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特征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09-30 15:40
研究网络舆情的主体、内容、传播特征及对策,对于高校办学治校和意识形态安全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高校一方面要形成常态化的舆情工作机制,做好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要在舆情出现时及时恰当应对,有效维护自身形象和安全稳定。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
【文章来源】:传媒. 2020,(1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特征
1.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强。
2.对网络环境极其熟悉。
3.思维方式局限性明显。
4.社会关注度高。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特征
1.以校内具体事项为主。
2.舆情性质具有变异性。
3.舆情内容真假难辨。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1.具有突然性和传播迅猛特征。
2.传播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3.传播具有非理性和逐利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形成常态机制日常管控有效
1.建立完善有效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2.注重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
3.加强舆论阵地特别是自媒体管控。
4.日常舆情监测研判获取主动。
(二)及时恰当应对处置突发舆情
1.快速启动反应工作机制。
2.全面收集信息科学研判。
3.酌情选择是否发声、何时发声、如何发声。
4.策略回应积极引导舆论。
5.解决实际问题,釜底抽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研究[J]. 刘歌. 河南教育(高教). 2019(09)
本文编号:3416168
【文章来源】:传媒. 2020,(1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高校网络舆情特征分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特征
1.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强。
2.对网络环境极其熟悉。
3.思维方式局限性明显。
4.社会关注度高。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特征
1.以校内具体事项为主。
2.舆情性质具有变异性。
3.舆情内容真假难辨。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1.具有突然性和传播迅猛特征。
2.传播一般经历四个阶段。
3.传播具有非理性和逐利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一)形成常态机制日常管控有效
1.建立完善有效的网络舆情工作机制。
2.注重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
3.加强舆论阵地特别是自媒体管控。
4.日常舆情监测研判获取主动。
(二)及时恰当应对处置突发舆情
1.快速启动反应工作机制。
2.全面收集信息科学研判。
3.酌情选择是否发声、何时发声、如何发声。
4.策略回应积极引导舆论。
5.解决实际问题,釜底抽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研究[J]. 刘歌. 河南教育(高教). 2019(09)
本文编号:34161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1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