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对粉丝消费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22:28
粉丝在互联网时代演变成“大粉丝”概念,粉丝成员由非主流的局部追星族延伸到社会的普通用户,他们通过订阅、转发和互动等积极参与到偶像明星的生活中和产品服务的改进中,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情感认同基础上的粉丝消费也因粉丝规模的扩大和购买力的提高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传播作为一个过程,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粉丝消费产生巨大的作用。商业机构、意见领袖和粉丝个体三元传播主体通过有针对性的制造和传递信息,引领粉丝消费的方向;正面、常规和负面信息为粉丝消费营造了氛围;大众传播、群体传播和个体传播渠道确保了信息的高频有效到达,多向拉动粉丝消费;忠实的追随者、有目的的意见搜寻者和无意识的信息浏览者各类受众积极购买商品,成为粉丝消费的主力,传播各要素在粉丝消费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传播各要素不是独立影响粉丝消费的,它们相互联系和制约,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粉丝消费,促进粉丝消费的有序进行。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三元传播主体引领粉丝消费的方向
1.1 作为粉丝消费幕后推手的商业机构
1.1.1 有针对性的制造粉丝需要的内容
1.1.2 大规模重复性投放提升信息到达率
1.2 作为粉丝消费营销新手段的意见领袖
1.2.1 降低粉丝信息筛选成本
1.2.2 引导粉丝消费走向
1.3 作为粉丝消费长尾效应的粉丝个体
1.3.1 突破小范围圈层限制
1.3.2 延长整个传播链条
第2章 海量信息营造粉丝消费的氛围
2.1 触发消费行为的正面信息
2.1.1 提高偶像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1.2 利用情感关系圈粉吸金
2.2 稳定粉丝的常规信息
2.2.1 提升新加入粉丝的留存率
2.2.2 增加原有粉丝的认同感
2.3 快速引导流量的负面信息
2.3.1 转换消费行为
2.3.2 弥补产品服务缺陷
第3章 丰富的渠道确保粉丝消费的多向拉动
3.1 精准的个体传播渠道
3.1.1 加深小众传播的区域感召力
3.1.2 强化人际传播的共情效果
3.2 集中的群体传播渠道
3.2.1 线上导流量
3.2.2 线下做维护
3.3 广泛的大众传播渠道
3.3.1 传统渠道推动粉丝高频接触
3.3.2 网络传播扩大影响人群
第4章 庞大的受众群体成为粉丝消费的主力骨干
4.1 主动接收信息的忠实追随者
4.1.1 直接进行狂热消费
4.1.2 习惯性消费
4.1.3 劝说他人消费
4.2 有目的查找信息的搜寻意见者
4.2.1 形成潜在消费
4.2.2 连续稳定消费
4.3 无意识被动接收信息的无意浏览者
4.3.1 冲动性消费
4.3.2 后期购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网络正面信息传播及仿真研究——基于三方博弈视角[J]. 宾宁,王鈺. 现代情报. 2017(11)
[2]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J]. 刘跃,夏麒惠,彭艳. 商业经济研究. 2017(21)
[3]“粉丝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研究[J]. 刘建梅,王印,汤丽珍,汪喆倩. 中国市场. 2017(31)
[4]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基于归因偏差与公正世界信念理论[J]. 李爱国,毛冰洁,赵胜男. 企业经济. 2017(07)
[5]浅析媒介生态环境下报媒“两微一端”的盈利模式[J]. 郭梦珂.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1)
[6]探析“新闻哥”粉丝运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王洋. 视听. 2017(03)
[7]多媒体网络负面信息分类方法研究与仿真[J]. 令狐新荣. 计算机仿真. 2016(08)
[8]粉丝消费与粉丝经济的建构[J]. 李康化. 河南社会科学. 2016(07)
[9]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J]. 杨玲. 中国青年研究. 2015(11)
[10]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 林小桢. 时代金融. 2015(03)
硕士论文
[1]负面在线评论的比例及其补救措施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 王丽平.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国内社会化网络中粉丝经济的传播研究[D]. 高森宇.湖南大学 2016
[3]针对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盲目追星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王淑清.安徽师范大学 2016
[4]粉丝商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李梓菡.暨南大学 2014
[5]传播媒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 鲁婉莹.河南大学 2011
[6]第三方支付公司与其他商业机构合作双赢模式研究[D]. 马志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7]基于用户需求的社交网站公共主页服务的交互流程设计[D]. 马静妍.湖南大学 2010
[8]口碑传播营销应用实证研究[D]. 王婷.西南财经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78137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三元传播主体引领粉丝消费的方向
1.1 作为粉丝消费幕后推手的商业机构
1.1.1 有针对性的制造粉丝需要的内容
1.1.2 大规模重复性投放提升信息到达率
1.2 作为粉丝消费营销新手段的意见领袖
1.2.1 降低粉丝信息筛选成本
1.2.2 引导粉丝消费走向
1.3 作为粉丝消费长尾效应的粉丝个体
1.3.1 突破小范围圈层限制
1.3.2 延长整个传播链条
第2章 海量信息营造粉丝消费的氛围
2.1 触发消费行为的正面信息
2.1.1 提高偶像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1.2 利用情感关系圈粉吸金
2.2 稳定粉丝的常规信息
2.2.1 提升新加入粉丝的留存率
2.2.2 增加原有粉丝的认同感
2.3 快速引导流量的负面信息
2.3.1 转换消费行为
2.3.2 弥补产品服务缺陷
第3章 丰富的渠道确保粉丝消费的多向拉动
3.1 精准的个体传播渠道
3.1.1 加深小众传播的区域感召力
3.1.2 强化人际传播的共情效果
3.2 集中的群体传播渠道
3.2.1 线上导流量
3.2.2 线下做维护
3.3 广泛的大众传播渠道
3.3.1 传统渠道推动粉丝高频接触
3.3.2 网络传播扩大影响人群
第4章 庞大的受众群体成为粉丝消费的主力骨干
4.1 主动接收信息的忠实追随者
4.1.1 直接进行狂热消费
4.1.2 习惯性消费
4.1.3 劝说他人消费
4.2 有目的查找信息的搜寻意见者
4.2.1 形成潜在消费
4.2.2 连续稳定消费
4.3 无意识被动接收信息的无意浏览者
4.3.1 冲动性消费
4.3.2 后期购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网络正面信息传播及仿真研究——基于三方博弈视角[J]. 宾宁,王鈺. 现代情报. 2017(11)
[2]新媒体环境下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J]. 刘跃,夏麒惠,彭艳. 商业经济研究. 2017(21)
[3]“粉丝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研究[J]. 刘建梅,王印,汤丽珍,汪喆倩. 中国市场. 2017(31)
[4]品牌代言人负面消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基于归因偏差与公正世界信念理论[J]. 李爱国,毛冰洁,赵胜男. 企业经济. 2017(07)
[5]浅析媒介生态环境下报媒“两微一端”的盈利模式[J]. 郭梦珂. 新闻研究导刊. 2017(11)
[6]探析“新闻哥”粉丝运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王洋. 视听. 2017(03)
[7]多媒体网络负面信息分类方法研究与仿真[J]. 令狐新荣. 计算机仿真. 2016(08)
[8]粉丝消费与粉丝经济的建构[J]. 李康化. 河南社会科学. 2016(07)
[9]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J]. 杨玲. 中国青年研究. 2015(11)
[10]浅析粉丝经济的发展[J]. 林小桢. 时代金融. 2015(03)
硕士论文
[1]负面在线评论的比例及其补救措施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 王丽平.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国内社会化网络中粉丝经济的传播研究[D]. 高森宇.湖南大学 2016
[3]针对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盲目追星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王淑清.安徽师范大学 2016
[4]粉丝商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李梓菡.暨南大学 2014
[5]传播媒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D]. 鲁婉莹.河南大学 2011
[6]第三方支付公司与其他商业机构合作双赢模式研究[D]. 马志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7]基于用户需求的社交网站公共主页服务的交互流程设计[D]. 马静妍.湖南大学 2010
[8]口碑传播营销应用实证研究[D]. 王婷.西南财经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78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78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