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二十世纪以来香港中文报纸语言的变异

发布时间:2021-08-31 21:24
  1、 开题的价值香港的特殊社会历程,决定了香港粤语的特殊属性,香港社会语言资源极为丰富,中文报纸作为香港社会流通的主要媒体,是这种特殊语言现象的一个主要载体和主要的表现渠道,它不仅影响社会的民俗民生,而且影响了语言的生态,充份体现语言在发展、语言接触、语言转移过程和变异中的具体特点。它在研究香港的特殊语言现象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和语言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对于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研究香港粤语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粤语的研究已有超过二百年的历史,到今天更发展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名家名著委实众多。但从香港中文报纸历时发展角度,系统地研究香港粤语在二十世纪演变过程的论著,尚未看到。追流溯源,能更加清楚地掌握香港粤方言的演变脉搏。鉴古知今、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香港语言的发展趋势。从晚清时期开始出现的三及第文体,到今天风行一时的港式中文,这种表现香港中文报纸语言特色的书面语,经历了产生、发展、转移、变异的过程,堪称一部完整的香港粤语发展史。香港的语言问题研究应该提升到语言理论的高度来看。本课题试图以香港二十世纪一百年的中文报纸为语料,结合香港社会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以社会语言学...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二十世纪以来香港中文报纸语言的变异


早期的香港华字日报封面刊登船期和广告,当时还没有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格赖斯理论与社会语用学[J]. K.Turner,陈雪芬.  当代语言学. 2004(03)
[2]歧义、歧解和用歧的认知问题[J]. 周明强.  语言文字应用. 2004(03)
[3]香港书面语的句法特点[J]. 石定栩,苏金智,朱志瑜.  中国语文. 2001(06)
[4]粤语的常见后缀[J]. 汤志祥.  方言. 2000(04)
[5]粤语方言的历史研究——读《麦仕治广州俗话〈书经〉解义》[J]. 余霭芹.  中国语文. 2000(06)
[6]“水至清则无鱼”——我的新生词语规范观[J]. 张德鑫.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5)
[7]香港方言外来词比较研究[J]. 邵敬敏.  语言文字应用. 2000(03)
[8]英语与香港书面汉语[J]. 石定栩,朱志瑜.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03)
[9]论20世纪末粤语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J]. 汤志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2)
[10]汉语与英语的共有词缀化趋势:文化顺涵化的镜像[J]. 刘英凯.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3375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375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