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与逻辑 ——对媒介文化美学研究问题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17 17:22
本文着重对媒介文化美学研究在美学与媒介文化关系问题上产生不同观点的理论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思考美学与媒介文化的关系提供某种理论帮助。本文认为,在媒介文化美学研究中存在着商品逻辑和符号逻辑两种不同的内在审视路径,而这两种逻辑的分裂则是导致人们在诸如媒介文化美学标准等问题上产生不同观点的深层理论原因。全文分为绪言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言部分主要划定媒介文化美学研究的大致范围,指出如何界定媒介文化与美学的关系是媒介文化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这一关系在某些媒介文化美学研究形态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考察。这些研究针对这一关系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理论观点。它们之间的差异所构成的媒介文化美学研究问题,是本文考察和分析的基本对象。最后,初步勾勒出本文写作的基本思路。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梳理出三种媒介文化美学研究形态,即阿多诺的媒介文化现代美学批判、菲斯克的媒介文化“快感”分析和鲍德里亚的媒介文化“超美学”思考。通过阐述三种形态的具体内容,本文指出它们针对审美艺术活动与媒介文化关系问题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大众媒介及其意识形态性质的判断。三种形...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媒介文化美学研究的三种形态
第一节 阿多诺与媒介文化的现代美学批判
第二节 菲斯克与媒介文化的“快感”分析
第三节 鲍德里亚与媒介文化的“超美学”思考
第二章 意识形态:商品逻辑与符号逻辑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中性化与结构主义符号学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终结”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美学标准
第一节 “纯”美学的意识形态性质:两种逻辑下的揭示
第二节 两种逻辑下的美学标准
第四章 问题的症结与思考
第一节 两种逻辑的分裂
第二节 机制研究:一个初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化与理性化:工业社会的两重维度——马克思异化理论在韦伯语境的阐释与充实[J]. 周树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2]“超美学”——论鲍德里亚后现代美学思想[J]. 支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11)
[3]应该怎样理解审美的“无利害性”[J]. 王元骧. 文史哲. 2005(02)
[4]辩证法内部的争论:阿多诺和《历史与阶级意识》[J]. 张亮. 江海学刊. 2001(05)
[5]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J]. 陈振明. 求是学刊. 1996(04)
博士论文
[1]葛兰西的领导权与文化研究[D]. 和磊.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48177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章 媒介文化美学研究的三种形态
第一节 阿多诺与媒介文化的现代美学批判
第二节 菲斯克与媒介文化的“快感”分析
第三节 鲍德里亚与媒介文化的“超美学”思考
第二章 意识形态:商品逻辑与符号逻辑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中性化与结构主义符号学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终结”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章 意识形态与美学标准
第一节 “纯”美学的意识形态性质:两种逻辑下的揭示
第二节 两种逻辑下的美学标准
第四章 问题的症结与思考
第一节 两种逻辑的分裂
第二节 机制研究:一个初步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异化与理性化:工业社会的两重维度——马克思异化理论在韦伯语境的阐释与充实[J]. 周树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2]“超美学”——论鲍德里亚后现代美学思想[J]. 支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11)
[3]应该怎样理解审美的“无利害性”[J]. 王元骧. 文史哲. 2005(02)
[4]辩证法内部的争论:阿多诺和《历史与阶级意识》[J]. 张亮. 江海学刊. 2001(05)
[5]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J]. 陈振明. 求是学刊. 1996(04)
博士论文
[1]葛兰西的领导权与文化研究[D]. 和磊.首都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48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4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