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中的新疆形象 ——以《人民日报》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8 18:59
大众传媒是人们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同样,新闻报道所呈现的地区媒介形象,会使人们对这个地区的印象产生相应改变。作为地区发展软实力的媒介形象是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方面,良好的地区媒介形象对地区吸引人才、投资、旅游发展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新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有着优越的地缘优势及政策优势,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新疆的建设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国家对新疆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过程中,新疆发展建设的优势凸显,在媒体的报道中更多的展示了现代发展中的元素,“一带一路”下新疆的建设,也是打破人们对新疆的刻板印象,塑造新疆媒介形象的重要机遇。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中的涉疆报道内容,以2013年10月“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起点时间,选取2013年至2017年来涉及新疆的“一带一路”建设议题进行分析,共获取289篇报道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等方法研究样本的报道特点,从报道时间和数量、报道版面分布、配图、体裁、报道篇幅来源、新闻标题、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并进...
【文章来源】:新疆财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涉疆报道形式分析
第一节 报道数量与政策实施紧密相连
第二节 报道的版面分布、配图
一、报道版面与形象呈现有侧重
二、配图占比均衡,稳步增长
第三节 报道体裁、篇幅、来源
一、消息体裁居多,形象呈现客观
二、报道篇幅以中篇以上为主
三、报道来源以本报自采为主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涉疆报道内容分析
第一节 报道主题分布
第二节 标题分析
一、情态倾向
二、隐喻结构
第三节 关键词:关注点倾向的体现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涉疆报道下的新疆形象
第一节 政治形象:改革创新、勇抓机遇
第二节 经济形象:核心区建设、大有作为
第三节 文化形象:多元包容、相融共生
第四节 社会形象:民意相连、生活改善
第五节 “一带一路”报道下的新疆形象小结
第四章 “一带一路”涉疆报道中的新疆形象综合评析
第一节 新疆形象塑造中呈现的问题
一、报道内容议题分布的把握问题
二、报道符合受众接受习惯的问题
第二节 新疆形象塑造的策略
一、增强报道的规划性和整体性
二、打造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宣传品牌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J]. 孙发友,陈旭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11)
[2]论“一带一路”愿景下中国海洋文化全球传播的现实契机[J]. 王文权,于凤静. 新闻爱好者. 2016(07)
[3]“一带一路”:中国软实力的“西游”之路[J]. 刘再起,王曼莉. 江汉论坛. 2016(06)
[4]“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面向东盟国家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探析[J]. 庄严. 桂海论丛. 2016(03)
[5]论“一带一路”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的新要求与新作为[J]. 于孟晨. 新闻知识. 2016(04)
[6]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传播与接受效果——2015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J]. 黄会林,朱政,方彬,孙振虎,丁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2)
[7]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传播[J]. 周凯. 对外传播. 2015(03)
[8]“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需要把握的十对关系[J]. 寇立研,周冠宇. 对外传播. 2015(03)
[9]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 何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8)
[10]“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J]. 王朋进. 国际新闻界. 2010(06)
硕士论文
[1]媒介框架之下的鄂尔多斯形象传播探析[D]. 连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2]《南方日报》与《广西日报》“一带一路”报道研究[D]. 张易.广西大学 2016
[3]主流媒体对河南形象的媒介建构研究[D]. 崔媛媛.郑州大学 2016
[4]西北五省省级党报微博“一带一路”传播研究[D]. 李旻.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框架理论下的《经济学人》中国形象建构研究[D]. 吕箫.吉林大学 2016
[6]中央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新疆形象展现分析[D]. 王璐.内蒙古大学 2015
[7]基于框架理论的新闻话语比较分析[D]. 潘艳琴.华东师范大学 2015
[8]会展报道与区域形象建构[D]. 唐凤英.新疆大学 2013
[9]网络媒体中的甘肃形象展现分析[D]. 祁晓娣.兰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37211
【文章来源】:新疆财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和理论依据
三、研究对象和研究设计
四、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涉疆报道形式分析
第一节 报道数量与政策实施紧密相连
第二节 报道的版面分布、配图
一、报道版面与形象呈现有侧重
二、配图占比均衡,稳步增长
第三节 报道体裁、篇幅、来源
一、消息体裁居多,形象呈现客观
二、报道篇幅以中篇以上为主
三、报道来源以本报自采为主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涉疆报道内容分析
第一节 报道主题分布
第二节 标题分析
一、情态倾向
二、隐喻结构
第三节 关键词:关注点倾向的体现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涉疆报道下的新疆形象
第一节 政治形象:改革创新、勇抓机遇
第二节 经济形象:核心区建设、大有作为
第三节 文化形象:多元包容、相融共生
第四节 社会形象:民意相连、生活改善
第五节 “一带一路”报道下的新疆形象小结
第四章 “一带一路”涉疆报道中的新疆形象综合评析
第一节 新疆形象塑造中呈现的问题
一、报道内容议题分布的把握问题
二、报道符合受众接受习惯的问题
第二节 新疆形象塑造的策略
一、增强报道的规划性和整体性
二、打造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宣传品牌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话语的媒介生产与国家形象建构[J]. 孙发友,陈旭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11)
[2]论“一带一路”愿景下中国海洋文化全球传播的现实契机[J]. 王文权,于凤静. 新闻爱好者. 2016(07)
[3]“一带一路”:中国软实力的“西游”之路[J]. 刘再起,王曼莉. 江汉论坛. 2016(06)
[4]“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面向东盟国家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探析[J]. 庄严. 桂海论丛. 2016(03)
[5]论“一带一路”背景下意识形态传播的新要求与新作为[J]. 于孟晨. 新闻知识. 2016(04)
[6]中国电影在“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传播与接受效果——2015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J]. 黄会林,朱政,方彬,孙振虎,丁宁.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02)
[7]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的对外传播[J]. 周凯. 对外传播. 2015(03)
[8]“一带一路”对外传播需要把握的十对关系[J]. 寇立研,周冠宇. 对外传播. 2015(03)
[9]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 何国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08)
[10]“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J]. 王朋进. 国际新闻界. 2010(06)
硕士论文
[1]媒介框架之下的鄂尔多斯形象传播探析[D]. 连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2]《南方日报》与《广西日报》“一带一路”报道研究[D]. 张易.广西大学 2016
[3]主流媒体对河南形象的媒介建构研究[D]. 崔媛媛.郑州大学 2016
[4]西北五省省级党报微博“一带一路”传播研究[D]. 李旻.陕西师范大学 2016
[5]框架理论下的《经济学人》中国形象建构研究[D]. 吕箫.吉林大学 2016
[6]中央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新疆形象展现分析[D]. 王璐.内蒙古大学 2015
[7]基于框架理论的新闻话语比较分析[D]. 潘艳琴.华东师范大学 2015
[8]会展报道与区域形象建构[D]. 唐凤英.新疆大学 2013
[9]网络媒体中的甘肃形象展现分析[D]. 祁晓娣.兰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37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3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