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流新闻网站报道中的外卖小哥媒介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08:48
随着互联网加速发展及在线支付方式的普及,我国网络餐饮呈现高速增长,在线餐饮外卖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外卖小哥正是顺应互联网发展模式下一支新兴的行业队伍,是支持新兴网络餐饮交易模式的一股重要力量。据统计,在中国,截至目前,外卖用户规模已达3.6亿,日均订单量上千万,外卖经济产业规模近2000亿,外卖配送人员的总数也突破了700万。外卖配送员给网上订餐的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但他们也常因文化水平不高、外来人口居多、靠体力谋生计等留给大多人的印象成为城市里弱势群体。本文选取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三家主流新闻网站2017年到2018年间的共448篇外卖小哥群体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来构建类目,基于报道的数量、报道的议题、消息来源以及报道的立场等8个视角出发,具体研究并分析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三家我国主流媒体关于我国外卖人员形象的塑造。另外,通过案例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的结合,思考了影响外卖小哥形象呈现的相关因素,并试图从媒体责任、社会责任及受众素养对外卖小哥媒介形象形成的现状进行深层归因。研究发现,通过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众多...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7年-2018年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外卖小哥报道数量分布图
17图 3.2:2017 年-2018 年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外卖小哥报道议题分布图从样本整体的报道议题上来看,网络上关于外卖小哥的新闻是比较丰富及到违反日常交通规则,日常生活状况,社会保障和权益等各个方面,多
图 3.3:2017 年-2018 年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外卖小哥报道信息来源分布图对以上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每个信源数量所占的比例一样的,在信息来源上也存在很大的偏差,一般在新闻中有“官方”和“众”字样的消息来源比重是最大的,分别占比 42%和 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J]. 吕娇楠. 记者摇篮. 2018(07)
[2]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J]. 王祯,杨丽娴.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7)
[3]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剖析[J]. 田军. 传播力研究. 2018(13)
[4]都市报同质化竞争与对策研究[J]. 雷娟,杜海. 出版广角. 2016(18)
[5]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特征[J]. 鲍建楠. 黄河之声. 2016(04)
[6]培育儿童媒介素养:当代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J]. 李树培. 人民教育. 2014(11)
[7]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 丁柏铨.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1)
[8]新媒体与弱势群体的话语表达[J]. 宦晓渝. 新闻爱好者. 2011(15)
[9]“剩女”的媒介形象呈现分析[J]. 荣欣. 新闻世界. 2011(01)
[10]“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J]. 王朋进. 国际新闻界. 2010(06)
硕士论文
[1]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呈现研究(2004-2016)[D]. 任道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我国都市类报纸中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D]. 余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记录新闻中的人[D]. 秦剑波.山东大学 2014
[4]“煤老板”网络媒介形象研究[D]. 李速丰.湘潭大学 2013
[5]《河北日报》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D]. 刘亚楠.河北大学 2013
[6]《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流变研究[D]. 唐娟.重庆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13152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17年-2018年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外卖小哥报道数量分布图
17图 3.2:2017 年-2018 年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外卖小哥报道议题分布图从样本整体的报道议题上来看,网络上关于外卖小哥的新闻是比较丰富及到违反日常交通规则,日常生活状况,社会保障和权益等各个方面,多
图 3.3:2017 年-2018 年我国主流新闻网站外卖小哥报道信息来源分布图对以上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每个信源数量所占的比例一样的,在信息来源上也存在很大的偏差,一般在新闻中有“官方”和“众”字样的消息来源比重是最大的,分别占比 42%和 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J]. 吕娇楠. 记者摇篮. 2018(07)
[2]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J]. 王祯,杨丽娴.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7)
[3]新闻传播中标签式舆论的刻板印象剖析[J]. 田军. 传播力研究. 2018(13)
[4]都市报同质化竞争与对策研究[J]. 雷娟,杜海. 出版广角. 2016(18)
[5]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特征[J]. 鲍建楠. 黄河之声. 2016(04)
[6]培育儿童媒介素养:当代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J]. 李树培. 人民教育. 2014(11)
[7]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 丁柏铨.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1)
[8]新媒体与弱势群体的话语表达[J]. 宦晓渝. 新闻爱好者. 2011(15)
[9]“剩女”的媒介形象呈现分析[J]. 荣欣. 新闻世界. 2011(01)
[10]“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背景、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J]. 王朋进. 国际新闻界. 2010(06)
硕士论文
[1]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呈现研究(2004-2016)[D]. 任道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我国都市类报纸中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D]. 余婷.华中师范大学 2015
[3]记录新闻中的人[D]. 秦剑波.山东大学 2014
[4]“煤老板”网络媒介形象研究[D]. 李速丰.湘潭大学 2013
[5]《河北日报》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D]. 刘亚楠.河北大学 2013
[6]《人民日报》农民工报道流变研究[D]. 唐娟.重庆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13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1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