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需求调节下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4:11
社会化媒体自其出现以来便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群体,不仅是用户建立、维持和拓展人际关系的社交场所,而且还是资源丰富的信息场所,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关系松散的个体用户之间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社会化媒体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其学术价值已经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用户将社会化媒体用于学术信息活动中。通过发布、推荐、评论、转发、分享以及搜寻等方式,社会化媒体不仅可以增进用户间的沟通交流,还能增加学术信息内容的可见性和使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用户既可以通过图书馆使用由专家创造的正式权威的信息资源,亦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使用由大众群体创造的非正式和非常规的信息资源,但这种非正式和非常规的信息资源的质量、可信性和权威性等经常受到人们的质疑,用户的信息行为也表现出特有的规律。信息需求是用户信息搜寻行为产生的重要驱动性因素,信息搜寻行为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导向,是一类重要的信息行为。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研究关注于用户为满足其信息需求而在社会化媒体中搜寻非正式学术信息资源的特点和规律。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广阔的信息活动空间,用户参与各类学术信息活动具有更多的自...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0.3 研究方法与内容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 理论基础
1.1 社会化媒体
1.2 信息行为
1.2.1 信息行为模型框架
1.2.2 信息行为类型
1.2.3 信息搜寻行为
1.3 信息需求理论
1.3.1 Taylor信息需求理论
1.3.2 Wilson信息需求理论
1.4 理论模型
1.4.1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1.4.2 信息采纳模型
1.4.3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1.4.4 性格特质模型
2 信息需求及其量表开发
2.1 信息需求研究视角
2.2 信息需求维度研究
2.3 用户访谈
2.3.1 访谈提纲制定
2.3.2 访谈过程及结果
2.4 初始量表拟定
2.5 量表预检验
2.6 信息需求测量题项抽取
2.6.1 数据收集
2.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2.7 量表有效性检验
3 社会化媒体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收集
3.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3.1 测量模型有效性检验
3.3.2 共同方法偏差
3.3.3 结构模型分析结果
3.4 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3.4.1 信息有用性与学术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
3.4.2 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变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
3.4.3 性格特征与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变量之间的关系
3.5 信息需求调节效应
3.5.1 信息需求对信息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3.5.2 信息需求对服务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3.5.3 信息需求对系统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3.5.4 信息需求对信源可信度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4 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及其影响的用户感知差异
4.1 基于样本基本特征的用户感知差异
4.1.1 基于性别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1.2 基于年龄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1.3 基于身份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1.4 基于学科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2 基于用户经验的感知差异
4.2.1 基于学术研究经验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2.2 基于社会化媒体使用经验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3 基于信息用户角色的感知差异
4.4 基于性格特征的用户感知差异
4.5 分析和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2.1 理论贡献
5.2.2 管理实践意义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信息需求初拟量表
附录3 关于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问卷
附录4 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359253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0.3 研究方法与内容
0.3.1 研究方法
0.3.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 理论基础
1.1 社会化媒体
1.2 信息行为
1.2.1 信息行为模型框架
1.2.2 信息行为类型
1.2.3 信息搜寻行为
1.3 信息需求理论
1.3.1 Taylor信息需求理论
1.3.2 Wilson信息需求理论
1.4 理论模型
1.4.1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1.4.2 信息采纳模型
1.4.3 信息系统成功模型
1.4.4 性格特质模型
2 信息需求及其量表开发
2.1 信息需求研究视角
2.2 信息需求维度研究
2.3 用户访谈
2.3.1 访谈提纲制定
2.3.2 访谈过程及结果
2.4 初始量表拟定
2.5 量表预检验
2.6 信息需求测量题项抽取
2.6.1 数据收集
2.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2.7 量表有效性检验
3 社会化媒体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与分析
3.1 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3.2.1 问卷设计
3.2.2 数据收集
3.3 数据分析与结果
3.3.1 测量模型有效性检验
3.3.2 共同方法偏差
3.3.3 结构模型分析结果
3.4 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分析讨论
3.4.1 信息有用性与学术信息搜寻行为之间的关系
3.4.2 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变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的关系
3.4.3 性格特征与中枢路径和边缘路径变量之间的关系
3.5 信息需求调节效应
3.5.1 信息需求对信息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3.5.2 信息需求对服务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3.5.3 信息需求对系统质量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3.5.4 信息需求对信源可信度与信息有用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4 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及其影响的用户感知差异
4.1 基于样本基本特征的用户感知差异
4.1.1 基于性别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1.2 基于年龄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1.3 基于身份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1.4 基于学科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2 基于用户经验的感知差异
4.2.1 基于学术研究经验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2.2 基于社会化媒体使用经验分组的用户感知差异
4.3 基于信息用户角色的感知差异
4.4 基于性格特征的用户感知差异
4.5 分析和讨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启示
5.2.1 理论贡献
5.2.2 管理实践意义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信息需求初拟量表
附录3 关于用户信息需求的调查问卷
附录4 社会化媒体用户学术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调查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359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5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