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电视专题新闻的叙事传播——以《新闻调查:网瘾之戒》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31 18:56
运用符号互动理论并辅以文本分析方法,剖析电视专题新闻节目《新闻调查:网瘾之戒》,梳理媒介与公众、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双重符号互动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电视专题新闻是通过甄选公众感兴趣的选题,使用议程设置在符号互动中推进栏目叙事,并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来构建"共享意义"。在这种叙事传播中,社会空间中被忽视的、被压迫的个体"自我"通过"心灵"沟通互动,经过电视媒介"共享意义"后,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
【文章来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电视专题新闻的符号互动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中的符号互动分析——以《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为例[J]. 王文雨. 东南传播. 2012(06)
[2]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 孙彩芹. 国际新闻界. 2010(09)
[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故事性情节在舆论监督与导向功能中的作用——《新闻调查》节目叙事手法分析[J]. 赵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4]电视访谈节目中的符号互动——以《鲁豫有约:爱人同志》为分析案例[J]. 李苓,冯剑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5)
[5]布鲁默和库恩在符号互动论上的异同[J]. 陈纪,吕如敏.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分析——《新闻调查》个案研究[J]. 刘宏宇. 电视研究. 2003(09)
本文编号:3314009
【文章来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0,20(04)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电视专题新闻的符号互动系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中的符号互动分析——以《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为例[J]. 王文雨. 东南传播. 2012(06)
[2]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J]. 孙彩芹. 国际新闻界. 2010(09)
[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故事性情节在舆论监督与导向功能中的作用——《新闻调查》节目叙事手法分析[J]. 赵丹.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4]电视访谈节目中的符号互动——以《鲁豫有约:爱人同志》为分析案例[J]. 李苓,冯剑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05)
[5]布鲁默和库恩在符号互动论上的异同[J]. 陈纪,吕如敏.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叙事分析——《新闻调查》个案研究[J]. 刘宏宇. 电视研究. 2003(09)
本文编号:3314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14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