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媒介建构城市公共空间 ——基于广州个性咖啡馆的民族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11:36
  哈贝马斯论述了一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理想类型,但这种理想类型在城市空间中的现实状况并非其所描述的理性化场景。本文主要通过对广州市一家咖啡馆的民族志研究,并且结合其他田野地点的经验,描述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真实面貌,分析其与经典理论中的公共领域之异同,并且梳理了媒介建构的相关理论,从媒介建构的三个角度即空间、身份和文化分析了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发生转变的原因,以及这种转变可能产生的后果。本文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是造成当代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和文化产生转变的主要原因。1)城市公共空间的生成与发展大多经历了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最终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场景,新媒体的使用也有利于组织者建构良性的组织形象,增加组织的媒介合法性;2)城市公共空间的参与者有着不同的交往动机,而形成参与者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身份认同之基础是半匿名性,半匿名性实际上是源于虚拟身份的延续;3)这也使得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参与者对咖啡馆有着不同的空间想象,这种空间想象使得咖啡馆成为空间转换的场所,同时在此之中发展出的亲密性使咖啡馆成为公领域与私领域共存的场所。但存在于公共空间中的亲密性并非与公共性有所牴牾,只是满足了现代都市人...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公共领域的研究脉络
    2.2 媒介建构的思想发展
3.研究方法与田野概述
    3.1 个性咖啡馆的概况
    3.2 选择研究对象缘由及研究过程
4.城市空间的媒介再造
    4.1 作为社会实体的城市空间
    4.2 作为媒介场域的城市空间
5.身份认同的媒介再造
    5.1 前台行为:社会身份的展演
    5.2 后台行为:媒介身份的延续
6.公共文化的媒介再造
    6.1 理想咖啡馆的想象:公与私之领域
    6.2 理想咖啡馆的现实:公共领域的可能
7.总结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媒介建构“城市空间”的传播学探讨[J]. 殷晓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2]青年自组织参与社会建设:行动特征、驱动因素及社会后果——以上海城市自生性青年民间组织为例[J]. 童潇.  中国青年研究. 2012(05)
[3]3G时代青年自组织网络化社会动员研究[J]. 范洪,何跃,马素伟.  中国青年研究. 2011(10)
[4]论媒介形象及其生产特征[J]. 吴予敏.  国际新闻界. 2007(11)

硕士论文
[1]社会自组织理论研究[D]. 王杰.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网上青年自组织现状分析及管理模式探究[D]. 田野.西南大学 2011
[3]上海青年自组织研究[D]. 李雯.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05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05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3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