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报道分析及形象建构研究 ——以慧科新闻数据库2013至2018年的报道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13 02:36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推进,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已经不可小觑。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使得教育对外开放在“一带一路”共建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及全局性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来华留学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来华留学生群体既代表着自身,也代表着我国国际教育的成效,而很多人对来华留学生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媒体报道,因此对来华留学生报道的分析以及媒介报道所建构的来华留学生形象尤为重要。学术界关于来华留学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文化适应、现状调查分析、汉语学习层面,关于来华留学生媒介形象方面比较欠缺,对来华留学生报道分析研究还没有呈现。本文立足于慧科新闻数据库中国大陆所有报纸,包含日报、早报、晚报、都市报关于来华留学生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检索2013年9月至2018年12月31日的报道,删去重复、无关主题的报道,得出577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传播学框架理论研究来华留学生新闻报道的特点,分析所呈现的媒介形象。分析得出,报道数量随着年份推移,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报道关注的主要...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报道分析及形象建构研究 ——以慧科新闻数据库2013至2018年的报道为例


图3-2有关来华留学生新闻报道数量折线图,可以清晰看出随着年份的??往后推进,有关来华留学生新闻报道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来华留学生,高校,占比,政府部门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4来华留学生报道的消息来源统计??350??300?穿:f??250?H??200??iso??100??Q?國圖圓圓?mm?圓.XKMtM*?---.--丨…??高十乂取教师H?会议包括教??、学生和工故'*1!^]、止、:^5止H2子育类峰会、其他??作人员?Bri?^?伯专豕?论坛??醺新闻来源?500?1S8?29?40?47?3??■I?占比(%>?52?27?5?7?8?1??鑛新闻来源靈占比(%.)??从图3_4可以看出,有关来华留学生报道新闻来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层面,包??括高校或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其中有300篇,占比52%;其次是来自政府部门、??官员方面的消息,有158篇报道,占比27%;位于第三位的是会议层面,包括教育??类峰会、论坛。通过统计得出,整体的报道消息来源倾向于主要来自于高校层面,??来华留学生本人以及学校内的教师和工作人员是来华留学生最起初接触的人群,??消息源较为可靠。消息来源于政府部门、官员传达出有关来华留学生的最新相关??政策,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这一类报道也成为新闻媒体的主导之??〇??如2014年2月7日《陕西日报》报道的《西北农林科大为哈萨克斯坦培训农??牧人才》指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一次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为哈方培养农业科??技人才。首次来西北农林大学获得哈萨克斯坦总统资助的12名学员结朿了三个月??的进修学习。?2015年9月12日《深圳商报》报道的《深大留学生突破千人

新闻报道,来华留学生,文化交流,相关政策


21.5%;其次报道主题为来华留学生发展概况及规模,频数为116,占比10.4%;位??于第三、第四、第五的报道主题分别为文化交流、感知实践活动,来华留学生案??例报道,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解读。(见下图3-7)统计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报道,??主要围绕高校发展规划、来华留学生发展概况及规模以及文化交流、感知实践活??动展开。??2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框架理论视域下《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2013-2017年“一带一路”报道为例[J]. 赵艺扬.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5)
[2]“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高等教育来华留学生变化趋势研究——基于2001-2015年统计数据的分析[J]. 陈丽,伊莉曼·艾孜买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3]“剩女”媒介形象是反映现实还是人为建构?——新浪网2011-2015年“剩女”报道研究[J]. 董天策,王慧超.  新闻界. 2017(11)
[4]媒体国家形象塑造效果及策略分析——以Facebook中的央视网CCTV全球页账号为例[J]. 刘煦尧,许静.  对外传播. 2017(01)
[5]“一带一路”战略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基于2004-2014的数据分析[J]. 郑刚,马乐.  教育与经济. 2016(04)
[6]弱势群体的媒介形象——以“城市畸零人”农民工为例[J]. 詹小路,李欣.  当代传播. 2012(06)

硕士论文
[1]老年群体网络媒介形象研究[D]. 张金香.郑州大学 2018
[2]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呈现研究(2004-2016)[D]. 任道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女司机网络媒介形象研究[D]. 董萌.广西大学 2017
[4]来华阿拉伯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研究[D]. Sandra Ahmed El-said Abbas Ibrahim(兰萍).河北大学 2017
[5]土耳其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D]. KESKIN MESUT(米苏特).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6]山西新闻网山西形象建构研究[D]. 张文星.河北大学 2017
[7]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过程研究[D]. 任俞姣.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7
[8]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印象与其传播渠道使用的关系研究[D]. 赵晓艺.厦门大学 2017
[9]云南大学硕士留学生学习收获现状的调查研究[D]. 刘芙牡.云南大学 2016
[10]来华美国留学生汉语学习态度探究[D]. 付晓琳.中央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34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34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