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5 17:39
这是一篇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于一体的产业经济学论文。论文的目标是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规模与收益不相协调、资金投入不足、经营管理模式存在弊端以及产业化要求日益明确等现实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着重从产权结构调整、定价机制和政府规制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论文的成果既充实了媒介产业化理论,也对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改革实践有所裨益。论文分析与研究的出发点是有线电视产业的属性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发展是会有变化的,变化的趋势是:对其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的认识更加深入、由纯公共产品向准公共产品转变、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自然垄断特征先减弱后增强、有线电视网络由分散走向集中,由此导致了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需要随着网络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有线电视产业的定价需要具有层次性、竞争性和动态性,有线电视产业的政府规制需要逐步引入竞争机制。此外,产业中企业的产权与制度以及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规制与竞争也为有线电视的产业化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论文根据主题做了如下工作:(1)归纳和评述了与有线电视产业化有关的基本理论;(2)论证了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中产...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意义
1.3 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逻辑框架
1.3.2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2. 有线电视产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有线电视产业的属性
2.1.1 有线电视产业的双重属性
2.1.2 有线电视产业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2.1.3 有线电视产业的多产品与服务性质
2.1.4 有线电视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
2.1.5 有线电视产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2.2 产业中企业的产权与制度
2.2.1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一般规定性
2.2.2 现代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缔约分析
2.2.3 政府对企业制度安排的有效供给
2.3 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与竞争
2.3.1 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
2.3.2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
2.3.3 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
本章小结
3.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权结构调整
3.1 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
3.1.1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
3.1.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
3.1.3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产权结构的比较
3.2 中国有线电视的产权结构调整
3.2.1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意义
3.2.2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原则
3.2.3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方案
本章小结
4.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定价机制
4.1 有线电视产业的定价
4.1.1 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一般原则
4.1.2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实践
4.1.3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比较
4.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动态价格机制
4.2.1 实现从大一统定价到分层定价
4.2.2 从垄断定价逐步过渡到竞争性定价
4.2.3 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管机制
本章小结
5.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5.1 有线电视产业的管理模式
5.1.1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的管理模式
5.1.2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管理模式的比较
5.2 有线电视产业的政府规制
5.2.1 有线电视产业的政府规制
5.2.2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政府规制的比较
5.3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规制与竞争机制
5.3.1 规制理念的转变
5.3.2 规制内容与方法的变革
本章小结
6.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6.1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约束因素
6.1.1 制度性约束因素
6.1.2 产业性约束因素
6.2 利益集团对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6.2.1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不同利益集团
6.2.2 利益集团的多种博弈
本章小结
7.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
7.1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
7.1.1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业环境
7.1.2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
7.1.3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趋势
7.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
7.2.1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业环境
7.2.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
7.2.3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趋势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文中所用图的名称及页码
文中所用表格的名称及页码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课题及获奖情况
后记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权结构与我国外贸体制创新[J]. 唐海燕,张斌盛. 生产力研究. 2006(07)
[2]双向化改造是有线电视发展的必经之路[J]. 陈畅民.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6(05)
[3]中国自然垄断部门政府规制的特殊性与改革初探[J]. 万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4]论公共产品领域的政府规制改革[J]. 钱建豪. 企业经济. 2005(11)
[5]从西方竞争理论的演变看马克思竞争理论的历史地位[J]. 杨国亮. 当代经济研究. 2005(10)
[6]有线电视产业及其运营环境浅析[J]. 何拥军. 广播电视信息. 2005(10)
[7]自然垄断行业的技术性垄断与产权非垄断[J]. 吕振宇,何自力. 中国流通经济. 2005(09)
[8]论法国大革命前期(1789—1794)学校教育的困境[J]. 刘大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9]资本市场在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J]. 范建明. 有线电视技术. 2005(17)
[10]新规制经济学研究述评[J]. 汪秋明. 经济评论. 2005(04)
博士论文
[1]网络型产业的竞争研究[D]. 黄居林.重庆大学 2004
[2]网络型产业的政府管制:机场管制研究[D]. 余英.暨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新媒介格局下中国广播业发展策略[D]. 张子龙.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论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电视传媒产业的战略性对策[D]. 胡媛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3]媒介产业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动因[D]. 周巨安.华中师范大学 2002
[4]当代美国广播电视产业重组探析[D]. 叶琦.四川大学 2002
[5]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化问题研究[D]. 曹锋.电子科技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57883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2 概念界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意义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意义
1.3 逻辑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 逻辑框架
1.3.2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2. 有线电视产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有线电视产业的属性
2.1.1 有线电视产业的双重属性
2.1.2 有线电视产业的准公共产品性质
2.1.3 有线电视产业的多产品与服务性质
2.1.4 有线电视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
2.1.5 有线电视产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2.2 产业中企业的产权与制度
2.2.1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一般规定性
2.2.2 现代企业产权交易中的缔约分析
2.2.3 政府对企业制度安排的有效供给
2.3 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与竞争
2.3.1 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
2.3.2 自然垄断产业放松规制
2.3.3 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
本章小结
3.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权结构调整
3.1 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
3.1.1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
3.1.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产权结构
3.1.3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产权结构的比较
3.2 中国有线电视的产权结构调整
3.2.1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意义
3.2.2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原则
3.2.3 有线电视产权结构调整的方案
本章小结
4.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定价机制
4.1 有线电视产业的定价
4.1.1 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一般原则
4.1.2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实践
4.1.3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定价的比较
4.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动态价格机制
4.2.1 实现从大一统定价到分层定价
4.2.2 从垄断定价逐步过渡到竞争性定价
4.2.3 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管机制
本章小结
5.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政府规制
5.1 有线电视产业的管理模式
5.1.1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的管理模式
5.1.2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管理模式的比较
5.2 有线电视产业的政府规制
5.2.1 有线电视产业的政府规制
5.2.2 国内外有线电视产业政府规制的比较
5.3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规制与竞争机制
5.3.1 规制理念的转变
5.3.2 规制内容与方法的变革
本章小结
6.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制约因素
6.1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约束因素
6.1.1 制度性约束因素
6.1.2 产业性约束因素
6.2 利益集团对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6.2.1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的不同利益集团
6.2.2 利益集团的多种博弈
本章小结
7.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
7.1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
7.1.1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业环境
7.1.2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
7.1.3 国外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趋势
7.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与趋势
7.2.1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产业环境
7.2.2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路径
7.2.3 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化的趋势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文中所用图的名称及页码
文中所用表格的名称及页码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外文部分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课题及获奖情况
后记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权结构与我国外贸体制创新[J]. 唐海燕,张斌盛. 生产力研究. 2006(07)
[2]双向化改造是有线电视发展的必经之路[J]. 陈畅民.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6(05)
[3]中国自然垄断部门政府规制的特殊性与改革初探[J]. 万勇.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4]论公共产品领域的政府规制改革[J]. 钱建豪. 企业经济. 2005(11)
[5]从西方竞争理论的演变看马克思竞争理论的历史地位[J]. 杨国亮. 当代经济研究. 2005(10)
[6]有线电视产业及其运营环境浅析[J]. 何拥军. 广播电视信息. 2005(10)
[7]自然垄断行业的技术性垄断与产权非垄断[J]. 吕振宇,何自力. 中国流通经济. 2005(09)
[8]论法国大革命前期(1789—1794)学校教育的困境[J]. 刘大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9]资本市场在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J]. 范建明. 有线电视技术. 2005(17)
[10]新规制经济学研究述评[J]. 汪秋明. 经济评论. 2005(04)
博士论文
[1]网络型产业的竞争研究[D]. 黄居林.重庆大学 2004
[2]网络型产业的政府管制:机场管制研究[D]. 余英.暨南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新媒介格局下中国广播业发展策略[D]. 张子龙.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论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电视传媒产业的战略性对策[D]. 胡媛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
[3]媒介产业化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动因[D]. 周巨安.华中师范大学 2002
[4]当代美国广播电视产业重组探析[D]. 叶琦.四川大学 2002
[5]有线电视网络的产业化问题研究[D]. 曹锋.电子科技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457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nwenchuanbolunwen/3457883.html