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地方政府管理网络舆情对策研究 ——以宁河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9 03:21
  作为影响广泛的新兴媒体,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传播信息的方式。互联网作为社会意见的源头之一,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正确应对互联网舆情已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作为接触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基层政府,这项工作更是一个新的挑战。本论文通过研究文献、统计数据、归纳总结、研究案例,以宁河县为例,对基层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宁河县在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探索和有效经验,分析宁河县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背景、管理理念、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究原因,立足宁河实际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健全机制、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强化引导能力、改善网络舆情环境等途径,宁河县可以实现对网络舆情更加有效的管理。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
    2.1 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2.1.1 网络舆情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分类
        2.1.2 网络舆情的形成
        2.1.3 网络舆情的表现与传播途径
        2.1.4 网络舆情发展的影响要素
        2.1.5 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生命周期
    2.2 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2.2.1 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的概念
        2.2.2 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的方针和原则
        2.2.3 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的主要对象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地方政府管理网络舆情现状
    3.1 天津市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情况
        3.1.1 天津市地方政府管理网络舆情机构建设
        3.1.2 天津市地方政务网站运行情况
        3.1.3 天津市政务微博运行情况
        3.1.4 近年来涉津负面网络舆情应对情况
    3.2 涉及宁河县网络舆情的特点
        3.2.1 网络舆情话题是宁河现实社会的反映和延伸
        3.2.2 网络舆情热点话题较为集中
        3.2.3 网络舆情并非总是理性
        3.2.4 部分网络舆情被刻意操纵或利用
    3.3 宁河县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3.3.1 宁河县网络舆情管理部门
        3.3.2 宁河县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3.3.3 宁河县网评员队伍建设情况
    3.4 宁河县管理网络舆情进行的有益探索
        3.4.1 政府积极触网,引导网络舆情
        3.4.2 构建工作机制,规范舆情管理
        3.4.3 注重舆情研判,强化迅速反应
        3.4.4 加强各方联系,形成管控合力
        3.4.5 注重正面宣传,抢占舆情阵地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宁河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宁河县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问题
        4.1.1 网络舆情引导功能不突出
        4.1.2 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经验不足
        4.1.3 事件处置与舆情应对有脱节
        4.1.4 部门间配合存在空白点
        4.1.5 网络舆情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
    4.2 网络舆情管理中问题的原因
        4.2.1 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准备不足
        4.2.2 网络舆情管理意识存在错位
        4.2.3 网络舆情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4.2.4 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4.2.5 政府现行机构体制和法制建设制约
    4.3 国内地方政府管理网络舆情成功经验
        4.3.1 国内网络舆情管理部分典型案例
        4.3.2 典型案例成功经验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完善宁河县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措施
    5.1 提高网络舆情管理专业化程度
        5.1.1 应用专业软件提高舆情监测效率
        5.1.2 成立专门舆情监管机构
        5.1.3 培育网络舆情监管专业队伍
    5.2 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5.2.1 发挥政务网站、政务微博的引导作用
        5.2.2 培育官方网络“意见领袖”
        5.2.3 整合扩大网络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5.3 着力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能力
        5.3.1 提高领导干部学习应对能力
        5.3.2 完善网络舆论体系建设
        5.3.3 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5.3.4 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5.4 营造和谐舆论环境
        5.4.1 畅通群众诉求监督渠道
        5.4.2 切实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
        5.4.3 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5.4.4 加大对不正当网络言论打击力度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务系统“微信风”已经蔚然成形[J]. 庞胡瑞,单学刚.  人民论坛. 2013(22)
[2]微信与微传播[J]. 王瑶.  传媒观察. 2013(02)
[3]博客舆情的传播社会学分析[J]. 方金友,常松.  学术界. 2012(06)
[4]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 窦宝国.  武汉学刊. 2012(01)
[5]政府网络舆情能力的时代意涵[J]. 易新涛,宋恒毅.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1(06)
[6]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J]. 梅松.  电子政务. 2011(06)
[7]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原理及集群决策研究[J]. 谢科范,赵湜,陈刚,蔡文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8]从地方网络论坛舆情生成看网络问政的新模式[J]. 周敏,王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7)
[9]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 谈国新,方一.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3)
[10]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J]. 顾明毅,周忍伟.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05)

硕士论文
[1]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牛芳.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贾玲.湘潭大学 2012
[3]政府网络舆情监管研究[D]. 张乐.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对策研究[D]. 向妮娅.北京邮电大学 2012
[5]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研究[D]. 刘松旺.合肥工业大学 2012
[6]山东省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D]. 齐冬.山东大学 2009
[7]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与政府治理模式变迁研究[D]. 刘良.郑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5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195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