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报刊体育对外交往活动报道研究(1896-1937)
发布时间:2021-08-27 08:06
体育是一种国际化语言,体育对外交往不仅是加强国家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种方式。近代中国,西方体育以自觉和不自觉的方式传入,并逐渐为处于觉醒的国人所接受。在这一过程中,各种形式的对外体育交流活动慢慢出现并逐渐增多,国人也逐渐认识到体育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近代报刊体育对外交往活动报道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利用历史史料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分析方法中的历史比较分析法,历史系统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方法。将近代体育对外交往置于1896年至1937年的历史背景下,并按照不同阶段体育对外交往的特征,将这一时期的体育对外交往活动划分为发展,转型和重构的三个历史阶段。从而探究近代媒介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的呈现、中国近代体育对外交往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了解体育对外交往的发展过程以及体育对外交往与媒体话语的耦合关系。通过分析发现,近代每个历史阶段体育对外交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发展阶段,体育对外交往的目的地由欧美转向东洋,体育对外交往活动内容也由军队体育、学校体育转向竞技体育;在转型阶段,远东运动会是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重心,但是学校体育对外交往有了进一步发展,民间组织的体育...
【文章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914年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相关报道数量分布图
我国近代报刊体育对外交往活动报道研究(1896-1937)织的体育对外交往竞走 3 0 0 2 0 8 13篮球 0 0 0 0 0 1 1足球 0 0 0 0 2 5 7运动会 2 0 0 0 1 5 8学校体育对外交往篮球 1 1 0 0 3 5 10网球 0 0 0 0 1 0 1合计 149 38 109 106 199 439 1040第三,从整体上来说,这一阶段报刊关于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的报道依旧呈现出波浪式的上升(如图 2),1927 年达到了最高峰,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承办了第8 届远东运动会,这是第一次全部由中国人自己组织承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南京政府及社会都很重视,虽然社会动荡,竞赛结果与锦标失之交臂,但整体上依然得到圆满的结果。
图 3 1927——1937 年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相关报道数量分布图3.3.2 重构阶段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特征解读“重构”主要指体育对外交往活动内容的一个重新建构、整合,原本以“远运会”为中心的体育对外交往,由于日本的破坏不复存在,参加奥运会成为新的体育对外交往活动内容,一些运动员开始被派遣参加一些国际性单项赛事,除了近代西方体育以外,国术的对外传播被提上日程,开始走向东南亚,并走进奥运,民间组织的体育对外交往除了在华外侨举办的“万国”系列运动会以外,一些民间组织的体育会成为对外交往的主体。在报刊媒介的发展上,1927 至 1937 年,中国国民党所建立起来的新闻事业,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体制之完备,使中国历史上任何统治者的新闻事业,相形见绌。期初,它着重对原有报刊进行整顿调整,在 1928 年前后初具规模。至1932 年前后迅速扩张,形成了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视台为主干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新闻事业网络。29另一方面,民营报刊呈现出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中国学生赴日留学政策特征探析[J]. 任江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论民国武术的国际化[J]. 丁守伟. 武术研究. 2017(05)
[3]清末赴日教育考察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J]. 周亚婷,王峰. 中国体育科技. 2017(02)
[4]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J]. 徐秀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5]上海万国运动会举办情况及其影响[J]. 刘旭. 兰台世界. 2014(16)
[6]国际关系建构背景下中国体育参与公共外交的发展战略研究[J]. 陈志生,蔡文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03)
[7]作为象征符号的体育运动及其时代内涵——从远东运动会看中国现代体育的兴起[J]. 郭裔.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05)
[8]浅析奥运会传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J]. 张博.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8(10)
[9]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J]. 刘宝东. 世纪. 2007(05)
[10]从冲突走向融合——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历史审视[J]. 崔乐泉. 体育文化导刊. 2007(07)
博士论文
[1]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D]. 张立勤.复旦大学 2012
[2]中国武术跨文化交流之研究[D]. 徐春毅.上海体育学院 2011
硕士论文
[1]王正廷的体育外交研究[D]. 周贝贝.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中国[D]. 李琪.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65982
【文章来源】: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914年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相关报道数量分布图
我国近代报刊体育对外交往活动报道研究(1896-1937)织的体育对外交往竞走 3 0 0 2 0 8 13篮球 0 0 0 0 0 1 1足球 0 0 0 0 2 5 7运动会 2 0 0 0 1 5 8学校体育对外交往篮球 1 1 0 0 3 5 10网球 0 0 0 0 1 0 1合计 149 38 109 106 199 439 1040第三,从整体上来说,这一阶段报刊关于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的报道依旧呈现出波浪式的上升(如图 2),1927 年达到了最高峰,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承办了第8 届远东运动会,这是第一次全部由中国人自己组织承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南京政府及社会都很重视,虽然社会动荡,竞赛结果与锦标失之交臂,但整体上依然得到圆满的结果。
图 3 1927——1937 年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相关报道数量分布图3.3.2 重构阶段体育对外交往活动特征解读“重构”主要指体育对外交往活动内容的一个重新建构、整合,原本以“远运会”为中心的体育对外交往,由于日本的破坏不复存在,参加奥运会成为新的体育对外交往活动内容,一些运动员开始被派遣参加一些国际性单项赛事,除了近代西方体育以外,国术的对外传播被提上日程,开始走向东南亚,并走进奥运,民间组织的体育对外交往除了在华外侨举办的“万国”系列运动会以外,一些民间组织的体育会成为对外交往的主体。在报刊媒介的发展上,1927 至 1937 年,中国国民党所建立起来的新闻事业,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体制之完备,使中国历史上任何统治者的新闻事业,相形见绌。期初,它着重对原有报刊进行整顿调整,在 1928 年前后初具规模。至1932 年前后迅速扩张,形成了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视台为主干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庞大的新闻事业网络。29另一方面,民营报刊呈现出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中国学生赴日留学政策特征探析[J]. 任江辉.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论民国武术的国际化[J]. 丁守伟. 武术研究. 2017(05)
[3]清末赴日教育考察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J]. 周亚婷,王峰. 中国体育科技. 2017(02)
[4]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范式”问题[J]. 徐秀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5]上海万国运动会举办情况及其影响[J]. 刘旭. 兰台世界. 2014(16)
[6]国际关系建构背景下中国体育参与公共外交的发展战略研究[J]. 陈志生,蔡文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4(03)
[7]作为象征符号的体育运动及其时代内涵——从远东运动会看中国现代体育的兴起[J]. 郭裔.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05)
[8]浅析奥运会传入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J]. 张博.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8(10)
[9]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J]. 刘宝东. 世纪. 2007(05)
[10]从冲突走向融合——近代中国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历史审视[J]. 崔乐泉. 体育文化导刊. 2007(07)
博士论文
[1]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D]. 张立勤.复旦大学 2012
[2]中国武术跨文化交流之研究[D]. 徐春毅.上海体育学院 2011
硕士论文
[1]王正廷的体育外交研究[D]. 周贝贝.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中国[D]. 李琪.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65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6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