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的文化认同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08:26
我国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实力也显著提高。人们在物质需求得以满足之时,便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渴望在文化方面寻求精神归属。但强势入侵的西方文化冲击了本土文化,市场经济催生的消费主义也侵蚀着传统文化,民众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在此语境下有所冲击。2017年,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便在这样的情境中诞生。它深受民众喜爱并引发热议,当代受众与历史文物的距离也因其被大幅拉近。它不仅成功复兴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且扭转了现代人对国家文物的冷落与知之甚少的现状,民众对国族文化的认同亦得以增强。《国家宝藏》建构了一幅国家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共生共长、民众推崇匠人精神、亲友团圆美满的美好文化图景,在加强受众文化认同的同时,也取得了启蒙民众、凝聚民心与抚慰灵魂的传播效果。节目借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完成了对文物之美的描绘和对民族共同体的强调;将传统文化作为精神内核,唤醒了尘封于国民内心已久的集体记忆;采用精巧的叙事策略,打动观众并使其认同传播文本所塑造的中华文化形象。但《国家宝藏》在建构国民文化认同之时,因知识鸿沟和综艺元素过多等问题的存在,传播文本亦出现了一定的冲突和异化,文化...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家宝藏》的应运而生与社会使命
第一节 《国家宝藏》的应运而生
一、全球化进程产生的认同危机
二、消费主义下传统文化的消弭
三、信仰自由下精神归属的追寻
四、传媒时代电视节目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国家宝藏》的社会使命
一、认同危机中《国家宝藏》肩负使命
二、《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优势
第二章 《国家宝藏》建构的文化认同及其影响
第一节 文化认同的多元呈现
一、和谐统一的国家观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三、敬业奉献的人生观
四、崇尚团圆的家庭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的传播影响
一、启蒙民众:中华文化的解读与传承
二、凝聚民心:社会民意的询唤与凝集
三、灵魂抚慰:自我确认的反省与成长
第三章 《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策略
第一节 文化仪式汇聚社会民心
一、电视画面:文物之美的演绎
二、言语文本:传统文化的解读
三、他者形象:共同体的反向强调
第二节 集体记忆询唤家国情怀
一、传统思想:共有的民众心理
二、历史事实:延续的民族记忆
三、民族风俗:共同的文化情感
第三节 精妙叙事寻求受众认同
一、叙事主体:叙者多元与复合呈现
二、叙事视角:内聚焦与真实再现
三、叙事结构:冲突悬念与效果强化
第四章 《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瓶颈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反思:《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瓶颈
一、教化传达与隐性书写的失衡
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
三、综艺元素与理性表达的博弈
第二节 展望:《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发展建议
一、拓宽节目思路实现文化“软传播”
二、提升媒介技术吸引不同层次受众
三、传递文物知识加强节目内容严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当今社会文化类节目发展的新思路[J]. 岳傲南,虞智颖. 东南传播. 2018(09)
[2]文化记忆、崇高仪式与游戏表意:论原创文化类节目的美育功能[J]. 张晶,谷疏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9)
[3]融媒时代历史文物的文化记忆与认同建构——以《国家宝藏》为例[J]. 赵晓营. 青年记者. 2018(24)
[4]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以《国家宝藏》为例[J]. 但午剑,焦道利. 当代电视. 2018(08)
[5]从传播仪式观看《国家宝藏》的艺术表达[J]. 迟婧婧. 青年记者. 2018(20)
[6]《国家宝藏》中的“工匠精神”[J]. 冯杨. 当代电视. 2018(07)
[7]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综艺节目对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J]. 孙振虎,李佳咪. 东南传播. 2018(05)
[8]《国家宝藏》:文化记忆的电视重塑机制[J]. 宛茹. 东南传播. 2018(05)
[9]《国家宝藏》的身份叙事研究[J]. 曲茹,李莎. 当代电视. 2018(05)
[10]对话·收编·表征:新时代央视综艺《国家宝藏》的创新与探索[J]. 孟雪. 现代视听. 2018(04)
博士论文
[1]电视与国家认同建构[D]. 杨洪新.武汉大学 2013
[2]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 杨桃莲.复旦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文物在电视媒体上的呈现研究[D]. 佟岩.山西大学 2018
[2]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符号呈现与意义表达[D]. 徐冬雨.安徽大学 2018
[3]回族传统节日的媒体报道与文化认同研究[D]. 马玲.西北大学 2017
[4]国内原创文化真人秀节目构建的认同研究[D]. 杜婵.扬州大学 2017
[5]网络文化视阈下青年文化认同途径研究[D]. 李润鹏.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
[6]网络表情符号及其建构的文化认同现象研究[D]. 王玉.兰州大学 2016
[7]2013-2015年原创文化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媒介建构[D]. 纪腾飞.浙江师范大学 2015
[8]《远方的家》文本解读[D]. 李可贝.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汉字文化的电视传播[D]. 李予希.湖南师范大学 2015
[10]论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认同[D]. 胡梦楠.郑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8378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家宝藏》的应运而生与社会使命
第一节 《国家宝藏》的应运而生
一、全球化进程产生的认同危机
二、消费主义下传统文化的消弭
三、信仰自由下精神归属的追寻
四、传媒时代电视节目的文化自觉
第二节 《国家宝藏》的社会使命
一、认同危机中《国家宝藏》肩负使命
二、《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优势
第二章 《国家宝藏》建构的文化认同及其影响
第一节 文化认同的多元呈现
一、和谐统一的国家观
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三、敬业奉献的人生观
四、崇尚团圆的家庭观
第二节 文化认同的传播影响
一、启蒙民众:中华文化的解读与传承
二、凝聚民心:社会民意的询唤与凝集
三、灵魂抚慰:自我确认的反省与成长
第三章 《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策略
第一节 文化仪式汇聚社会民心
一、电视画面:文物之美的演绎
二、言语文本:传统文化的解读
三、他者形象:共同体的反向强调
第二节 集体记忆询唤家国情怀
一、传统思想:共有的民众心理
二、历史事实:延续的民族记忆
三、民族风俗:共同的文化情感
第三节 精妙叙事寻求受众认同
一、叙事主体:叙者多元与复合呈现
二、叙事视角:内聚焦与真实再现
三、叙事结构:冲突悬念与效果强化
第四章 《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瓶颈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反思:《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瓶颈
一、教化传达与隐性书写的失衡
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
三、综艺元素与理性表达的博弈
第二节 展望:《国家宝藏》建构文化认同的发展建议
一、拓宽节目思路实现文化“软传播”
二、提升媒介技术吸引不同层次受众
三、传递文物知识加强节目内容严谨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当今社会文化类节目发展的新思路[J]. 岳傲南,虞智颖. 东南传播. 2018(09)
[2]文化记忆、崇高仪式与游戏表意:论原创文化类节目的美育功能[J]. 张晶,谷疏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09)
[3]融媒时代历史文物的文化记忆与认同建构——以《国家宝藏》为例[J]. 赵晓营. 青年记者. 2018(24)
[4]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创新发展——以《国家宝藏》为例[J]. 但午剑,焦道利. 当代电视. 2018(08)
[5]从传播仪式观看《国家宝藏》的艺术表达[J]. 迟婧婧. 青年记者. 2018(20)
[6]《国家宝藏》中的“工匠精神”[J]. 冯杨. 当代电视. 2018(07)
[7]从《国家宝藏》看文化综艺节目对文化记忆的媒介重构[J]. 孙振虎,李佳咪. 东南传播. 2018(05)
[8]《国家宝藏》:文化记忆的电视重塑机制[J]. 宛茹. 东南传播. 2018(05)
[9]《国家宝藏》的身份叙事研究[J]. 曲茹,李莎. 当代电视. 2018(05)
[10]对话·收编·表征:新时代央视综艺《国家宝藏》的创新与探索[J]. 孟雪. 现代视听. 2018(04)
博士论文
[1]电视与国家认同建构[D]. 杨洪新.武汉大学 2013
[2]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 杨桃莲.复旦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文物在电视媒体上的呈现研究[D]. 佟岩.山西大学 2018
[2]电视文化类节目的符号呈现与意义表达[D]. 徐冬雨.安徽大学 2018
[3]回族传统节日的媒体报道与文化认同研究[D]. 马玲.西北大学 2017
[4]国内原创文化真人秀节目构建的认同研究[D]. 杜婵.扬州大学 2017
[5]网络文化视阈下青年文化认同途径研究[D]. 李润鹏.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6
[6]网络表情符号及其建构的文化认同现象研究[D]. 王玉.兰州大学 2016
[7]2013-2015年原创文化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媒介建构[D]. 纪腾飞.浙江师范大学 2015
[8]《远方的家》文本解读[D]. 李可贝.华中师范大学 2015
[9]汉字文化的电视传播[D]. 李予希.湖南师范大学 2015
[10]论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与认同[D]. 胡梦楠.郑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83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28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