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诱导性分享行为及社会责任引导
发布时间:2021-08-29 04:26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对社交行为依赖的与日俱增,手机游戏中的社交化偏向日渐显著。网络信息分享行为作为社会交往最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成为社交软件拉新促活,增强用户粘性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刺激了手机游戏的社交化推进,因故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交模式——手机游戏诱导性分享。手机游戏诱导性分享,即手机游戏诱导机制的诱导下手机游戏用户基于手机游戏的社交分享行为,包含“手机游戏”“诱导机制”“玩家”“信息”“社交平台”及“社交用户”六个要素。它的信息内容往往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凸显玩家个性;削弱编辑流程;作为宣传及广告;作为游戏入口;内嵌于其他社交软件以提升和完善用户体验。近年来,由于游戏内容的丰富以及运营手段的多元,手机游戏诱导性分享趋势如雨后春笋般有增无已,其诱导机制也日新月异。本文以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结合激励理论、情境效应理论、人际吸引理论等多学科视角,深入探究了手机游戏背后的诱导性分享机制的构成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场景下,分享主体和分享客体之间的诱导路径迥然不同,可以分为以玩家或其余社交用户为核心的两大类。而文中通过现状梳理,将诱导形式归纳为以下五种:技术诱导、物质诱导、交...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竹内郁郎改良后的“卡茨模型”7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下,玩家的分享行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手机游戏的诱导机制仍然只是利用自身的娱乐性诱导玩家进行信息分享。3.1.2 发展阶段手机游戏兴起于智能机发展时代,海量的软件支持与手机游戏的诱惑力是智能手机的卖点之一。笔者经过游戏初代版本的体验,其社交元素与机制较少。在智能手机时代之初,手机游戏并没有很强的社交性,手机游戏在真正意义上为玩家的碎片化时间提供娱乐。回顾 2010 年前后的热门智能手机游戏有《Temple Run》96(神庙逃亡)《Plantsvs.Zombies》97(植物大战僵尸)《AngryBirds》98(愤怒的小鸟)《FruitNinja》99(水果忍者)《cuttherope》100(割绳子)等,例如前文提到的《DoodleJump》的 iOS 版本(如图 3-2),增加了多人游戏模式,可以进行在线多人游戏,结束后也增加了分享分数这些社交功能,以比分竞赛的模式增加了游戏的社交性,成为相比于非智能机时代较强的诱导机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阶段,Outfit7 公司游戏《Talking Tom Cat》上线,即大名鼎鼎的1。如图 3-3。手机游戏的主角是虚拟宠物猫“汤姆”,玩家的即时娱乐,并以有趣的腔调复述玩家说的话,在手机游戏界并可以直接上传至 YouTube、Facebook 或 email 发送。在第二别提到“视频格式由 AVI102替换为 MP4103,可通过彩信发送010 年手机游戏已经运用技术帮助用户制造内容,并可以直接 iOS 平台限定视频播放格式为 MP4,并且改格式能进行流媒移动网络传播。因此在更新版本中,手机游戏开发商特意将视转换为 MP4 格式,这款标志性的产品证明手机游戏已经开始行 UGC 内容分享的诱导,并与社交平台进行了互联,构建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手机游戏的社交化发展之道浅析——以《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为例[J]. 黄建军,丁继雄. 今传媒. 2019(03)
[2]基于二阶信息生态链的用户社交健康信息分享意愿的形成机理分析[J]. 张敏,马臻,聂瑞,张艳. 现代情报. 2019(02)
[3]网络游戏传播文化平台探索——以腾讯“王者荣耀”为例[J]. 吴泽平. 视听. 2019(01)
[4]社交媒体中用户人格特质对科学信息分享动机的影响与反思[J]. 罗子欣. 社会科学家. 2018(11)
[5]社交媒体中用户知识分享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小红书”为例[J]. 卢新元,李杨莉,李珊珊,卞春会. 知识管理论坛. 2018(05)
[6]以游戏为社交场景的人际互动行为研究——以《王者荣耀》为例[J]. 付玉,王婧. 东南传播. 2018(08)
[7]“分享”抑或“炫耀”: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传播审思[J]. 李文. 宜宾学院学报. 2018(08)
[8]社交性游戏环境下的人际传播及其影响探究[J]. 任程,李士林.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5)
[9]微信小程序游戏的发展现状及其社交属性[J]. 张文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4)
[10]人内传播视阈下的游戏行为失调机制研究[J]. 付晓光,苏齐晟. 当代传播. 2018(04)
硕士论文
[1]《王者荣耀》游戏玩家使用与满足研究[D]. 汪奕君.广西大学 2018
[2]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传播研究[D]. 王亚锦.河南大学 2018
[3]二次元MOBA手游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策划[D]. 顾梦洁.浙江大学 2018
[4]手机网络游戏玩家游戏外社群传播行为研究[D]. 朱忠富.暨南大学 2018
[5]《恋与制作人》手游的创意传播策略分析[D]. 姜文.东北师范大学 2018
[6]《阴阳师》手游的传播策略研究[D]. 张琼.兰州大学 2018
[7]从热门手机游戏看游戏媒介化现象[D]. 孟晨.辽宁大学 2018
[8]手机游戏用户的沉迷性体验研究[D]. 刘琬璐.湖北大学 2018
[9]手机网络游戏的传播策略研究[D]. 张恬恬.湘潭大学 2015
[10]论手机游戏玩家的人际传播对手机游戏营销的作用[D]. 张萌.辽宁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69905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竹内郁郎改良后的“卡茨模型”7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下,玩家的分享行为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手机游戏的诱导机制仍然只是利用自身的娱乐性诱导玩家进行信息分享。3.1.2 发展阶段手机游戏兴起于智能机发展时代,海量的软件支持与手机游戏的诱惑力是智能手机的卖点之一。笔者经过游戏初代版本的体验,其社交元素与机制较少。在智能手机时代之初,手机游戏并没有很强的社交性,手机游戏在真正意义上为玩家的碎片化时间提供娱乐。回顾 2010 年前后的热门智能手机游戏有《Temple Run》96(神庙逃亡)《Plantsvs.Zombies》97(植物大战僵尸)《AngryBirds》98(愤怒的小鸟)《FruitNinja》99(水果忍者)《cuttherope》100(割绳子)等,例如前文提到的《DoodleJump》的 iOS 版本(如图 3-2),增加了多人游戏模式,可以进行在线多人游戏,结束后也增加了分享分数这些社交功能,以比分竞赛的模式增加了游戏的社交性,成为相比于非智能机时代较强的诱导机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阶段,Outfit7 公司游戏《Talking Tom Cat》上线,即大名鼎鼎的1。如图 3-3。手机游戏的主角是虚拟宠物猫“汤姆”,玩家的即时娱乐,并以有趣的腔调复述玩家说的话,在手机游戏界并可以直接上传至 YouTube、Facebook 或 email 发送。在第二别提到“视频格式由 AVI102替换为 MP4103,可通过彩信发送010 年手机游戏已经运用技术帮助用户制造内容,并可以直接 iOS 平台限定视频播放格式为 MP4,并且改格式能进行流媒移动网络传播。因此在更新版本中,手机游戏开发商特意将视转换为 MP4 格式,这款标志性的产品证明手机游戏已经开始行 UGC 内容分享的诱导,并与社交平台进行了互联,构建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手机游戏的社交化发展之道浅析——以《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为例[J]. 黄建军,丁继雄. 今传媒. 2019(03)
[2]基于二阶信息生态链的用户社交健康信息分享意愿的形成机理分析[J]. 张敏,马臻,聂瑞,张艳. 现代情报. 2019(02)
[3]网络游戏传播文化平台探索——以腾讯“王者荣耀”为例[J]. 吴泽平. 视听. 2019(01)
[4]社交媒体中用户人格特质对科学信息分享动机的影响与反思[J]. 罗子欣. 社会科学家. 2018(11)
[5]社交媒体中用户知识分享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小红书”为例[J]. 卢新元,李杨莉,李珊珊,卞春会. 知识管理论坛. 2018(05)
[6]以游戏为社交场景的人际互动行为研究——以《王者荣耀》为例[J]. 付玉,王婧. 东南传播. 2018(08)
[7]“分享”抑或“炫耀”: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传播审思[J]. 李文. 宜宾学院学报. 2018(08)
[8]社交性游戏环境下的人际传播及其影响探究[J]. 任程,李士林.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5)
[9]微信小程序游戏的发展现状及其社交属性[J]. 张文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4)
[10]人内传播视阈下的游戏行为失调机制研究[J]. 付晓光,苏齐晟. 当代传播. 2018(04)
硕士论文
[1]《王者荣耀》游戏玩家使用与满足研究[D]. 汪奕君.广西大学 2018
[2]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传播研究[D]. 王亚锦.河南大学 2018
[3]二次元MOBA手游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策划[D]. 顾梦洁.浙江大学 2018
[4]手机网络游戏玩家游戏外社群传播行为研究[D]. 朱忠富.暨南大学 2018
[5]《恋与制作人》手游的创意传播策略分析[D]. 姜文.东北师范大学 2018
[6]《阴阳师》手游的传播策略研究[D]. 张琼.兰州大学 2018
[7]从热门手机游戏看游戏媒介化现象[D]. 孟晨.辽宁大学 2018
[8]手机游戏用户的沉迷性体验研究[D]. 刘琬璐.湖北大学 2018
[9]手机网络游戏的传播策略研究[D]. 张恬恬.湘潭大学 2015
[10]论手机游戏玩家的人际传播对手机游戏营销的作用[D]. 张萌.辽宁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69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6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