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现代化进程中甘南藏族地区“香浪节”仪式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9 23:30
  传统民族节日是经过本民族长久的发展积淀下来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香浪节”作为甘南藏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随着岁月的流逝,“香浪节”已经发生变迁,已经从一个具有单一宗教仪式的民间活动演变为集文化、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民族节庆活动。本文借鉴詹姆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以节日仪式为切入点,运用田野调查法探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香浪节”仪式传播与变迁,分析仪式如何作为一种媒介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并运用符号学理论具体分析在仪式中各个象征符号的意义所在。总结分析后,以“香浪节”为切入点,先梳理节日的原始形态,了解民间的节日仪式以及僧俗欢庆节日的差异,通过描述仪式活动中的象征符号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与民众心理诉求,进一步领悟仪式对当地民众、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接着着重分析在现代化进程中仪式具体变迁的部分,结合所收集到的资料试着探究引起这场变迁的成因。在最后回头重新审视作为传播活动的节日仪式,反思促使变迁所隐含的动力机制,从而全面的把握“香浪节”仪式的动态变迁。本研究从六个方面展开:首先,阐释了“香浪节”产生与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孕育其诞生的浓郁的宗教文化空间,并描述“香浪...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化进程中甘南藏族地区“香浪节”仪式传播研究


田野调研点

鸟瞰图,拉卜楞寺,鸟瞰图,木耳


图 2 “香浪节”起源地拉卜楞寺鸟瞰图 图 3 拉卜楞寺丛拉当然,在藏区进行田野点的选择,也不能忽视对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划分。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七个县,碌曲、玛曲、夏河为牧区,临潭、卓尼、迭部、舟曲为半农半牧区。而此次选取的田野点所在地夏河、卓尼也正好符合对藏区展开调研的具体区域划分,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具体的访谈地点除了合作市当周草原、夏河县拉卜楞寺之外,分别有夏河县桑科乡和卓尼县木耳村、刀告乡。夏河县桑科乡位于夏河县城西部,平均海拔 3050米,乡镇总人口 6507 人,为纯牧业区。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草原的一部分,相传是格萨尔王祭奠神灵的地方,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卓尼县木耳村是木耳镇下辖的行政村,位于县城东南部,洮河南岸,平均海拔 2485 米,总人口约九百多人。木耳沟作为木耳村的一部分,沟内草场广阔,河流蜿蜒、风景优美,为乡村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是人们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卓尼县刀告乡距县城 67 公里,辖区位于车巴沟下沟,农牧业人口约六千多人,是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纯藏族居聚区。

鸟瞰图,拉卜楞寺


图 2 “香浪节”起源地拉卜楞寺鸟瞰图 图 3 拉卜楞寺丛拉当然,在藏区进行田野点的选择,也不能忽视对牧区与半农半牧区的划分。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七个县,碌曲、玛曲、夏河为牧区,临潭、卓尼、迭部、舟曲为半农半牧区。而此次选取的田野点所在地夏河、卓尼也正好符合对藏区展开调研的具体区域划分,调研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具体的访谈地点除了合作市当周草原、夏河县拉卜楞寺之外,分别有夏河县桑科乡和卓尼县木耳村、刀告乡。夏河县桑科乡位于夏河县城西部,平均海拔 3050米,乡镇总人口 6507 人,为纯牧业区。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草原的一部分,相传是格萨尔王祭奠神灵的地方,历史上多在此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卓尼县木耳村是木耳镇下辖的行政村,位于县城东南部,洮河南岸,平均海拔 2485 米,总人口约九百多人。木耳沟作为木耳村的一部分,沟内草场广阔,河流蜿蜒、风景优美,为乡村旅游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是人们夏日避暑的好去处。卓尼县刀告乡距县城 67 公里,辖区位于车巴沟下沟,农牧业人口约六千多人,是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纯藏族居聚区。


本文编号:3274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74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