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虎扑步行街JRS社群的建构与维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8 23:30
  人类生活的一切运行方式和内容都是在群体中或依靠群体来进行的,人类生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分析人的需要层次时指出,人需要有群体的归属感。当代互联网环境日趋成熟,人们交流互通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面对海量信息与多元渠道,用户不再独自进行浏览、整理以及决策,他们将一整套社会形态与规则、框架与结构与互联网结合,形成了网络社群这样一种相比于人类现实社会更自由、更便捷的交互社区平台,从而摆脱空间与时间局限,促进了基于共同兴趣的群体关系的发展。随着网络社群规模和流量的扩大,相应地催生了社群文化的构建与维系问题。2004年留美博士程航创办了名为“hoopCHINA”的篮球论坛,最初论坛活跃用户不过千余人,如今虎扑已有5000万月活跃用户,并形成了以“JRS”为群体的直男社群。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中国网络社群已经逐步迈入了对品牌忠诚、对社群承诺的新型社群交互模式,而虎扑步行街JRs社群堪为这一交互模式的代表。本文将传播学的网络社群相关理论与社会学中的社群理论相结合,从虎扑步行街社群的建构要素、维系方式、群体行为及心理特征等方面,试图探究该社群的特殊运行模式,发现其区别于主流网络...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网络社群的宏观研究
        (二)关于网络社群的微观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网络社群”的概念
        (二)“去中心化”概念
    五、主要创新之处
第一章 虎扑步行街JRS社群建构要素考察
    1.1 JRs社群标签特征
    1.2 JRs社群话题的变迁
    1.3 JRs社群的特色表达
        1.3.1 无厘头色彩的调侃性评论
        1.3.2 浓厚的自嘲风格
        1.3.3 主动呈现式的内容表达
    1.4 JRs社群成员
        1.4.1 普通用户——个性化带来的流量爆发
        1.4.2 明星成员——权威性与启发性共存
        1.4.3 社群管理员的把控职能
    1.5 社群规范与凝聚力
        1.5.1 社群规范
        1.5.2 社群凝聚力
第二章 步行街JRs群体行为及心理探究
    2.1 年轻男性为主的群体行为
        2.1.1 “直男”行为风格的强烈展示
        2.1.2 幻想与乌托邦——对现实生活的斗争与补偿
        2.1.3 自发性的对社群环境进行维护与净化
        2.1.4 不成熟的交往与互动
    2.2 JRs的心理基础
        2.2.1 贴近平凡的心理态度
        2.2.2 “真善美”的心理内核
        2.2.3 直男话语的心理共鸣
    2.3 JRs的心理诉求
        2.3.1 打破阶层概念,满足精神需求
        2.3.2 满足对未知生活好奇心
第三章 JRs社群的维系方式
    3.1 通过“JRS”昵称打造情感纽带
        3.1.1 “JRs”昵称确立用户归属感
        3.1.2 “JRs”昵称营造群体意识
        3.1.3 “JRs”昵称带来一致行动力
    3.2 通过“JRS”共享内容保持持续互动
        3.2.1 提供并分享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内容
        3.2.2 提供自由并具有创造性的内容
    3.3 通过决策与遵从进行社群分工
        3.3.1 风险转移
        3.3.2 群体意见
    3.4 步行街社群的界线与参照社群
        3.4.1 步行街的内群体与外群体
        3.4.2 步行街的参照社群
第四章 步行街JRS社群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4.1 JRs社群存在的问题
        4.1.1 内容与体育远离,具有的虚幻性与片面性
        4.1.2 社群用户表现出过多的负面情绪
        4.1.3 社群用户与现实身份背离
        4.1.4 成员关系的简单且非持续性
        4.1.5 主体视角的狭隘与傲慢
    4.2 步行街社群未来发展对策
        4.2.1 以专业体育新闻为步行街内容基础
        4.2.2 坚持提升用户体验,加强有质量的互动
        4.2.3 破除狂欢下的虚幻泡沫
        4.2.4 培养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多重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群经济时代新兴网络社群的特点及其影响[J]. 周琼.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2]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体育传播途径研究——以虎扑网为例[J]. 卢方群,黄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8(31)
[3]网络结构对消费者在线社群融入的影响[J]. 张晓丹,龚艳萍,董艳惠.  商业研究. 2018(08)
[4]虎扑专业体育社区发展策略研究[J]. 后世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07)
[5]网络社群中顾客契合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J]. 宁连举,肖朔晨,孙中原.  经济问题. 2018(07)
[6]基于社会选择和社会影响的社交网络社群分类与群推荐策略研究[J]. 何军,刘业政,王锦坤.  现代情报. 2018(01)
[7]全民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社群的新景观——以知乎、斗鱼、B站为例[J]. 张雅静.  新闻研究导刊. 2017(21)
[8]体育新闻客户端的传播理念与发展路径简析——以虎扑体育和腾讯体育为例[J]. 王皓煊.  电视指南. 2017(18)
[9]“脱域”视野下的体育传播模式探析——以虎扑体育网为例[J]. 林碧锋.  新闻研究导刊. 2015(10)
[10]互联网再认识:去中心化是个伪命题?——兼与李彪先生商榷“中心化”问题[J]. 王世华,冷春燕.  新闻界. 2013(20)

硕士论文
[1]虎扑体育APP篮球社区传播机制研究[D]. 王海涛.成都体育学院 2018
[2]新浪体育与腾讯体育品牌构建比较研究[D]. 周思彤.武汉体育学院 2018
[3]体育资讯APP互动性对用户粘性的影响研究[D]. 郭旋.河北大学 2018
[4]我国网络的典型社群形态与社会影响力研究[D]. 高琳琳.东华大学 2018
[5]新媒体环境下粉丝文化资本探究[D]. 殷慧龙.华东师范大学 2017
[6]体育网络社区中社群成员的国家认同[D]. 李雪峰.辽宁大学 2017
[7]互联网时代虎扑体育网发展策略研究[D]. 郭思敏.上海体育学院 2016
[8]虎扑体育网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D]. 赛晗.内蒙古大学 2016
[9]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社群的建构[D]. 赵振.苏州大学 2015
[10]传播学视角下的虎扑网篮球社区研究[D]. 黄若天.北京体育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43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43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