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P范式的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12:29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文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提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十八大报告中则提出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目标。可见,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传媒市场呈现出内变外进的鲜明格局,广播电视传媒的竞争也已从区域性扩张到全国甚至国际性的竞争,由同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扩展到不同媒体之间的竞争,中国的广播电视市场正在发生一种剧烈的演化和进行重新的整合。从历史和产业角度看,中国广播电视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长期事业性质管理下的广播电视产业结构、行为和业绩模式至今仍有很深影响。因此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着媒体成分过于单一,产权不清,经营性资产和资源剥离操作有难度,投融资体制存在障碍,行业准入门槛过高,产业实力及规模不足,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行政区划、...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2.3 SCP范式的研究现状
1.2.4 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总体框架
1.3.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SCP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广播电视产业研究
2.1 SCP经典理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2.1.1 SCP范式的提出——哈佛学派
2.1.2 对SCP范式的质疑与批评——芝加哥学派及新奥地利学派
2.1.3 SCP范式的完善与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及新制度学派
2.2 广播电视产业基本内涵
2.2.1 广播电视产业相关概念的厘清
2.2.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特征及属性
2.3 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
2.3.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向传媒产业延伸
2.3.2 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
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及其管理体制演进
3.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及其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3.1.1 1940-197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前期
3.1.2 1978-198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开启
3.1.3 1988-199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破土成长期
3.1.4 1998-2008年:广播电视产业的集团化改革及体制分离期
3.1.5 2009年至今: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转企改制攻坚期
3.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
3.2.1 总收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3.2.2 产业发展层级与地域差距大
3.2.3 市场竞争不足、活力不强
3.2.4 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日趋增多
3.2.5 与新媒体的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
3.2.6 内容生产质量平稳提升
3.2.7 国际化传播能力明显提升
3.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管理体制演进
3.3.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的内涵和外延
3.3.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现状扫描
4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SCP分析
4.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S)分析
4.1.1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4.1.2 广播电视产业的产品差异化分析
4.1.3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壁垒分析
4.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行为(C)分析
4.2.1 广播电视产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4.2.2 广播电视产业的非价格竞争行为
4.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总体绩效(P)分析
4.3.1 广播电视产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定
4.3.2 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的实证分析
5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解析
5.1 产业结构欠合理、产权不清晰
5.1.1 媒体市场主体地位缺失
5.1.2 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5.1.3 区域发展不平衡
5.2 市场行为不规范、缺乏多样化的价值增值机制
5.2.1 内容产品供求匹配度较低
5.2.2 产业收入过于依赖广告
5.3 欠缺促进产业绩效提升的可持续机制
5.3.1 行业法制建设滞后
5.3.2 与新媒体的融合障碍重重
6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创新与变革的路径选择
6.1 重塑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优化市场结构
6.1.1 创新广播电视媒体的产权制度
6.1.2 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
6.2 丰富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6.2.1 鼓励媒体的差异化创新行为
6.2.2 扩展媒体的并购及融资渠道
6.3 提升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的规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6.3.1 加强市场行为的政府监管及行业协会的作用
6.3.2 积极推进制播分离的改革和完善
6.3.3 探索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产业的制胜之道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探析[J]. 陶喜红. 新闻界. 2008(04)
[2]十六大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四大亮点[J]. 黄金良. 声屏世界. 2007(12)
[3]新型产业组织分析范式构建研究——从SCP到DIM[J]. 李海舰,魏恒.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7)
[4]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J]. 郑一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3)
[5]企业价格及定位竞争模型研究[J]. 蒋传海. 预测. 2002(05)
[6]产品差异化与序贯推出的策略选择[J]. 潘晓军,陈宏民.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08)
[7]虚拟还是现实(下)──再描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版图[J]. 黄升民.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1(02)
[8]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J]. 赵月枝.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8(02)
[9]龚学平纵论广播电视改革 既是喉舌 又是产业[J]. 秦宇. 新闻记者. 1993(01)
[10]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突破口,深化广播电视改革[J]. 朱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2(05)
博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 熊波.武汉大学 2013
[2]基于SCP的转轨时期建筑业组织研究[D]. 廖玉平.北京交通大学 2011
[3]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 李放.北京交通大学 2009
[4]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D]. 楚序平.南开大学 2009
[5]基于R-SCP的中国钨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 何仁春.中南大学 2007
[6]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D]. 高铖.暨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传媒产业研究[D]. 吴剑锋.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7404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广播电视产业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研究现状
1.2.3 SCP范式的研究现状
1.2.4 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总体框架
1.3.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SCP理论范式的发展与广播电视产业研究
2.1 SCP经典理论范式的发展脉络
2.1.1 SCP范式的提出——哈佛学派
2.1.2 对SCP范式的质疑与批评——芝加哥学派及新奥地利学派
2.1.3 SCP范式的完善与发展——新产业组织理论及新制度学派
2.2 广播电视产业基本内涵
2.2.1 广播电视产业相关概念的厘清
2.2.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特征及属性
2.3 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
2.3.1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向传媒产业延伸
2.3.2 SCP范式研究广播电视产业的可行性
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及其管理体制演进
3.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及其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
3.1.1 1940-197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前期
3.1.2 1978-198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开启
3.1.3 1988-1997年: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破土成长期
3.1.4 1998-2008年:广播电视产业的集团化改革及体制分离期
3.1.5 2009年至今:广播电视产业化改革的转企改制攻坚期
3.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
3.2.1 总收入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成效
3.2.2 产业发展层级与地域差距大
3.2.3 市场竞争不足、活力不强
3.2.4 资本运作及资源整合日趋增多
3.2.5 与新媒体的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
3.2.6 内容生产质量平稳提升
3.2.7 国际化传播能力明显提升
3.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管理体制演进
3.3.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的内涵和外延
3.3.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管理体制现状扫描
4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SCP分析
4.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结构(S)分析
4.1.1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分析
4.1.2 广播电视产业的产品差异化分析
4.1.3 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壁垒分析
4.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市场行为(C)分析
4.2.1 广播电视产业的价格竞争行为
4.2.2 广播电视产业的非价格竞争行为
4.3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的总体绩效(P)分析
4.3.1 广播电视产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确定
4.3.2 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的实证分析
5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解析
5.1 产业结构欠合理、产权不清晰
5.1.1 媒体市场主体地位缺失
5.1.2 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
5.1.3 区域发展不平衡
5.2 市场行为不规范、缺乏多样化的价值增值机制
5.2.1 内容产品供求匹配度较低
5.2.2 产业收入过于依赖广告
5.3 欠缺促进产业绩效提升的可持续机制
5.3.1 行业法制建设滞后
5.3.2 与新媒体的融合障碍重重
6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创新与变革的路径选择
6.1 重塑广播电视媒体的市场主体地位、优化市场结构
6.1.1 创新广播电视媒体的产权制度
6.1.2 推动广播电视媒体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发展
6.2 丰富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手段、规范市场行为
6.2.1 鼓励媒体的差异化创新行为
6.2.2 扩展媒体的并购及融资渠道
6.3 提升广播电视产业总体绩效的规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6.3.1 加强市场行为的政府监管及行业协会的作用
6.3.2 积极推进制播分离的改革和完善
6.3.3 探索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产业的制胜之道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探析[J]. 陶喜红. 新闻界. 2008(04)
[2]十六大以来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四大亮点[J]. 黄金良. 声屏世界. 2007(12)
[3]新型产业组织分析范式构建研究——从SCP到DIM[J]. 李海舰,魏恒. 中国工业经济. 2007(07)
[4]我国政治传播研究百年回望[J]. 郑一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3)
[5]企业价格及定位竞争模型研究[J]. 蒋传海. 预测. 2002(05)
[6]产品差异化与序贯推出的策略选择[J]. 潘晓军,陈宏民.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08)
[7]虚拟还是现实(下)──再描广播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版图[J]. 黄升民.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2001(02)
[8]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J]. 赵月枝.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8(02)
[9]龚学平纵论广播电视改革 既是喉舌 又是产业[J]. 秦宇. 新闻记者. 1993(01)
[10]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突破口,深化广播电视改革[J]. 朱砚.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1992(05)
博士论文
[1]新媒体时代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研究[D]. 熊波.武汉大学 2013
[2]基于SCP的转轨时期建筑业组织研究[D]. 廖玉平.北京交通大学 2011
[3]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 李放.北京交通大学 2009
[4]中国钢铁产业规模经济研究[D]. 楚序平.南开大学 2009
[5]基于R-SCP的中国钨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 何仁春.中南大学 2007
[6]基于SCP分析框架的中国大陆电影产业研究[D]. 高铖.暨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传媒产业研究[D]. 吴剑锋.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7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5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