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头版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2001-2013)
发布时间:2021-06-07 17:59
公众可以通过媒体形成对一国的印象,同时国家形象也可以通过媒体的渠道呈现。因此,媒体对一国新闻事件的报道直接影响其受众对该国形象的认识,媒体有塑造国家形象的作用。美国主流媒体因其较高的国际地位、丰富的传播经验以及专业的报道团队,其呈现的中国形象对受众认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纽约时报》作为一份享有“档案记录报”美誉的百年大报,其对中国的报道在美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起着塑造中国形象的作用。因此,将它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把握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形象,以及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升我国形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新闻选择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内容分析法,重点研究《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考察中国国家形象在《纽约时报》上的呈现情况。笔者将研究起点设为2001年,以2001年到2013年这13年中《纽约时报》头版的中国报道作为样本,在定量与定性的基础上,不仅对其报道数量变化、倾向性变化、报道议题变化以及消息来源的选择偏好进行梳理,还着重分析《纽约时报》在13年里中国报道变化的趋势。并且,笔者发现《纽约时报》头版对中国的报道题材虽然广泛,但报道侧重点明显;对中国的新闻报...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1-2013年《纽约时报》头版中国报道分布情况??
2001年至2013年《纽约时报》头版中国报道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中,报道数据具体表现在,政治类报道有224篇,经济类207篇,社会类224??篇,文化类54篇。通过图2可以发现,政治类与社会类报道数量最多,其次是??经济类,三者报道总量平分天下,可以反映出《纽约时报》头版注重平衡多方报??道,政治、经济、社会占主流,但对中国的文化方面报道关注并不高,文化类报??道量比重最低。??"0?"Im?m???200?-?「1?--??150?-?—??,?>??100?-?‘??_?、??'。[_[_?11??0?■■■?????政治类?经济类?社会类?文化类??■《纽约时报》中国报道分类??图2?:《纽约时报》报道量的领域分布??随着中国国家影响力的提高,中美关系一直是媒体的重要议题,而《纽约时??报》一直是以其政治严肃性而闻名,因此在政治领域,中国官员升迁,中美外交,??中国军事都是《纽约时报》报道的重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并且中美作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代表国
图3:《纽约时报》报道总体倾向性??发现,《纽约时报》头版的中国报道,“消极”倾向的报道占47.8%,“中立”报道有283篇,占39.9%,“积极”倾向87篇,占12.3%。??,《纽约时报》头版的中国报道,其整体偏向消极态度,而重不高。在某些方面,例如中国法制、人权、环境等问题,显。??《纽约时报》头版对中国的政治报道??领域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领域,是“硬新闻”的重要部分份十分注重国际新闻的美国主流报纸,其对中国政治类报道通过对其政治领域报道的整理分析,了解《纽约时报》对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跨文化传播的“桥”还是“沟”?——第6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 单波,肖珺. 国际学术动态. 2012(05)
[2]《纽约时报》的专业主义与价值偏见——以“7·5”事件报道为例[J]. 戴元光,倪琳,孙健. 当代传播. 2010(01)
[3]驻华外国记者的报道理念与模式[J]. 瞿旭晟,张志安. 新闻实践. 2009(11)
[4]西方媒体报道与中国形象塑造[J]. 靖鸣,袁志红. 当代传播. 2007(02)
[5]“妖魔化”与《纽约时报》对华报道[J]. 王蔚,屈涛. 前沿. 2007(02)
[6]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国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以英国《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为分析样本[J]. 张咏华,殷玉倩. 新闻记者. 2006(08)
[7]《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 辛斌.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3)
[8]如何客观看待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SARS的报道?[J]. 黄鹂.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3(03)
[9]“跨国跨文化传播”笔谈[J]. 秦志希,单波,王瀚东,夏倩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3)
[10]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J]. 程曼丽. 国际新闻界. 2002(04)
硕士论文
[1]《纽约时报》镜像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D]. 丁艳丽.中央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7036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01-2013年《纽约时报》头版中国报道分布情况??
2001年至2013年《纽约时报》头版中国报道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中,报道数据具体表现在,政治类报道有224篇,经济类207篇,社会类224??篇,文化类54篇。通过图2可以发现,政治类与社会类报道数量最多,其次是??经济类,三者报道总量平分天下,可以反映出《纽约时报》头版注重平衡多方报??道,政治、经济、社会占主流,但对中国的文化方面报道关注并不高,文化类报??道量比重最低。??"0?"Im?m???200?-?「1?--??150?-?—??,?>??100?-?‘??_?、??'。[_[_?11??0?■■■?????政治类?经济类?社会类?文化类??■《纽约时报》中国报道分类??图2?:《纽约时报》报道量的领域分布??随着中国国家影响力的提高,中美关系一直是媒体的重要议题,而《纽约时??报》一直是以其政治严肃性而闻名,因此在政治领域,中国官员升迁,中美外交,??中国军事都是《纽约时报》报道的重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并且中美作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代表国
图3:《纽约时报》报道总体倾向性??发现,《纽约时报》头版的中国报道,“消极”倾向的报道占47.8%,“中立”报道有283篇,占39.9%,“积极”倾向87篇,占12.3%。??,《纽约时报》头版的中国报道,其整体偏向消极态度,而重不高。在某些方面,例如中国法制、人权、环境等问题,显。??《纽约时报》头版对中国的政治报道??领域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领域,是“硬新闻”的重要部分份十分注重国际新闻的美国主流报纸,其对中国政治类报道通过对其政治领域报道的整理分析,了解《纽约时报》对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跨文化传播的“桥”还是“沟”?——第6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 单波,肖珺. 国际学术动态. 2012(05)
[2]《纽约时报》的专业主义与价值偏见——以“7·5”事件报道为例[J]. 戴元光,倪琳,孙健. 当代传播. 2010(01)
[3]驻华外国记者的报道理念与模式[J]. 瞿旭晟,张志安. 新闻实践. 2009(11)
[4]西方媒体报道与中国形象塑造[J]. 靖鸣,袁志红. 当代传播. 2007(02)
[5]“妖魔化”与《纽约时报》对华报道[J]. 王蔚,屈涛. 前沿. 2007(02)
[6]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国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以英国《卫报》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为分析样本[J]. 张咏华,殷玉倩. 新闻记者. 2006(08)
[7]《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 辛斌.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3)
[8]如何客观看待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SARS的报道?[J]. 黄鹂.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3(03)
[9]“跨国跨文化传播”笔谈[J]. 秦志希,单波,王瀚东,夏倩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03)
[10]美、俄、日、德主要报纸涉华报道分析[J]. 程曼丽. 国际新闻界. 2002(04)
硕士论文
[1]《纽约时报》镜像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形象[D]. 丁艳丽.中央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170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1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