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环境风险议题建构与互动研究 ——以“雾霾天气事件”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3 14:55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深入化发展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贝克所预言的“风险社会”。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承受着各种风险压力。而在这种高风险社会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也急剧突显。在各种风险之中,我国环境风险问题表现尤为突出,近几年各种环境风险问题频繁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给公众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使公众陷入恐慌的情绪之中,也扰乱了社会秩序,同时更是影响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也空前的提高。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并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而2013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环境问题成为了整个社会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现代社会,环境传播中以往政府“主导式”的风险治理模式,开始在慢慢的向政府与社会“合作式”的模式方向转变。而随着各主体的积极参与,它们之间,尤其是政府、媒体与公众三大主体之间的互动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因此,深入了解环境问题中各主体对环境风险议题理解的差异,以及在环境风险议题建构之中它们之间存在怎么...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环境风险议题建构与互动研究 ——以“雾霾天气事件”为例


雾霾天气事件全国城市关注度排行

公众,媒体,时间段,议题


球,PM2.5 引起热议。解决环境问题要迈出更大步伐,也要有耐心定力。 地方政府也在采取相应措施应对雾霾天气,降低公众的恐慌情绪。然而,政府的解释与行动并未成为公众议程的核心议题。相反的是,公众借助各种媒体平台:网络论坛、微博等积极主动的进行表达,建构起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在网络平台上,政府的一些言论与举措遭到民众的集体吐槽,雾霾天气也受到民众的娱乐式调侃。与此同时,媒介对雾霾的报道也在实时的跟进。一方面报道新闻事实,另一方面深入分析雾霾的成因、影响以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等。从多方面,多层次建构出了雾霾天气事件的媒介议题。借助“百度指数”这一以网民行为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分享平台,以“雾霾”为关键词,以 2013 年 1 月至 2013 年 3 月为时间段,进行搜索,得出以下数据统计表:

议题,消息来源,媒体,公众


图 2.1 媒体议题的消息来源分布三、 大众-公众议题的特点相对于政府和媒体在议题建构方面的优势地位,公众则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但是这种弱势地位并没有使公众对政府或媒体建构的议题形成过度依赖,从而使公众的风险判断受到左右。公众的媒介素养不断提升,参与欲望的不断增强,以及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促使了公众积极发出自己的声音。在环境风险议题的建构过程之中,公众通过网络平台积极主动的参与议题的建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再被动的接受政府或媒体所建构的议题。对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环境风险议题则更是如此。针对雾霾天气事件,公众所建构的议题则有着与政府议题、媒体议题不同的特点。(一) 公众议题的主题特点表 2.5 公众议题的主题特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方都市报》H7N9报道特色及成因研究[J]. 汪金萍.  青年记者. 2013(26)
[2]从“反向运动”视角探析环境传播中的社会力量[J]. 范松楠.  当代传播. 2013(03)
[3]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其法律层面应对状况与操作层面政策建议[J]. 杨小阳,白志鹏.  中国能源. 2013(04)
[4]我国新闻媒体雾霾天气报道的经验及启示[J]. 郑保卫,张峡.  新闻爱好者. 2013(04)
[5]从喧哗到沉寂:公共议题的媒介呈现与演变——以“归真堂”事件为例[J]. 李兰.  东南传播. 2013(03)
[6]风险沟通的传播互动视角[J]. 刘丽群,仇玲.  前沿. 2013(06)
[7]“美丽中国”与媒体责任——从有关PM2.5的报道谈起[J]. 程曼丽.  新闻与写作. 2013(02)
[8]数字时代下的社会舆论导向控制研究[J]. 程利娜.  编辑之友. 2012(10)
[9]中西比较视域下的环境新闻传播研究——基于对CNKI和EBSCO-CMCC文献的分析[J]. 唐佳梅.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10)
[10]大众传媒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分析[J]. 李洁.  新闻知识. 2012(10)

博士论文
[1]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D]. 卞清.复旦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环境传播中的大众传媒研究[D]. 韩业庭.兰州大学 2011
[2]创建“世界风险社会”背景下环境传播的公共新闻模式[D]. 郑和顺.重庆大学 2011
[3]《人民日报》与人民网中日论坛的日常议题之相关性研究[D]. 肖雲.华中科技大学 2008
[4]建构绿色的公共舆论空间[D]. 王莉丽.清华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95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095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d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