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摄影的嬗变 ——以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27 14:47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专业新闻摄影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研究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所调整,才能指导新闻从业者提升业务水平。中国新闻奖在国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其获奖的新闻摄影作品质量较高且数量丰富,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国内新闻摄影的发展。本论文以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个案,研究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摄影的嬗变,本论文的特点在于把新媒体时代作为研究背景,把中国新闻奖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嬗变的表征上。第二章属于文献综述的部分,由于本论文的探索都是从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着手的,所以在整理和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重点选取了与中国新闻奖有关的内容。我梳理了中国新闻奖的作品集和研究中国新闻奖的学术论文,对新媒体时代、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的交叉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用名词解释界定新媒体与新媒体时代的概念,总结中国新闻奖的基本发展情况。由此得出本论文的研究是符合新时期的特点的,涉及到了专家学者过去忽视的问题。第三章为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价值。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新闻媒体对...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媒体时代职业新闻摄影的嬗变 ——以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疙瘩脸”社火》黑白色调可以用来表现历史的烙印,比如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作

获奖作品,白宫,二等奖,色调


图 5-2 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作品《奥巴马入主白宫第一年》黑白色调可以用来表现环境的艰苦,比如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巡逻在“死亡谷”的牦牛骑兵》是摄影记者深入高原边防,与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同吃同住同巡逻,在海拔 4000 多米的吾甫浪沟巡逻线上,全程随队往

影像,获奖作品,骑兵,表现生命


图 5-3 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巡逻在“死亡谷”的牦牛骑兵》黑白色调可以用来表现生命的顽强,比如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获奖作品《活着:0 岁,1 岁,6 岁……》记录了汶川地震六周年灾难亲历者的生活变迁,每个人手持地震发生后和地震一周年时拍摄的影像,以画中画的形式将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获奖作品的视觉框架分析——以突发性新闻摄影获奖作品为例[J]. 郑梦雨.  新闻研究导刊. 2017(23)
[2]报纸新闻中新闻摄影图片的应用及地位阐释[J]. 王协云.  新闻传播. 2017(01)
[3]新闻摄影在新媒体时代的变化[J]. 王哈男.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7)
[4]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摄影作品的比较研究[J]. 倪燕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16(11)
[5]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与发展[J]. 陈思言.  现代交际. 2016(08)
[6]谈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J]. 聂耕宇.  新闻战线. 2016(08)
[7]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摄影传播特征研究[J]. 管波.  新媒体研究. 2015(17)
[8]基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传播特征分析[J]. 姚彤.  新媒体研究. 2015(14)
[9]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摄影传播特征分析[J]. 李春竹,刘怡林.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2)
[10]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奖的实证分析[J]. 马超.  青年记者. 2015(11)

硕士论文
[1]中国新闻奖价值取向分析[D]. 彭迪.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比较研究[D]. 尚富霞.西华师范大学 2016
[3]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研究[D]. 罗飞凤.中央民族大学 2013
[4]浅论中国新闻奖评选价值取向的演变[D]. 刘青.辽宁大学 2011
[5]“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作品叙事视角的演变[D]. 田鹏.辽宁大学 2011
[6]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比较分析[D]. 李舒.复旦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53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53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0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