017(01)
[2]“阿拉伯之春”中青年社交媒体参与及其启示[J]. 陈文胜.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1)
[3]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J]. 郭小安,杨绍婷. 国际新闻界. 2016(11)
[4]网络政治参与的功效性探讨——以“懒人行动主义”现象为例[J]. 徐迪. 江汉论坛. 2016(10)
[5]利益型群体性事件中的共意建构[J]. 胡仕林.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9)
[6]社交媒体的政治性应用——国外相关研究述评[J]. 陈文胜. 新闻记者. 2016(04)
[7]香港“占中”事件中当地大学生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J]. 熊仁国,唐丽雯,鲁玲悦. 视听. 2016(03)
[8]草根组织的虚拟动员结构:“中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联盟”新浪微博个案研究[J]. 陈先红,张凌. 国际新闻界. 2015(04)
[9]转型中国“共意性运动”中的媒介动员[J]. 易前良,程婕. 当代传播. 2014(01)
[10]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J]. 涂光晋,陈敏. 新闻界. 2013(02)
硕士论文
[1]社会运动的议题框架与动员策略[D]. 严诗瑶.重庆大学 2016
[2]悲情、愤怒、戏谑: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动员[D]. 黄鹤.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微博救助中的社会动员[D]. 马明新.安徽大学 2013
[4]社会化媒体在中美社会动员中的作用比较研究[D]. 田璐璐.内蒙古大学 2013
[5]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D]. 肖本立.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9887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键词阐释
1.2.1 社交媒体
1.2.2 共意动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过程与特征分析
2.1 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成因
2.1.1 网络环境:去中心化与多元化
2.1.2 社交媒体:聚合力与分享性
2.1.3 大学生群体:活跃性与表达欲
2.2 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过程
2.2.1 在社交媒体中聚焦热点议题
2.2.2 在社交媒体中进行认知建构
2.2.3 在社交媒体中参与情感动员
2.2.4 在社交媒体中参与行动动员
2.3 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特征
2.3.1 自发性的连结行动
2.3.2 符号化的表达方式
2.3.3 虚拟性的群体认同
3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效果分析——以“萨德抵韩”为例
3.1 “萨德抵韩”事件中社交媒体共意动员概况
3.1.1 百度贴吧文本的内容分析
3.1.2 新浪微博文本的内容分析
3.2 “萨德抵韩”事件中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效果问卷调查
3.2.1 理论框架
3.2.2 问卷设计
3.2.3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3.3 “萨德抵韩”事件中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效果分析
3.3.1 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认知层面效果分析
3.3.2 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态度层面效果分析
3.3.3 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行为层面效果分析
4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的正负影响分析
4.1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的积极影响
4.1.1 动员参与行为增强大学生的“共同体”意识
4.1.2 线上参与行为是大学生情绪疏导的重要渠道
4.1.3 线上线下共振效应推动大学生政治参与
4.2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共意动员的消极影响
4.2.1 “信息茧房”造成大学生认知窄化
4.2.2 狂欢下的动员场景滋生极端情绪
4.2.3 无序的参与行为破坏公共秩序
5 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交媒体共意动员的策略分析
5.1 加强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5.1.1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5.1.2 引导理性舆论走向
5.1.3 增加与大学生良性沟通
5.2 加强社交平台信息监管与疏导
5.2.1 强化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
5.2.2 加强信息内容监管与过滤
5.2.3 完善社交媒体信息平台建设
5.3 提升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
5.3.1 增强自身信息获取能力
5.3.2 警惕网络空间的非理性信息
5.3.3 增强公共领域的理性话语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青年爱国主义表达的新态势——以南海仲裁案为例[J]. 叶淑兰,杨启飞. 青年学报. 2017(01)
[2]“阿拉伯之春”中青年社交媒体参与及其启示[J]. 陈文胜. 当代青年研究. 2017(01)
[3]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中的米姆式传播与共意动员[J]. 郭小安,杨绍婷. 国际新闻界. 2016(11)
[4]网络政治参与的功效性探讨——以“懒人行动主义”现象为例[J]. 徐迪. 江汉论坛. 2016(10)
[5]利益型群体性事件中的共意建构[J]. 胡仕林. 广西社会科学. 2016(09)
[6]社交媒体的政治性应用——国外相关研究述评[J]. 陈文胜. 新闻记者. 2016(04)
[7]香港“占中”事件中当地大学生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J]. 熊仁国,唐丽雯,鲁玲悦. 视听. 2016(03)
[8]草根组织的虚拟动员结构:“中国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联盟”新浪微博个案研究[J]. 陈先红,张凌. 国际新闻界. 2015(04)
[9]转型中国“共意性运动”中的媒介动员[J]. 易前良,程婕. 当代传播. 2014(01)
[10]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网络动员机制研究[J]. 涂光晋,陈敏. 新闻界. 2013(02)
硕士论文
[1]社会运动的议题框架与动员策略[D]. 严诗瑶.重庆大学 2016
[2]悲情、愤怒、戏谑: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动员[D]. 黄鹤.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微博救助中的社会动员[D]. 马明新.安徽大学 2013
[4]社会化媒体在中美社会动员中的作用比较研究[D]. 田璐璐.内蒙古大学 2013
[5]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D]. 肖本立.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9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79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